《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追寻
追寻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2096
魅 力 值:2011
龙    币:-1545
积    分:9380.4
注册日期:2007-11-23
 
  查看追寻个人资料   给追寻发悄悄话   将追寻加入好友   搜索追寻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追寻发送电子邮件      

北京治堵无人喝彩 催生寻租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7日 02:27 新世纪周刊
  治堵新政实施前夜各大4S店门庭若市,正是普通百姓的交通需求与政府限制措施新一轮博弈的起点

  □ 本刊见习记者 周凯莉 记者 兰方 | 文

  北

  京治堵方案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公开征求意见一周之后,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门终于在12月23日下午公布了正式方案。

  这个方案依然延续征求意见稿中“建、管、限”的基本结构,但同时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其中一些具体措施却远远出乎人们的预料,引来恶评如潮。

  最大的争议集中于对小客车实施数量调控和配额的管理规定。其中,“小客车配置指标将以摇号方式实现,个人买车每月可摇号一次,单位买车两月可摇号一次”;并且,对资格人申请条件限制为“北京市人员、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外地人员,以及在京纳税5年以上且有纳税证明的外地人员”;同时,方案规定,“外地牌照的汽车在北京上路的时间被划定为:早上7时至9时、晚上17时至20时,不允许在五环路(含)以内上路”。

  这样的措施,在征求意见稿中丝毫未有体现。直到正式方案公布的当天,北京车辆管理所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仍称,未接到有关暂停上牌的通知。

  “限制牌照这个问题,感觉政府是在偷偷摸摸地进行。既然不告诉公众,那征求意见有什么意义?”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学者解志勇表示,既然决定要采取此类措施,更应该提前征求公众意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平稳过渡。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同样表示不解:“征求意见跟没征求一样,市民的咨询权、知情权没有真正实现。”

  催生寻租场

  方案以23日为最后期限,次日即正式实施。当晚北京汽车销售网点均彻夜不眠,加紧迎接近乎爆棚的购车人群。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大巍,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附近的4S店,终于在凌晨以前签订了订车协议。虽然车早已脱销,但有了协议便可避开“新政”的约束。“按新的办法,我可能永远都买不到车了。”大巍说。

  “不公平”是不少普通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刚过而立之年的小罗感叹生不逢时,要买房时赶上房价暴涨,要买车时遇上牌照限制,“原来买车不限制,现在买车就限制,这公平吗?”

  在解志勇看来,相对于有车一族,现在着手买车的正是相对弱势的“后富者”,而公共政策本应该是向处于弱势的群体倾斜,现在却限制了这一部分群体的权利。

  至于对非户籍人员买车的限制,更被网民讥为“崇洋媚外”:港澳台居民、华侨及外籍人员只需在京居住一年即可持有有效身份证件申请牌照;而其他非北京户籍的人员,则不仅要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还要连续五年以上在北京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有市民抱怨,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政府眼中就是二等公民,凡事都要低人一等。

  这种“用计划手段人为制造资源稀缺”的做法,在解志勇看来,显然将催生新的寻租场。若缺少严格的细则、可操作的标准,或配套措施不到位,“转卖牌照牟利的现象必然层出不穷”。

  政府部门宣称有“自己的苦衷”。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是北京交通面临的最大挑战。北京交通委12月23日发布的数据表明,北京市属机动车由2005年底约258万辆迅速增加到2010年12月底477.5万辆,单单今年比2009年便增长将近90万辆。

  不可否认,近年来北京市用于新建、新增道路、公交的投资为数不菲,也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但治堵手段远远跟不上车流的增速。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提出,新方案的重点是试图“把2010年至2011年的小汽车增长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一项具体措施的目标是“2011年北京市预计上牌总数为24万台,平均每月2万台”。

  事实上,政府虽秘而不宣,但坊间早有“限牌”传言,“狼来了”的消息推动北京单周增加机动车数量屡创新高。有关部门预计,方案公布前一周北京市机动车最高日增加5000辆,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照此将提前突破500万辆。

  最近一周,在车管所京朝分所、京丰分所等地,二手车过户、新车上牌的数量比往日增加到1倍以上。北京市400多家4S店赚到“盆满钵满”,大多数订车的顾客必须等待1至2个月才能取得新车。在丰台区的一家4S店,一个急于买车的中年人索性砸破一辆黑色帕萨特的车窗,以赔偿将近3000元修车费的代价,换得“立等可取”的新车。

  “摇号限牌,无法控制人们对小汽车的需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小汽车绝对是城市发展的猛兽,如今北京早已养大了这只猛兽。”

  堵不如疏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马强对本刊记者说,摇号就像早年间的粮票,用计划手段人为制造资源稀缺,黑市买卖自然不可避免。他更欣赏上海有偿获取牌照的竞价拍卖,“用市场经济的方式解决问题”。

  然而,在不少学者看来,此类限制性的措施,应是最后之举。“机动车不同于普通财产,其使用需要占用公共资源,公权力对其加以限制有着一定的正当性。”解志勇强调,根据正义原则,当公共政策限制了一部分人购车的机会时,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对他们造成的损害。

  “在通过限制手段,提高私家车购买、出行的成本的同时,必须要提高公交出行的舒适度、便捷度。”马强认为,否则这类限制就会让市民“被迫忍受自己出行成本的提高,或者忍受另一种痛苦的出行”。

  更重要的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份正式方案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并无根本性改善,仍然对城市规划改革缺乏有效措施,同时回避了路面资源的分配,也未对公共交通系统出台有效的细则,忽视了BRT等快速路面交通。

  道路管理水平的局限受到不少市民诟病。“政府要先从自己身上反省,不要总是拿老百姓开刀。”一位有着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对本刊记者说。

  忧虑集中于限制之后的后续措施能否跟进:“这个方案过于强调限制机动车,但公共交通跟不上,会导致更复杂的局面。”马强警告说。

  面对这些质疑,官方称早已准备了“充足的应对措施”。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解释,“摇号申请标准向社会公开,摇号过程是公开透明的,而且每一个获得有效参与资格的人都是机会均等。”这一操作过程将在计算机摇号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他提出,公证机关将加入摇号公证,摇号结果将进行网络公示,“监督机制、举报制度都是有的”。

  在官方看来,为时一周的民意征询绝不是“走过场”。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强调,公布方案对意见征求稿中第20条进行细化,“必要时”修改为“当遭遇恶劣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可能引发严重交通拥堵的情况,适时采取交通拥堵路段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的措施”;针对北京非居住区停车价格调整,公布方案对具体地区、价格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第19条中增加了“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内容等。

  但是,不少百姓已经失去了对方案的信任。大多数市民对这一方案持观望态度,甚至宣称“失望透顶”。一个名为“纵横天下”的网友在微博宣称:“摇号限牌是闭门造车,我根本不相信这个制度方案能治疗北京的顽疾。”“有这么不合理的规定,4S店、广大网民一定想得出应付的办法。”一位市民相信群众的“智慧”,在他看来,北京的车牌黑市将迎来繁荣。

  至今,官方并未出面消除公众对于限制性措施的质疑。可以确认的是,前些天各大4S店的门庭若市,并非“末日狂欢”,而是普通百姓的交通需求与政府方案限制措施新一轮博弈的起点。

--
2010-12-27 20:42:4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0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