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singer0011
singer0011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534
魅 力 值:121
龙    币:6792
积    分:2311.7
注册日期:2009-08-21
 
  查看singer0011个人资料   给singer0011发悄悄话   将singer0011加入好友   搜索singer0011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singer0011发送电子邮件      

中国航母出世“低调”给中国高铁的"高调"上了堂课!
原文地址:中国航母低调亮相暗抽高铁“耳光”!作者:罗庆学
中国航母给中国高铁上了堂“低调”课!

这几天,中国人几乎都沉浸在突然而难解的温州高铁追尾惨烈事件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强烈谴责铁道部的失职和善后工作的业余和不可思议,铁道部仿佛众矢之的,正在为其一个又一个错误付出沉重的代价!

就在有人呼吁“中国你停一停,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时,就在咋天,中国国防部终于就中国首艘航母正式“发声”了!这种“发声”与高铁相比似乎慢了一些,也似乎低调了一些。

据媒体报道,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大校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是否在建造航母问题时表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我们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管辖海域,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维护临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是中国武装力量的神圣职责。

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研究航空母舰发展问题。建造航空母舰十分复杂,目前我们正在利用一艘废旧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国防部的发言,谨慎而低调,体现着中国军方一贯的特色。这里面当然有降低航母国际关注度的考量,避免刺激周边及相关国家,从而进一步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所谓的首艘航母,无论是从制造质量,还是从战斗能力,甚至包括基本的运行安全都还不太成熟,都还要获得相关的参数,都还要进行相关的演练,否则,很有可能出问题!

笔者从一个非军方人士的角度看,中国军方的谨慎是相当有道理的。中国航母应当说从开始“瓦良格号”的改造,到现在公布于众,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直到现在基本改装完成,军方的还一直强调是用于“试验和训练”。中国航母的发展可以说是“蜗牛”式的,低调的,这种“慢”虽有军工方面的保密特点,但是我们从这种慢中看到了一种稳健,看到了一种严谨,看到了一种责任,甚至看到了一份自信!

中国航母的“慢”,中国航母的低调,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高铁的“快”,中国高铁的“高调”!

中国高铁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建造了13000多公里,而且目前很多干线正在加赶工期。不仅高铁线路“大干快上”,高速客车的速度也不断地攀升,一度曾达到进速400多公里。如此快的施工速度,如此快的车速,无疑给重大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重大隐患;另一方面,作为主管部门,铁道部在高铁不断出事,直到发生特大追尾事件时,还在口口声声地说中国的高铁技术是先进的。这从小的方面看是不识时务,趾高气扬;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严重的不负责任,是草菅人命,是经济至上的发展观念和大干快上的技术主义对人的生命的严重侵蚀和掠夺!

笔者同意一位专家所言,中国军方的技术为什么往往能过关?高精尖的武器为什么能够不断出炉?这是因为军方的生产生管理严格有序;与之相应的是,我们的很多民用企业的生产,无论是管理水平和技术要求,与军方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中国高铁的“风驰电掣”的发展速度,导致了技术上和管理上粗放,最终酿成了特大撞车事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航母的正式亮相给正在陷入严重信任危机的“中国高铁”一记重重地耳光!

中国的发展速度世人瞩目,但这种发展不应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发展。我们搞建设、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否则发展有什么意义?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并非不计代价,更不能被少数人曲解为一切为发展让路,这是一种为了发展而发展,是利益至上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种发展观是很多安全问题的源头。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可片面追求速度,“要钱不要命”;必须坚守“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坚决避免“带血的发展”!

严谨,扎实,稳健,低调,高效,安全,也许是中国高铁该向中国航母学习的地方,而这些也正是全国人民的生命所系,福祉所系!

--
singer@-@
^
2011-07-29 15:23:0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7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