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社区青年
社区青年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733
魅 力 值:122
龙    币:8924
积    分:4631.4
注册日期:2011-07-05
 
  查看社区青年个人资料   给社区青年发悄悄话   将社区青年加入好友   搜索社区青年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社区青年发送电子邮件      

关于肺炎链球菌7价蛋白结合疫苗
关于肺炎链球菌7价蛋白结合疫苗


  久未向新语丝论坛投稿,看到方舟子、纪小龙大夫关于疫苗的访谈和祖述宪
先生对疫苗异常反应诊断的文章,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非常认可其中的观点,
觉得这对澄清事实、让公众正确认识疫苗非常有帮助。更加赞赏新语丝论坛在看
待一些社会焦点问题时的理性、客观和独立思考精神,这与许多媒体和网络舆论
所表现的的浮躁、主观和不求甚解形成鲜明对比。疫苗接种问题关乎公共卫生安
全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健康、幸福,希望更多新语丝网友把这些正确信息以力所
能及的方式传播出去。看到方先生提到的肺炎链球菌7价蛋白结合疫苗,正好我
对肺炎链球菌有过较多关注,就此做点介绍,算是尽绵薄社会责任。

  肺炎链球菌是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和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原菌。肺炎链
球菌所致疾病发病率很高,尽管具有有效治疗药物,但仍造成重大健康和生命损
失,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脑膜炎每年至少导致160万人死
亡,其中包括100万5岁以下儿童,90%以上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且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近半数会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此外,近年肺炎链球菌耐
药性上升也增加了治疗困难和治疗成本。公众缺少对其的关注,主要是由于其散
发、传染性弱和可治。但从前面数据可以看出,肺炎链球菌感染给人类带来的健
康、生命损失远大于禽流感、SARS等被高度政府、公众重视的感染病,预防肺炎
链球菌感染具有重大公共卫生价值。

  疫苗是感染病防治的重要手段。肺炎链球菌的荚膜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根
据其荚膜多糖抗原可将肺炎链球菌分为90多种血清型,不同荚膜多糖抗原可以诱
发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荚膜多糖的抗体,预防相应血清型菌株的感染。流行病学调
查发现,致病菌株主要集中在部分血清型,因此首先上市的是23价荚膜多糖疫苗,
即能够对23种常见致病血清型菌株产生免疫力的疫苗。但多糖疫苗的局限性在于
荚膜多糖诱导的免疫应答随年龄而异,健康成年人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而肺
炎链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尤其2岁以下婴幼儿不能对疫苗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
应答。为解决此问题,将蛋白结合荚膜多糖增加其抗原性。首先研制的是7价蛋
白结合疫苗,针对7种最为常见的血清型(在北美80%以上肺炎链球菌感染属这7
种血清型,即保护率80%以上)。7价蛋白结合疫苗2000年始在美国等许多国家上
市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肺炎链球菌疫苗不仅大幅减少接种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
发病率,还减少了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与减少肺炎链球菌在人群中传播有关)。
还以一个令人欣喜的收获是由于肺炎链球菌耐药株集中在疫苗覆盖的血清型,肺
炎链球菌疫苗的接种还导致了后续几年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亚洲
地区7价结合疫苗保护率虽仅大于40%,但其覆盖主要耐药克隆的血清型和致病力
较强血清型,仍具有降低感染率、耐药率的价值。此外,近年来发现非疫苗覆盖
血清型肺炎链球菌菌株感染有增加的趋势,但增幅远小于疫苗覆盖血清型菌株感
染的减幅。为保证疫苗保护率,正在研制9、11、13价蛋白结合疫苗,我国亦在
进行13价蛋白结合疫苗临床试验。

  由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高发病率和致死人数,以及肺炎链球菌疫苗显示出的
良好预防作用,数十个发达国家将其列入计划免疫。在美国推荐所有儿童、65岁
以上老人和其他有肺炎链球菌感染危险因素者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而且一些慈
善国际慈善组织资助非洲国家儿童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我国可能由于经济实力
原因,更多注重传染性强、无有效治疗的感染性疾病预防,加以肺炎链球菌结合
疫苗价格昂贵(总费用大约需要3000元。但据了解,如果大批量使用,价格有很
大下降区间),尚未将其列入免费的免疫接种项目。但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肺炎
链球菌疫苗的价值,国家卫生与计生委健康教育中心已经在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儿
童自费接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上海市去年开始给60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国产
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我的建议是:5岁以下儿童是肺炎链球菌感染高发人群,
家庭经济能力较好的家庭应考虑接种肺炎链球菌蛋白结合疫苗(目前只有国内只
有国际制药公司的7价疫苗);如果老人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应考虑去注射肺炎
链球菌多糖疫苗(国产和国际制药公司的产品都有)。




2014-01-11 09:19:5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9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