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摄会注意好
摄会注意好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758
魅 力 值:2029
龙    币:1283
积    分:4902.6
注册日期:2009-08-10
 
  查看摄会注意好个人资料   给摄会注意好发悄悄话   将摄会注意好加入好友   搜索摄会注意好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摄会注意好发送电子邮件      

杨惠珊(琉璃工坊)简介
杨惠珊   (1952~ )
   中国台湾电影女演员。湖南湘潭人。1952年在台湾出生。曾就读于台中静宜女子文理学院。1975年入华视电视台主持台湾风光节目。继入电视台当演员。1976年从影,参演的第一部影片是《五娇娃》。后以主演《错误的第一步》成名。1976~1986年共主演50多部影片。1983年前多扮演交际花、赌徒、杀手等角色,被认为是黑社会暴力片的首席女明星,作品有《赌王斗千王》、《谁敢惹我》、《魔鬼杀手》、《慧眼识英雄》等。1983年,得导演张毅赏识和培养,演技突飞猛进,以主演张毅执导的《玉卿嫂》获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主演《小逃犯》获第2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主演《我这样过了一生》获第23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她主演的影片还有《电梯》、《上行列车》等。她还曾与蔡扬名合创雷霆影片公司。
  杨惠姗,台湾七十年代的家喻户晓演员,曾荣获金马奖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一九八七年,杨惠姗在事业的巅峰,毅然息影,投身中国现代琉璃艺术,与名导演张毅共同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蜡精铸法,先後在世界十数个国家展出,在国际艺术界引起很大的回响。她的作品富含传统中国语言与人文思想,张毅为每件作品的题诗更如禅诗般的直指人心。
  「杨惠姗.中国现代琉璃艺术展」上月中旬在香港太古广场举行,其中展出的「浇铸观音 」 系列 , 以崭新创作概念诠释观音与佛的形象,由具体转推成虚实并存,如梦幻泡影,观众看得赞叹。
  赞叹的不光是杨惠姗的创作力与技巧,更且是作品所蕴含的「无相无无相」的境界,那是作者的自性流露,也是与观众以心传心的无声拥抱。
  去年921台湾大地震,对杨惠姗来说,有非常特别的意义。那一天,她那差不多雕塑完成的观音像,一下子震掉在地上,塌碎了,四个月的心血前功尽弃。 换了是你,会怎麼样?难过?心疼?可惜?
  「我的第一个反应并不觉得难过,我真的没有,我的反应反而是好啊,可能观音菩萨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好。 」杨惠姗三言两语, 道尽了是迷是悟的人生道理 。「 确实做得不好,应该还要再好,只是没勇气把她推倒而已。」想开了,没有执著已发生的事情,就觉得很舒服、很自由。
  杨惠姗本想做一个大的千手观音,却受到一米高的炉子的限制,作品的体积大不了。这一下子观音雕塑倒了,突然间思想也打开,「我干吗要被那个框框困著?要做就不要受炉子的限制。」
  更大的炉子,表示要额外的投资,更长的制作时间。做炉子就要一年,进炉铸造也要一年,而最後烧出来的作品,其成功率只有15%,划得来吗?
  「花钱、花时间,这个不成,那个不划算,这样想的话,只是一盘生意。」而杨惠姗是搞艺术的,并非做生意。
  主动掌握自己的生命
  从名演员到琉璃艺术家,没有任何学院训练的背景,只凭自学的无比毅力,杨惠姗走出了一条别人想也不敢想的艰苦道路。
  「 拍戏到了後期, 内心很不安,三十几岁的女人,演艺生涯是往下的 , 但我觉得那时候的生命是最好的,各方面比年轻的时候成熟,学习的欲望比年轻的时候强。而我发觉电影给我的学习已经不够了,我要花很多时间去等一个好的导演、好的剧本、好的老板,这个等待用了太多的时间,我觉得应该要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去掌握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与张毅在想 ,除了电影 ,我们可以做甚麼 ? 但这个事情一定要跟创作有关。」这两口子认认真真的花了很多时间去寻觅、探讨、研究要开拓甚麼事业。
  上天似乎为她的「事业转形」做了妥善的接口,杨惠姗与张毅导演拍摄最後一部电影 《 我的爱 》 的时候,片里用上很多琉璃作道具,令杨惠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从来没有想到琉璃可以做艺术作品。它的创作空间很大,一般的素材质地只能做平面的东西,可是琉璃可以看到里面,而且它的色彩、质感的丰富性,可以烧成不像琉璃的感觉,可以是石头或任何的东西,有趣极了!」
  张毅也喜欢琉璃,两个对琉璃一无所知的人,就凭著热情与蛮劲开始起来,「当时没有很多的想法,反而以前花了很多时间去想的计划,後来都没有做。越想得多越越害怕,越不敢做。」
  开始「 琉璃人生 」以後,想像不到的困难排山倒海,「 我们就是找一些资料 、一些书,好像学做菜一样,当然比做菜复杂困难多了 。琉璃艺术牵涉的材料比较多 , 不纯粹是琉璃 ,过程里面还要跟很多材料一起,如蜡,silicon,很繁复,这都是我们在做以前没有想到的。」. . . . . .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
  三年前 ,杨惠姗尝试复制铸法的佛像主题作品 , 结果成为杨惠姗最多的创作主题 , 琉璃的材质的特色,更是十分巧合地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质地。『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里云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佛经的说法,使「 琉璃 」的物质色彩多了一层精神意义, 让传统的佛像琉璃化,结果成为杨惠姗琉璃创作的方向。现在她许多佛像作品已成为很多佛教徒的念持佛,在灯光里,琉璃佛像彷佛透明无重的羽化状态,呈现了一种特殊的冥想空间。
  日本奈良的国宝级寺庙药师寺内写经堂,供奉了杨惠姗的作品「药师琉璃光如来」。当杨惠姗亲自把作品送到药师寺,寺院的僧人庄严恭敬地对这件作品顶礼参拜。
  「在那一刹那,内心有一点不能承受,我毕竟是一个很普通的凡人,做了这尊药师佛,看见寺庙住持等虔诚地向著顶礼,内心实在有点不安。後来作品放在抄经堂,信徒进入时都要向他礼拜,我也不例外,那时候,我觉得那不再是我的作品,心也放开了。」
  很多人问她,好不容易十月怀胎似的把「孩子」诞生下来,舍得把「孩子 」送走吗?「 做一件作品要花很多心力,时间很长,作品结束之後,我就不会再去想。」杨惠姗证入了佛教思想的当下,她享受的是创作的过程,她享受创作带给她的挑战与满足,但没有执著对作品的拥有。. . . . .

--


  放大欣赏

浏览丽江照片:
http://bbs.hlgnet.net/showid.php?page=14&boardid=13&rid=19649352&theid=19649352&up=0&bbscate=0&go=10&ms=17064
2010-12-31 13:43:2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52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