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射手的箭
射手的箭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0692
魅 力 值:4257
龙    币:45043
积    分:19918.2
注册日期:2002-06-02
 
  查看射手的箭个人资料   给射手的箭发悄悄话   将射手的箭加入好友   搜索射手的箭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射手的箭发送电子邮件      

清明宜兴——转帖:怀念马金旺










怀念马金旺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屋顶的圆顶就是马金旺老先生的作品)

前些日子,做了一辈子紫砂花盆的马金旺,走完了他84年的人生路驾鹤西去了。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就认识了马金旺先生,常跟着师傅杨耀生到他的工场去贴花。当时马先生尽管还不到40岁,但已是宜兴陶瓷界顶级的“八级工”了。当时的“八级工”,全丁蜀镇没有几个,都是行业中技术水准较高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待遇的。

我与师傅去马先生处贴花,主要贴的是海寿缸、花海海洋坛、金鱼缸等。先生对陶瓷造型和成型工艺都有深入的研究,一些难度很高的陶瓷大件作品,他都敢于承接下来,在制作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图纸上的造型作适当的修改,作品完成后,往往比原先图纸上画的还要漂亮。

光阴似箭,转眼几十年过去。1991年我到宜兴陶瓷博物馆任馆长,为了充分展现宜兴陶文化的概貌,我特聘已经退休的马金旺先生到宜兴陶瓷博物馆古陶坊研究所,专门研究和手工制作紫砂花盆。马先生欣然应允,在古陶坊从造型、工艺两个方面研究园林盆栽紫砂盆的设计和制作。

马先生在盆艺上的天赋以及炉火纯青的全手工制作技艺,让一些到博物馆参观的国家领导人和许多文化名人都大为赞叹。后来,马先生被专门研究和开发紫砂艺术花盆的宜兴宝山工艺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汝平请去,聘为高级艺术顾问,负责高档艺术紫砂盆的研究和创作。应该说,仿明、清两代皇家园林花盆的恢复与兴盛,有着马先生的一份功劳。周汝平慧眼识英雄,与马先生一个引领市场,一个创作精品,俨然是一对黄金搭档。

马先生在大型紫砂艺术花盆上的造诣,不仅仅是工艺上的,还体现在文化上。他对创作的每一件紫砂艺术花盆,都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审视,从盆景设计陈设及园林艺术的角度去衡量。他所创作的作品,无论是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高方、矮方,或圆形、菱形,都以端庄大气而引人入胜。方形作品,刚中带柔,线条挺括而藏锋,折角鲜明而玉润。圆形作品,曲线流畅而飘逸,块面滋润而丰满。口沿与腰线、底足各部位比例协调。作品既有陶文化的厚重,又有明式家具的简练,还有一种如诗歌般的文气飘逸。它们以端庄优美的外形,静静地立在那里,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与幽香。

盆景、盆景,“盆”在先而“景”在后。盆景艺术是把大自然中的美浓缩到盆栽之中,既是自然的,又是人文的,是天人合一的艺术。紫砂艺术花盆就是要把陶瓷艺术与盆栽艺术融为一体。“盆”为“景”服务,“景”为“盆”增色。有时讲含蓄,不与主体争风头;有时讲简洁,开门见山地看到盆的分量。两者互为依存,互为衬托,这是最高境界。马先生的作品,就有这样的魅力。

马金旺先生走了,但他的名字却留在了他那些精美的紫砂花盆里。

http://www.cn-zsnet.com/mrzl/ShowArticle.asp?ArticleID=86
(此文由射手的箭在2011-04-14 03:36:50编辑过)

--
本贴只代表本人发文当时观点,不代表www.hlgnet.net立场及现在本人立场。有关股市信息,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2011-04-14 03:06:5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24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