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五丈秋风
五丈秋风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4104
魅 力 值:378
龙    币:15016
积    分:18335.4
注册日期:2010-03-04
 
  查看五丈秋风个人资料   给五丈秋风发悄悄话   将五丈秋风加入好友   搜索五丈秋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五丈秋风发送电子邮件      

如果北京再增加1000万人口……
北京再增加1000万人,这不是玩笑,也不是假想,除非中国的经济停滞,否则只是时间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357万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为1961万人,10年增加604万人,年均增长60万人。照此速度,到2030年,北京人口将突破3100万人,甚至更多。

  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是36.22%,到2011年上升为51.27%,年均增长1.37%;全国平均每年有1800多万农民转为市民,每30个新增市民中就有1个进了北京。到2050年,中国全面完成工业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城镇化率将达到85%左右。届时,按人口最低峰值14亿人来计算,城镇人口将达到11.9亿人,与2012年初相比,全国城镇人口将增加5亿人。这5亿人中又会有多少选择进京呢?

  北京的流动人口主要来自河北、河南、四川、安徽、山东,占在京外来人口的61%,其中河北占26%。河北总人口7200万人,目前的城镇化率刚过50%,未来30年,仅河北一省就有2500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河南需要进城的人就更多了。目前,河北、河南的职工平均工资不及北京的一半,再加上北京的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资源优势,北京对各层次劳动者都具有强大吸引力。未来北京人口将达到3000万以上,首都圈(东到天津和唐山、南到保定、北到张家口)的人口规模将达到6000万以上。中国人口是日本的10倍多,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已经超过3000万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北京都市圈人口超6000万也绝非不可能。

  有人说:北京已经太挤了。果真是这样吗?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北京最拥挤的地方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和西城),其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34万人。而香港核心区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万人,为什么香港的人均建设用地不到北京的1/5,交通却比北京顺畅得多?

  有人说:北京缺水。但请别忘记,香港更缺水。城市化恰恰可以改善北京的水资源供给。华北地区乃至中国用水最多的是农业,因为农户分散经营,多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劳动力的转移,农业才有可能实现规模经营,如果我国农业都能像以色列那样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那么整个中国就不会缺水。如果我们的污水处理能达到新加坡的水平,中国甚至可以出口水资源。

  还有人说:我们有严格的户籍制度,一定能阻挡人口快速增加。然而,事实最能说明问题:1953年北京市人口为277万人,现在已到2000万人。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北京的外地常住人口仅有21万人,到2010年猛增到705万人。只要我们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阻挡人们自由迁徙的步伐。现在的北京已经离不开外地人,户籍管制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大。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是中国的既定方针,也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恩格斯说:250万人集中于伦敦,使每个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城市可以使生活更美好,城市可以使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集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说: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件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件是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大潮是历史上最壮观的变迁,农民工进城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今后会涌现出一批新兴城市,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地位仍不可替代,它们理应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起到火车头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尽管北京等大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还有很大空间,但终究有一个合理限度。一方面要破除不合理的藩篱,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人口过度膨胀、无序扩张。和谐发展的出路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逐步缩小了,北京的压力也就小了。

  北京的目标是建设世界城市,我所说的再增加1000万人口还没有包括外国移民,世界城市要有世界城市的胸襟和管理水平,我们准备好了吗?
2013-01-16 15:49:1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5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