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张大胡子
张大胡子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7986
魅 力 值:1280
龙    币:4457
积    分:5171.5
注册日期:2007-07-18
 
  查看张大胡子个人资料   给张大胡子发悄悄话   将张大胡子加入好友   搜索张大胡子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张大胡子发送电子邮件      

中国转基因棉花失败案例
中国转基因棉花失败案例[置顶][精华][推荐]发表于:2010-03-03 19:05:01作者:半缘修道123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
级别:五级士官积分:1314最后一张牌属于我! 2011穿越美女真功夫 小小的玩具 大大的梦

中国的棉花生产现状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于1996 年开始引进转基因棉花种植,目前已有10 多年的种植历史,2007年中国种植转基因棉花面积达380 万公顷,占中国棉花种植面积的69%。但是目前,我国的转基因棉花种植过程中问题不断涌现,特别是2009 年江苏省的棉花种植受病虫害影响损失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减产绝收。另据农业部发布的消息,2009 年我国棉花的生产出现下滑,面积和产量减幅均超过10%。由此可见,转基因棉花可能是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之一。另外,转基因棉花的问题已经暴露,长期的安全性值得担忧,也将影响我国的棉花生产。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次生害虫频发,农药使用增加
所有的主要田间作物都不只面对一种害虫,而是有很多种害虫威胁着他们。这些威胁并非均匀分布,一个地区的一种主要害虫,可能在其他地方影响很小,反之亦然。转基因作物并不具备多种性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虫害威胁,亦无法抵抗广泛的各种各样的敌人。例如, Bt转基因棉花,它可以杀死棉铃虫(Helicopvera) ,却无法应对另一个相关的昆虫(Lopez Gonzales, 2008)。
因此,即便成功的控制了目标害虫,其他害虫(被称之为“次生害虫”)可能成为对转基因植物更加突出的威胁,导致作物减产,并需要使用其他额外的杀虫剂。
针对我国转基因棉花进行的研究表明,农民在种植转基因棉花一段时间后,由于害虫的抗性增强及次生害虫等原因,并没能降低农药的施用量(Yang et al., 2005, Pems et al., 2007)。次生虫害的爆发频率增加(Men et al. 2005, Wang et al., 2006, Wu et al., 2002, 徐文华,1999, 徐文华,2002, 徐文华2003, 徐文华2004, 徐文华2005)。诸如棉盲蝽(绿盲蝽)这样的害虫,在过去几年中数量增长迅猛(中国农业年报,2006)。次生害虫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持续大量的农药投入,并且使用的农药将越来越多。
天敌受害严重
在全球范围内,多项科学研究结果都记载了抗虫转基因作物(类似Bt作物)对害虫天敌(蜘蛛、草蛉、瓢虫、赤眼蜂等)的危害(Cui & Xia, 1999, Dutton et al., 2002, Hilbeck et al., 1999, Hilbeck &Schmid 2006, Marvier et al., 2007, Obrist et al., 2006, Wold et al., 2001)。在我国同样也有研究发现转基因棉花会给天敌数量带来负面影响(杨益众,2000,孙长贵,2003,周洪旭,2004)。害虫的天敌在降低虫害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天敌数量减少必将导致虫害爆发频率增加,包括次生害虫引发的虫害,使得农业系统更加依赖于大量的农药,加剧了农业系统的不可持续性。
其他病害易发
在我国的江苏和山西等地的研究发现,转基因棉花更容易受到病害(如枯萎病,红叶茎枯病和黄萎病)的侵袭(徐文华等,2007,张战备,2007,李孝刚,2009),近期一项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转基因棉花更容易感染枯萎病,而且转基因棉花根部分泌的物质能够促进真菌的生长(Li at al.,2009)。
对高温更敏感
我国科学家已经证明,高温可能导致Bt(苏云金牙孢杆菌)转基因棉花品种出现问题。调查报告指出,Bt 转基因棉花未能有效控制棉铃虫。科学家们认为问题的出现和高温期是相关的,他们推测高温可能会降低转Bt 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性。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扬州大学的科研小组进行了转基因棉花的控制实验。在关键时刻,例如开花期,在中国的棉花种植区,他们把植物暴露在37℃的高温中。转基因棉花因高温的影响产生的Bt毒素只有正常水平的30-63%,使得它们不能抵抗棉铃虫。对照植物没有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未出现这样的问题。研究者在第二年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到了类似的实验结果(Chen et al, 2005)。
科学家们还不确定为什么转基因棉花品种会对高温有这样的反应,这再次表明了转基因作物的非预期效应还没有被完全认知。
产量和收入降低
我国虽然通过引进新品种,特别是杂交棉的引进,使得最近几年内棉花保持了较高的产量,但是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在其中有何贡献。最近针对一组来自美国的产量数据所作的分析中,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如抗虫转基因作物)并不会带来产量的增长(Gurian-Sherman, 2009)。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和中国科学家历时7年对481户中国棉农的调查发现,转基因棉花的长期经济效益不佳。这些农户在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第3 年经济效益最大,他们的平均杀
虫剂用量比种植普通棉花者低70%,而收入要高出36%。但情况从第4 年开始发生逆转。转基因棉花尽管抑制了棉铃虫,但它无法杀死盲蝽等其他害虫,导致盲蝽侵害棉田。当年转基因棉花种植户杀虫剂用量上升,投入成本比普通棉花种植户高了3倍,而他们的收入却低了8%。到第7年,转基因棉花种植户所使用的杀虫剂,已明显高于普通棉花种植户,加上转基因棉花种子成本也较高,使棉花种植户的收入大幅下降(Wang, 2006)。近期的科学发现中提供了清楚的证据表明,近些年我国种植转基因棉花的农民在收入上比不上那些种植传统棉花的农民(Wang et al., 2008)。
江苏盐城地区转基因棉花种植案例
2009 年,江苏省主要产棉区转基因棉花黄萎病和虫害爆发,减产严重。
据 2009 年新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江苏盐城大丰市2009年种植转基因棉花55 万亩,近40 万亩有黄萎病,其中3 万亩棉花死亡,病情严重的田块减产七成;如东种植转基因棉18 万亩,90%受害,减产4—5成;射阳的55 万亩转基因棉花中,有30 万亩出现枯萎病和黄萎病混发状况,10 多万亩受害严重。在大丰市万盈镇,当地农民将黄萎病称作瘟病,该镇天池村2009 年种棉3600亩,有3119 亩受害,减产70%。
使这些地方的棉农蒙受巨大损失的原因,就是转基因棉花的软肋——严重的病害和次生虫害。

