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lqw_003
lqw_003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9203
魅 力 值:100
龙    币:1626
积    分:4219
注册日期:2004-04-09
 
  查看lqw_003个人资料   给lqw_003发悄悄话   将lqw_003加入好友   搜索lqw_003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lqw_003发送电子邮件      

为控制环境污染,取消长期票,外埠车进京须提交环保凭证
 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突出,尤其是一些进京的外埠车辆超标排放,给北京的空气质量带来更大影响。

  昨日(4月8日),北京市交通委、环保局、公安交管局联合召开了《关于对部分机动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新闻发布会,要求加大黄标车和外埠车辆监管力度。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对于外埠进京车辆,《通告》明确要求,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车辆,须办理进京通行证,需提交环保部门确定的凭证。《通告》将于2014年4月11日正式实施,以前的长期进京证将取消。

  外埠车辆将面临抽测

  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PM2.5全年平均浓度达到89.5微克/立方米,与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相比,超标1.5倍。同时,据监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占北京PM2.5全部来源的比重超过20%,是北京大气污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加强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缓解北京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与此前提高油品标准相比,《通告》中对于载货汽车、黄标车的运行区域、运行时间等做了进一步的限制。

  《通告》规定,北京市载货汽车,由原来的每天6时至23时,禁止进入四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调整为每天6时至23时禁止进入五环路(不含)以内道路行驶;核定载质量8吨(含)以上载货汽车每天6时至22时禁止在五环路主路行驶,调整为每天6时至23时,与五环路内道路限行时间保持一致。

  同时,《通告》规定,对于外省、区、市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机动车需要办理进京通行证的范围由原来的五环路(含)以内道路扩大至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外省、区、市黄标车的禁行范围在六环路(含)以内道路的基础上,增加了远郊区县城关镇主要道路。

  对此,北京市交通委表示,外省、区、市核发号牌载客车高峰时段禁止进入五环(含)内道路以行驶的实施,有利于缓解拥堵,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外埠车辆在北京市道路行驶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此外,《通告》要求进入六环路(不含)以内道路车辆,须办理进京通行证,需提交环保部门确定的凭证。

  据了解,环保部门主要检测内容包括:依据行驶证根据机动车注册时间或环保目录(国家公告)查询并判定车辆符合的排放标准,黄标车不能办理进京通行证;检查机动车所在地发放的环保标志是否为绿色标志;检测人员对进京车辆进行抽测。汽油车可采取遥测检测或双怠速检测等方法进行排放检测;柴油车(含低速货车)可采取遥测检测、目测检测或自由加速检测等方法进行排放检测。

  部分车辆存在假标现象

  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每天大量的生活、生产物资需求均来自外地,有效缓解外埠车辆进京所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只能从排放标准上发力。

  去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要求,自2014年起,凡进入六环路内(不含)的外埠车辆必须办理进京证,办理长期进京证车辆必须达到第三阶段及以上排放标准。

   实际上,外埠进京车辆的排放超标问题依旧严重。北京市交通委指出,据测算,一辆国III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相当于100多辆国IV标准的小客车排放水平。此外,相当部分国III车辆存在假标或超标排放现象,如监管不到位,排放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

  2008年6月,环保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三阶段限值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第二条是: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有关企业申请,经有关部门决定,从2008年7月1日起,所有在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市等城市以及机动车污染严重的城市销售和注册登记的N类轻型柴油车必须符合国III标准要求,其余地区N类轻型柴油车的销售和注册登记可过渡一年。

  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韩应健表示,实际上,从2008年起,国III排放标准的柴油车造假问题就已经出现,至今6年时间,部分汽车厂商违规生产了大量的假国III标准柴油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假国III标准问题)监管一直缺位。“

  外埠进京车辆中大卡车、大货车居多,超标排放比较常见,韩应健说,不加强限制的话,北京的空气污染将是“雪上加霜“。

  

--
孩子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
2014-04-09 10:28:0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0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