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jashong
jashong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jashong个人资料   给jashong发悄悄话   将jashong加入好友   搜索jashong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jashong发送电子邮件      

『转贴』历史上震惊世界的中国首富
网络热传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中,有6名中国人: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坤、伍秉鉴和宋子文。据称,这份50人名单来自于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做过的一个统计评选;如果财富按照占领的土地来衡量:成吉思汗将被列为从未有过的世界最富有的人。

1、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名铁木真(1162—1227),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之后,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思是“大海洋之王”、“全世界之王”。成吉思汗曾击败金国、西夏及西辽,结束中原五百多年割据,建立大一统的元朝,为确立中国辽阔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大举西征冲破了欧、亚的界限,虽然战争带给欧、亚大陆许多国家人民巨大灾难,但也促进了中西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融和,如:中国的火药、纸币、驿站制度开始传入了西方;西方的药物、织造品、天文历法也输入了中国。成吉斯汗是蒙古人心目中的伟大民族英雄;也是西方人眼中,能与亚历山大大帝相提并论的世界征服者。

《华尔街日报》评选称,成吉思汗,职业:征服者;财富来源:战利品;资产: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入选原因:如果财富用占领的土地来衡量的话,成吉思汗将被列为从未有过的世界最富有的人,他的职业生涯起于联合不和的蒙古部落,然后开始占领了将近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现在的中国、伊朗、伊拉克、缅甸、越南和大部份的朝鲜、俄罗斯。

美国作家哈罗兰姆将成吉思汗称为“人类帝王”,他在著作中说:“虽然成吉思汗从未接受过物质文明的熏染,竟能为50多个民族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典章,维持大半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信使可以纵横50个经度,一个少女怀揣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这个广大的帝国。”使得东西交流为之畅通、欧亚文化为之交流,“这是人类之间最广大而开放的一次握手。”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谈到成吉思汗时说:“游牧民族的文化是全人类伟大的文化。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庞大的蒙古帝国。他所建立的政权和法律,至今对世界各国和地区仍然有积极意义。我早就有个愿望,很想到具有悠久历史的成吉思汗家乡去看看。”

2、忽必烈(KublaiKhan)。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忽必烈是拖雷之子,元太祖之孙,为第五代的大汗。其统领土地横跨亚洲及欧洲东部,疆域之广,前古未有。知人善任,推崇儒术。忽必烈年轻时常和汉人接触,因而对中国历史文化颇有心得。尤其唐太宗更成为他崇拜和私淑的对象,延揽大批中原汉人加以仿效。元世祖于至元元年由开平府迁至大都,拟成为中国之正统皇帝,于至元八年改号大元。用汉法治汉地,旁孔重道,别官吏,守法令。举贤才,兴学校。劝农桑、恤流民。复租税,均赋役。明刑典,理狱滞。崇道观,信佛教。

忽必烈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在位35年。至元31年(公元1294年)病逝。年80岁。有子11人。谥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华尔街日报》评选称,忽必烈职业:征服者和后嗣;财富来源:继承;资产:黄金和珠宝;入选原因:成吉思汗的孙子,他建立了中国的元朝,而且在国都建造了奢华的镀金宫廷。马可波罗对忽必烈避暑宫殿中散发的珠宝光辉啧啧称奇。

3、刘瑾。据史书所记,刘瑾(1451年—1510年)陕西兴平人。中国明代中期,明武宗时期的重要宦官。刘瑾本姓谈,景泰年间自宫,并成为刘太监外间的手下,并改刘姓。成化年间入宫。弘治年间执掌茂陵司香,其后调往东宫。由于经常在太子面前演戏,深得太子所宠爱。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著名,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他当权共五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华尔街日报》评选称,刘瑾的财富来源:贪污;资产:黄金和白银;入选原因:一个在明朝时传说最富有的宫廷宦官,他因为叛逆被处以极刑的时候,被发现有一千二百万盎司的黄金和二亿五千九百万盎司的白银。而当时明朝国库中只有三千万到七千万盎司的白银。