“自2000年引种抗虫棉后,棉铃虫少了,但盲蝽象、红蜘蛛、烟粉虱等却大量出现,还出现了枯萎病和黄萎病,农药越用越多,高峰期是3 天打一次药,成本比原来增加了两倍,但大多数棉花还是枯死。”
—孙家达,江苏省盐城大丰市万盈镇天池村村支书,2009

江苏省种植转基因棉花已有多年历史,普遍反映刚种植转基因棉花的2001-2004年间,种植转基因棉花的确显示出了优势:一是农药使用量下降,二是种植成本下降,三是亩产总量上升。但是,近几年转基因棉花的劣势已经显现出来:一方面,转基因棉花的亩产产量已与常规棉持平;另一方面,衣分率(注:衣分率:单位重量的籽棉与轧出的皮棉的比例。籽棉包括棉籽和棉纤维,脱离棉籽的棉纤维叫做“皮棉”)下降到如今的34%左右,已低于常规棉。再加上种植面积减少、成本上升、自然灾害减产等原因,棉花产量持续不可抗拒的下降。

“利用基因技术研制的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转基因抗虫棉现已在江苏省普遍种植。据观察,抗虫棉对抑制当年第一、二代棉铃虫效果较好,但对控制第三、四代棉铃虫效果大为减弱。大量种植抗虫棉后,盲蝽象、红蜘蛛、烟粉虱等次要虫害已上升成主要虫害,还出现了难以防治的黄萎病,这些现象暴露出抗虫棉存在严重缺陷。另外,大量种植转基因棉,还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等潜在风险。”
—王长军,江苏绿保生态生防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2009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
张大胡子不是张大土匪的意思,也不是永远脸上都会有大胡子,就像女人家的涂脂抹粉,男人也有项休闲活动叫做刮胡子 :)
2011-05-19 21:51:3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39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