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美娇娘战小乱
美娇娘战小乱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美娇娘战小乱个人资料   给美娇娘战小乱发悄悄话   将美娇娘战小乱加入好友   搜索美娇娘战小乱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美娇娘战小乱发送电子邮件      

难以告别的香港
难以告别的香港

章诗依 今天 10:31
分享

(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才来香港几个月,就经历了接二连三的告别。本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聚散本是寻常。对于我们这些来港工作几年的人而言,能在东方明珠度过数百个日日夜夜,已是难得的机缘,含笑挥别,应该不难吧。

事实却并非如此。走的人,几乎都一脸黯然,特别是年轻人,反应更强烈。几天前,一个部门领导在聊天时提起,他所在部门的两个女孩,前一天刚刚结束任期回内地,临行前的晚上,两人趴在床上哭得像个泪人儿。

我闻听此言,不免有些动容。原来,在那么多程式化的告别背后,竟有如此痛彻肺腑的不舍,真应了古人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不过,坦率地说,在一个人员走马灯般轮换的单位里,同事之间很难建立深厚的关系。所以显然,令走的人一洒伤心之泪的,该是香港这座城市。

于是,心中自然浮现一个问题:一座城市,为什么会让一群过客如此动情,依依不舍?

就像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也许,对于一座城市,爱或不爱,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试图找出人们爱或不爱一座城市的标准答案,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好在,作为从内地来港工作的人,香港平素就是餐桌上的话题。因此,倒也不难勾勒一个特殊的内地人群体对这座城市的共同感受。
一般说来,一个地方令人恋恋不舍的,往往是另一个地方没有或不够的。就香港而言,并不是一个座令人惊艳的城市。它没有宽大的马路,没有气派的广场,当然更没有森严的衙门美学。从内地过来、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时间的人大多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香港的不好都写在了脸上——狭窄的街道,严重的噪音,包括晴雨不定的天气,而香港的好,则需要生活下来才能感受得到,而且越品味越深长。

生活的便利,是香港最大的好处。如果你是老饕,或是喜欢美食的女孩,那香港无疑是你的城市。在香港,哪怕是幽曲的小巷子里,都埋藏着美食的密码。那可能是一爿仅有三两张小桌的小店,却干干净净,能你让品尝到地道的日本拉面。在Taste店里,你可以买到十几个国家产的啤酒、香肠及饮料,而街角的菜市场,永远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时鲜水果在卖。即使在遍布街头巷尾的连锁店7-Eleven里,你也能买到韩国的雪糕、台湾的点心。当然,重要的是,价格完全能为一般工薪族所接受。

香港公共交通系统的发达,尤其为内地来客所称道。特别是Bus,整洁,舒适,乘坐起来不会让你产生屌丝的感觉。香港人乘坐公交出行的比例在90%以上,养车成本高固然是原因之一,与公交系统的便利、舒适也不无关系。有同事乘公交时,几次碰到过立法会议员与政府官员。

当然,不仅仅你的胃才能体会到香港的国际化风范,打开电视机,上百个频道的节目或许更能诠释国际化都市的含义。从CNN到半岛电视台,从俄罗斯到印度的节目,应有尽有。如果你喜欢看电影,有线电视中有五六个全天候滚动播出的中外电影频道,让你感觉到,缺的不是选择,而只是时间。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品质,周到细致,体贴入微,是从内地来港工作、生活上一段时间后的人的共同感受。香港是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但供市民娱乐、健身的场地与设施,在高楼大厦的缝隙中随处可见。一些球场还建有洗浴设备,供健身后免费使用。香港被称为“文化沙漠”,但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而北京平均80万人有一座。更重要的是方便。持有香港身份证的人,都可以办理借阅证,一次可免费借阅8本书。如果你是游客,留下押金后,同样能一次借阅8本。

香港游泳池的收费标准,叫北京来的人感到惊喜。最近,港府刚刚把收费标准从19港币下调到17港币。17港币游一次,且不限时,买月票还要便宜。这样的价格,对中高收入者近乎免费,低收入者也可以承受。即便这样,港府近年来每年都要拿出几天,免费开放公共健身设施,以鼓励市民投入健身运动。
至于到政府部门办事,工作人员的职业、耐心,就更叫人深有感触了。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些内地人、特别是官员来过香港之后,常以内地城市的路宽、楼高对照空间逼仄的香港,颇有贫下中农翻身作主的自豪。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于城市的丛林中,被体贴、呵护的感觉要比楼高路宽重要得多。日常生活中的便利、放心,才会令人感觉城市是为人而存在的。这样的细节,恰好洒落在香港的各个角落。比如地铁站里,你随处抬头,都能看到站点指示牌,而无须满站台捉迷藏一样去寻找。你在香港爬山,会发现,每个斜坡都有编号,留有救援机构的电话号码,一旦发生滑坡,方便救援人员及时赶到。

城市管理中,资金、技术当然很基本很重要,而用心不用心,想到想不到,对于已经不差钱的城市而言,或许更关键。这就不能不说到权力与笼子的关系。
作为内地人,初来香港,打开报纸和电视,会有种超现实的感觉。与宁静、有序的现实观感相反,报纸上、电视里的香港仿佛一团漆黑。特别是政府与官员,整日被媒体盯着。做了好事,是应分,没人来表扬;稍有问题,就麻烦了,媒体会不依不饶。连警察在游行现场维持秩序时不小心碰了女大学生的胸部,都要被炒上几天。电视里,常会看到高官被一片话筒包围着,认真回答问题,态度端正如仪,毫无俯就、照顾的意思。凡此种种,让人感觉到,在这里,权力是服服帖帖地呆在笼子里的。这样的环境中,发生纳税人的头被公职人员快意踩跺的事,恐怕绝难想象。
我想,普通香港人生活中的便利,政府公共服务的细致、周到,与媒体的这种生态,并非没有关系。

当然,我知道,香港远非完美之地。作为内地来的匆匆过客,更容易看到香港的好,而香港人的挣扎、香港深层次的焦虑,还没有切身体会到。
不过,人之相交,择善而从。对于城市,其理亦然吧。如果我们生活过的每一座城市,都能让人在告别之际,为之一洒热泪,或许才是我们应该过的生活。
(责任编辑:余江波)
2013-08-19 18:44:2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2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