4、和珅。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诗人,中国历史上的权臣之一,清朝历史上的豪商,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因为贪污过钜,被中国人视为巨贪。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务担任重要职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并用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成为后人所称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之王”。和珅亦同时是18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梅耶?罗斯柴尔德。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以一条白绫赐和珅自尽。据史料记载:“和珅当国,权倾一世”,“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这样的情况,让很多爱国志士早就想要状告他了,只是苦无时机。因此,当乾隆一驾崩,嘉庆就赶着要治和珅的罪了。不到半个月,就把这件贪官案办成了。从事实上来看,和珅也真的是堪称天下第一大贪了。据说从他的家中抄得财产共八兆两,相当于清朝政府五十年至八十年的税收收入。

《华尔街日报》评选称,和珅的财富来源:贪污、回扣;资产:黄金、白银、裘毛;入选原因:英竣赋予机智,有自信和令人难以置信的腐败。1772年和珅进入了乾隆的宫廷,当上了一个侍卫,并很快擢升。当士兵正在挨饿的时候,他却把数量巨大本应分配给军队的军饷装入囊内。

5、伍秉鉴。伍秉鉴(1769─1843)的家族世居福建泉州,康熙初年移居广东后开始经商。其父伍国莹早先是一家商行的账房先生,不仅充当会计,而且参与资产管理和投资贸易,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多有来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财产。

乾隆四十八年 (1783年),伍国莹投资成立怡和行,发展海外贸易。嘉庆六年(1801 年),伍秉鉴子承父业,登上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前台。1843年9月,伍秉鉴去世,享年75岁。一位清朝时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他的《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1834年,有一次,浩官对他的各种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2600万元。”而在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也不过资产700万元。美国学者马士说,“在当时,伍氏的资产是一笔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赀财”。

一位清朝时曾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他的《广州番鬼录》一书中说:“伍浩官(伍秉鉴)究竟有多少钱,是大家常常辩论的题目。”“1834年,有一次,浩官对他的各种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估计了一下,共约2600万元。”而这个时期的美国,最富有的人资产也不过700万元。美国学者马士说,“在当时,伍氏的资产是一笔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在西方人的眼中,伍氏商人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业巨头。

17世纪后期,广州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口岸”。依托这个黄金口岸,手持垄断外贸权,加之自身的努力经营,广州十三行这个商人群体迅速崛起,与两淮盐商、晋陕商人一起,被后人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

伍秉鉴便是这“堆满银钱”的十三行商人中的一员。1801年,他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十三行中的怡和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外贸代理生涯。但是,行商的身份只是致富的机会而非发达的充分条件。十三行首次被官府指定的外贸代理洋行有13家,此后,因贸易形势的起伏而变动不定,最多时有26家,最少时只有4家,可见这个行当的风险之大。伍秉鉴走上十三行舞台时,行商的领袖,即“总商”,是潘振承创办的同文行。伍秉鉴的父亲也曾在潘家担任账房,后来才创办了怡和行。伍秉鉴不但让怡和行后来居上,取代潘氏成为行商总商,更让伍家的资产达到十三行的顶峰,这自有其独到之处。

对于从事外贸代理业务的大清行商来说,全部的贸易机会都寄托在洋商身上,这里充满着激烈的行业竞争。而伍秉鉴首先做到的,就是“征服”了洋商。当时,行商与外商的交易虽然数额巨大,但双方的贸易经营全凭口头约定,从不用书面契约。1805年,外国商号按照约定运到广州一批棉花,货到港后发现是陈货,行商们都不肯碰,然而伍秉鉴却收购了这批棉花,也因此亏了1万多元。有人因此认为他“天生性格谦恭顺从”,并以习惯思维揣度他面对洋商“胆小如鼠、懦弱无能”,但事实上,伍秉鉴却凭借这样的做法广结善缘,与许多洋商建立起私人的友谊,而且彼此信赖——这种相互信任在无契约基础的贸易交往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尤为关键的。

