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c802
c802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1712
魅 力 值:730
龙    币:18714
积    分:38664
注册日期:2007-06-12
 
  查看c802个人资料   给c802发悄悄话   将c802加入好友   搜索c802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c802发送电子邮件      

你拼命说BT蛋白完全无害,不用做实验。我也给你贴一篇认为其有害的文章,里面说的内容你又能解释多少? 看了点文章就自以为是的家伙
http://immunohealth.blog.sohu.com/145639345.html

实验证明:BT蛋白对人类细胞是有害的——再次呼吁农业部重新审查转基因大米的安全证书
标签: 转基因 食品安全 BT蛋白 苏云金杆菌 人类细胞
2010-03-09 12:06 阅读(1385)评论(2)


因为我对转基因大米和BT蛋白的质疑态度,一些转基因专家站出来,对我的质疑进行回应。这个态度,我是欢迎的,但其解释却是很不令人满意的,甚至在不断增加着我的疑虑。

首先,据说一位孙姓的专家称,BT蛋白对热不稳定,烹调中可以变性,在人体胃里迅速消化,成为营养物质,因此无过敏,无毒性。但我翻遍了能找到的文献,没有找到BT蛋白的具体降解时间和最终产物(有人说,其降解产物是四种氨基酸,我可是不会相信的)。相反,我却找到了中国CDC食品研究所写的《转Bt基因玉米中外源蛋白的安全性评价策略及挑战》(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32卷第2期96页。该文认为,尽管根据Metcalfe等人的标准,BT蛋白与已知的过敏原没有同源性,但是由于我们的认识有限,这个标准并不全面和科学。例如,BT蛋白中的一种Cry1F,是潜在的过敏原,但是却与目前已知的过敏原都没有同源性。在热稳定试验中,很多BT蛋白是没有被提交实验资料的,这怎么能说其就是热不稳定呢?而且,至少转基因玉米中的一种BT蛋白Cry9C,能够在90摄氏度高温持续120分钟而不降解。难道会有哪一家煮饭要用120分钟呢?(又不是在烤锅巴)

而关于BT蛋白容易消化的实验,也被这篇文章进行了质疑。尤其是消化试验的设计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有:1)使用小分子量的重组蛋白,代替转基因的天然蛋白;2)实验没有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3)试验的pH值为1.2,而人的胃内pH值为1.8;4)胃蛋白酶与底物比值过高(质量比为1600∶1),而专家推荐的比值仅为此值的1/1250~1/50。这些当然都是为了造成BT蛋白容易在胃里代谢的假象而设计的。
该文还特别提醒我们,1999年EPA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Cry1Ab、Cry1Ac蛋白可以激发农场工人的由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因此有关专家建议应做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又如Vazquez等进行的4项小鼠实验表明,Cry1Ac是一个潜在的致敏原,它可以和小鼠小肠上皮细胞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好了,不谈免疫的问题了,反正谈了转基因专家们也不会爱听的。谈谈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话题,那就是转基因的BT蛋白是否专门对昆虫有害,而对脊椎动物,特别是人类无害的话题吧!孙姓专家说了,BT蛋白的专属性非常好,即使对不同的昆虫细胞,其毒性也是有特异性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国有人对鲤鱼进行了BT蛋白的饲养,结果发现其可以激活鲤鱼的免疫系统,这说明BT蛋白可以影响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殷海成,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黄河鲤白细胞吞噬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河南农业科学, 2009年 04期)。同时,更为有力的证据是,实验表明,被孙姓专家认为,只对昆虫细胞有毒性的BT蛋白,可以导致HL-60等人类细胞的凋亡(竺利红,等。苏云金芽孢杆菌Bt9875晶体蛋白诱导HL-60细胞凋亡。微生物学报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48(5):690~694;4 May 2008)。这充分证明了,BT蛋白对人类是存在着潜在毒性的,其转基因主粮的安全性必须被重新评估,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附图:
2014-03-26 00:20:5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8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