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与邻为善
与邻为善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2369
魅 力 值:311
龙    币:4214
积    分:6367.3
注册日期:2004-06-07
 
  查看与邻为善个人资料   给与邻为善发悄悄话   将与邻为善加入好友   搜索与邻为善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与邻为善发送电子邮件      

关于南京大屠杀--无观点转帖,出处不明,自己判断。
关于南京大屠杀

真相是什么?你要看的是【真相】还是【愿意看到的真相】?

 
   中国人只知道右翼分子,却不知道日本其实也有洞富雄这样的“大屠杀派”,他们对于大屠杀的研究远远超过中国那些狗屁专家学者,写的书一车一车,但是张纯如那本书一面世,大屠杀派都受不了了,《南京暴行》最后在日本没有出版,不是如中国FQ造谣的那样是右翼分子阻挠,恰恰是张纯如和大屠杀派产生了纠葛。大屠杀派认为这本书硬伤太多,要出版的话可以不作修改,但必须和他们修订的一本小册子捆绑销售,但张纯如不依啊,她书里序章就写在日本研究大屠杀是要掉脑袋的(可见弱智到什么程度),大屠杀派在她眼里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说来说去还是军国分子,什么硬伤太多,不就是想否定南京大屠杀?当下断然拒绝,于是日本又给国内的FQ们捞到把柄了。而日本右翼团体简直是捡到宝了,逮着这本书狂批,其实两边论战经常是这样的,大屠杀派说:据我们最新研究发现,某某证据可以证明大屠杀的存在,理由12345……然后右翼说:据我们最新研究发现,中国的某某证据是伪造的,理由12345……谁也批不了谁,自说自划,可听众的倾向性是很明显的,他们更喜欢那种揭穿谎言的内容,等日本的年轻人听多了之后就开始琢磨了,中国伪造了这么多证据,会不会这件事根本就没发生过……?
   “南京大屠杀”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东京审判上,当时中国送交了30万的数字,但最终结果是认了20万。从80年代起日本就不断提出要和中方合作调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具体人数,都被中方以“没必要”“已经定了”为理由加以拒绝,对于南京大屠杀的死难人数,新中国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系统的调查,不是因为调查起来有难度,而是根本就没心思做,30万这个数字随口一胡扯就出来了。这个基本上就是中国人对待国耻的态度,纪念纪念就好了,不要深究,不能深究,一深究就要出问题。
   看几十年前的那份“30万”初稿。根据国民党政府提供的埋尸记录,其中大票的有世界红十字会43121具,南京红十字会收埋22371人,最大的一笔是慈善机构崇善堂,收埋人数达112266人,占了30万的1/3。问题来了,目前研究大屠杀最重要的资料主要是当年一些人的回忆录,可这些人从来就没提到过崇善堂这个组织,而且这个组织在南京大屠杀之前几年就已经解散了,连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都说不知道。红十字会还收容了二十万难民,而崇善堂简直就是埋尸专业户,除了埋尸之外什么都没干过,也不知道是谁资助的,一个在南京各地收埋了11万人的大型组织,当年身在南京的人竟然都没听说过?
   最后,这份报告没有被远东国际法庭认可。于是六人委员会四舍五入一下,再考虑到焚尸灭迹,拿张草稿纸这么一估算,20万就拍板定了。事实上把这11万的记录去掉,剩下的19万还是经不起推敲。审判之前一个月,南京《新民报》记者金光群进入国防部采访,负责人向他介绍“六个月来经过调查,收到市民控诉信53件,市参议会也转来了很多材料”,当时金光群还挺高兴,赶紧做了个独家报导。谁知一个月后开庭,呈报的证据竟然多达屠杀2084件、奸淫308件、抢劫暴行116件、焚烧破坏罪行186件。从6个月只收到53封控信,到接下来一个月转眼变成数千件暴行.其中第一证人鲁苏,更是在“夜间”看到“57418人惨遭杀害”,所有证人加起来,一共看到“353026人被害”,我看到这里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亩产万斤的根总算找到了啊!
   魏特琳日记里说“据说还有二十万人留在了城里”(11月30日),拉贝则在10月17日的一封信中提到:“如果他听说过大约100万~120万居民中至少已有80万人离开了这个城市,那他对现在城里到处是死一般的寂静和几乎空荡荡的街道和广场就不再会感到惊讶了。”拉贝是当年国际安全区的负责人,这个安全区占了南京面积1/3,内有难民20万,当年提供了多少人道救助可想而知,再加上安全区外日本人统计出的5万人口,基本符合当年当事人记叙的情况。