在西方人眼中,伍秉鉴“诚实、亲切、细心、慷慨”。一位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美国波士顿商人,因为经营不善无力偿还债务,欠款在身,离家多年却不能回国,伍秉鉴撕掉了借据,让他放心地回国。其实,伍秉鉴在经营中是很精明的,有记载说,他从存放在英商行号的百余万元期票中计算出的利息,与英商兑付时的数目不差分毫,这让当时的外商极为惊讶——这也是双方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外商们都把精明而大度的伍秉鉴看成最可靠的贸易对手,尽管伍家的怡和行收费较高,但仍乐意与他交易。

伍秉鉴在拥有足够财力后,很注重联合其他行商。1811年,伍秉鉴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他将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后来一位老行商刘德章因为得罪英国公司失去了贸易份额,伍秉鉴又出面斡旋,使公司恢复了他的份额。另一位行商黎光远因经营不力破产,按当时朝廷的规定,要被充军伊犁,伍家便筹款捐助他在流放地的生活。从1811年到1819年,伍秉鉴向濒临破产的行商放债达200余万银元,使多数资金薄弱的行商依附于他。

《华尔街日报》评选称,伍秉鉴的财富来源:进口、出口、钱庄;资产:千万银元;入选原因:伍秉鉴的父亲是与外国人交易丝和瓷器的少数中国商人之一。1789年,伍秉鉴接管了他父亲的生意。他也是公认的慈善家。

6、宋子文。宋子文 (1894-1971), 原籍广东文昌(今海南文昌),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澍是美南监理会(今卫理公会)的牧师及富商,孙中山革命支持者。宋子文与张学良是好友,西安事变时,宋子文出面调解有功。1949年5月,宋子文赴法国,其后转到美国纽约定居,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对他评价是“子文,你有不少长处,只没有耐心!”。1971年4月24日于旧金山一个小型宴会上用餐时,因在食用鸡肉时因误吞鸡骨而被鲠死,77岁。

《华尔街日报》评选称,宋子文职业:金融家、政府官员;财富来源:银行业、欺诈行为;资产:蓝筹股、现金;入选原因:宋子文被认为是上世纪40年代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在1923年,他创立了中央银行。1942年,他被任命为外交部大臣,把他大部份的个人财产投资外国的股票,包括持有世界通用汽车和多特公司的股票。

宋子文的财富数字与贪污无关。郭岱君博士是专门研究宋子文的专家。郭岱君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我记得2006年一次国际会议中,有一位美国学者叫Donald Jordan就讲,他非常认真地在找宋子文贪污的证据,找不到。他说他希望学者提出证据,但是到今天都没有人提出来。”郭博士说:“那现在所有的档案几乎都公开了,没有任何一个学者,能够找到宋子文贪污的证据。”而台湾学者陈立文教授,根据宋子文的档案,发现宋包括房产在内的总资产为七、八百万美元,绝不是什么亿万富翁。七、八百万美元对于今天一个寻常百姓而言,也不是小数字,但对比中国大陆潜逃境外的高级贪官每人平均1亿人民币以上的金额,对这位颇有点家底,其父亲(也是宋庆龄、宋美龄之父)宋嘉澍,是美南监理会的牧师及富商、早期资助过孙中山〕、自己担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长、外长的“党国要人”而言,这个数额也看不出其利用权力挣了多少钱。

当然,上述首富不包括当代中国大陆动辄卷款钜亿的高官们。因为他们的财富是国家机密,不能被世人了解。而中国大陆人民强烈要求官员公示财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无数次提出过议案,但截至今年两会,都不见答案。

上述六大中国首富,有两名是皇帝,两名是巨贪。出生富豪之家宋子文和伍秉鉴,一位可以当作为富不贪官员的表率,一位可以成为今日商旅的楷范。
2014-03-20 21:29:1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98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