   【张纯如来中国呆了25天,中文都不太利索,日本是去都没去过,就写出她那本惊世骇俗漏洞百出的大作。其中掀起学术界滔天巨浪的便是她率先披露了日本外相广田弘毅的电报,这封电报“被美国情报局截获”,内容说是“毫无疑问南京已经死了30万人”,还把本国士兵的行为讲得多么多么凶残,日本的外相亲口承认,还“毫无疑问”,这不是铁证如山吗?这么重要的证据,中国人好象没当回事,反正我们一直认定30万,要那么多证据干吗?西方学者可是炸翻天了,人家一查,发现广田弘毅那时候根本不在中国,再一查,原来这是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拍的电报。张纯如舌战西方群儒,动不动就抛出“这些人妄图为军国主义翻案”这一杀手锏,问题是这招对中国人有用,对日本人有用,西方学者可是根本不吃这一套。张纯如本以为南京大屠杀在西方被彻底遗忘了,想写本书帮人家回忆回忆,谁知突然冒出这么多名牌大学教授,个个都比她这个半吊子厉害,最后只好公开承认电报问题是她错了,之后没过多久便一枪把自己崩了,空给国人留下一段洗脚时的谈资:张纯如是受不了日本右翼威胁自杀的,张纯如是看了太多大屠杀罪证精神失常自杀的,张纯如是被谋杀的……】
   田伯烈可是中国专家的重要研究对象,他当年写给西方的关于大屠杀的报导资料丰富,能极好的佐证国民政府的说法。但国内甚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田伯烈竟然是国民党买通的枪手。在当年的国民政府宣传部负责人曾虚白的回忆录中便早已披露,蒋介石选定上海作为战场,就是为了把西方列强拖下水,宣传战这块阵地当然不能丢,于是重金聘请英国记者田伯烈撰写枪文,想要引起西方的关注。人家台湾早就知道的事,全世界早就知道的事,大陆人民就是不知道,你今天到百度google搜索田伯烈的名字,得出的还是一票FQ文章,引用的全是田伯烈的报导。
   魏特琳12月14日的日记写道,“当我们返回时,在山谷附近看到了一具尸体,考虑到南京所经历的炮击,周围的尸体还不算多。”而这个地点恰好指的就是中国学者在水西门外发现的所谓“万人坑”。还有一个著名的“下关大屠杀”,说是尸体堆积如山,顺江漂流,死了几万人。但是国内的史料都把这件事说得很清楚了,唐生智秘密落跑之后,十万国军从下关渡江撤退,船只连运两万人都有困难,于是国军抢船逃跑,自相残杀,头上是日本人的炮弹,后面是日本人的机枪,还要提防自己人下暗手,最后十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只跑出去几千个。关于具体的死法,由于都是幸存者目测,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说岸上被日本人打死三万人,夸张点的说在水里自相残杀拼掉五万到八万人。
   无论是世界红十字会还是崇善堂,任何一份或真实或伪造的埋尸报告里,女性+儿童所占的比例都只有1%到3%,这根本不是那种蓄意的大规模屠杀可能造成的结果,所谓种族灭绝根本就是胡编乱造,光这点就差纳粹一个档次了。中国人看事情喜欢看个例,只定性不定量,拿几张大屠杀纪念馆的照片他们就潸然泪下,说几个小故事他们就以为日本人全部都是禽兽,见人就杀(其实《南京》的导演指出——大屠杀纪念馆里不少证据完全是张冠李戴)。
   有一回我在某论坛提及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统计中崇善堂埋尸记录造假的问题,当时一群爱国人士上来拍砖,其思路是这样的:崇善堂的记录是伪造的也无所谓,我们可以用别的方法证明南京大屠杀确实死了三十万。这些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当我告诉他们中国曾在一场严肃的国际审判中公然造假,而且他们也不得不接受我的观点的时候,这些人并没有对造假这个行为本身表现出哪怕最轻微的谴责或愤怒,也没有去重新审视自己建立在谎言之上的旧观念,而是忙不迭的试图用其它方法来维护它,甚至不遗余力的谴责我这个揭穿谎言的人“不爱国”。由此你可以看出这些人的价值观:造假对他们来说是件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只要结果符合他们的利益就行——我大概能想象得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怎样的货色。事实上,所谓“符合利益”也只是他们自以为的而已,我本人实在看不出在遇难人数问题上造假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大屠杀不管是死了五万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多报点人数并不会让这桩罪行变得更加可耻,其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世人怀疑剩下的人数是不是也有问题,现实中唯一因此受益的似乎只有认为大屠杀纯属虚构的极端右翼分子。另外,我还相信这些爱国人士平时可能从来就没有去思考过“三十万”遇难者到底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直到某一天有人站出来质疑这个“权威数字”,他们便突然间变得怒不可遏,指望靠一点临时功课来维护一个仅仅因为从小被反复灌输就变得不容置疑的“真理”,我实在想象不出世界上还会有比这更愚蠢的人了。
  
  
  下面是国际上关于这个事件的最新学术研究(英文翻译过来的):
   多数关于南京事件的学术研究使用日语,英语和中文。在这三种语言中,日语研究最为细致,包含了事件十年后的英语争辩。最为客观的中文资料则是各种来源的一手的资料,包括了许多中国军方人物在南京的回忆的搜集。
   然而,这些作品却无力证明其有效性:譬如那些已知为捏造的或是来自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照片仍被用来“证明”日本在1937-38年冬天对南京犯下的罪行。更甚的是,由于在中国大陆自由言论的限制,许多辅助材料仅仅是机械地模仿官方言论,这种状况很难被形容为“争论”
   西方人如今被描述为积极的抵抗者而非积极的合作者。在另一本更多基于生动的想象而非一手资料的作品中,【张纯如声称国际友人纵身扑到大炮和机关枪前以防止日军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开火。】
   然而,尽管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仅有文件证明两名西方社区成员在记者于10月15,16日离开后在南京目击了一起死刑,西方社区的贡献如今在所有关于南京事件的文学作品中被高度赞扬,并且这一点成为了所有南京事件研究者所能达成的少数共识。
   尽管日语研究仍凌驾于中文及英语研究,事事并非始终如此。讽刺意味的是,也许许多南京事件的主要材料最初是用英语书写并出版的。两部关于南京事件材料的重要作品就由事件发生不久后的英文出版物组成:H. J. Timperley(田伯烈)的(1938)《战争意味着什么:日本恐怖在中国 》和 徐淑希(1939)所著的《南京安全区档案》(于1999年再版)
  
  但这一领先优势并未被保持。在徐淑希后第一部英语出版的关于南京的主要专论是张纯如(1997)问题多多的《南京大屠杀》,一部被形容为频繁捏造或者妄想的作品。紧随张纯如作品的出版,历史学家终于开始用英语书写这一中日战争历史中的重要事件。Joshua A. Fogel(2000)的《历史编撰中的南京大屠杀》置诸各标准下都堪称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虽然此书关注史料甚于南京事件的历史)尽管有诸多瑕疵,本多胜一(1999)的《南京大屠杀始末采访录》和胡华玲的《南京大屠杀时期的美国女神:明妮·魏特琳的勇气》不失为对南京研究的重要贡献。这一长期英文出版的最新的成果包括了山本昌弘 Yamamoto Masahiro的《Nanking: Anatomy of an Atrocity,》,一部迄今为止最客观的记录历史的英文作品。
   ----------David Askew (澳大利亚学者,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法律系,现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大学准教授,澳洲莫纳什大学讲师)
  本文最早于2002年发表于英国的Electronic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Studies (当代日本研究电子杂志)
  ========================================
   看完影片,第一感觉是果然是个女人.大量的抒情和想象设想,用主观感受来表述,这段历史是罪恶的,日本犯下的暴行绝对称得上的非人的暴虐.我不愿讨论什么战争期间的道德问题,更不愿和心中觉得"中国人战争期间很善良"的人来讨论.我更要坚决反对任何忘记,试图否认这段历史的人呢.也包括部分[曲解]这段历史的人.
   她强调"被人遗忘的屠杀",或许这本书值得国际上关注(当然人们早已对它的真实性保持了怀疑),但在中国,我不认同这本书目前的价值.民粹太盛,30万的数字深入人心,我们缺乏的是反思和冷静思考.
   可能有人说,电影里一个日本人绝对的否认,认为这段历史是虚构,我想说,国内大量的人还否认三年饥荒呢,人渣到处有,劝也没用.电影主要还是面向一般大众的,作为一个"畅销书",不真实恐怕不大好吧?
   电影并没有真正严肃的史料,这是我的不满.谨此.
   看一遍<鬼子来了>当真比看一百遍什么十三钗,抗日剧来的更有价值和意义.
  
   PS:边看电影边骂的人,你从中获得了发泄和满足,然后呢?我期待中国出现更多的反战和思考反思的电影出现.
  ================================================
  最后,我绝对不认为自己相信的那些资料是绝对的正确.
  因此,如果你有更确切的史料,证明我的错误,真心接受.
  ===========================
  最最后,对那些战争中死亡的受难者,表达最深切的哀悼.
Show less ·
2014-02-05 14:00:1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8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