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美娇娘战小乱
美娇娘战小乱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美娇娘战小乱个人资料   给美娇娘战小乱发悄悄话   将美娇娘战小乱加入好友   搜索美娇娘战小乱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美娇娘战小乱发送电子邮件      

国民阅读现状:很多人工作压力大难静下心读书
正文我来说两句(12人参与)
Mazda6价格抄底直降4万!
扫描到手机
2014年04月24日07:57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保存到博客
  4月21日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个人是不是该问问自己:多久没读书了?为什么不读书?

  “没时间读书”:时间去哪儿了?

  “哪有时间读书啊?”提起读书,北京一位在某国企工作的陈女士如梦方醒,“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每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忙孩子,有点时间基本就是用手机刷刷微博,聊聊微信,看看新闻,玩玩游戏。”

  “没有时间”似乎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 。最新调查显示:成年人平均每天读报15.50分钟,比上年减少3.41分钟;每天读书13.43分钟,减少1.95分钟;每天阅读期刊10.05分钟,减少3.14分钟;每天上网50.78分钟,增加4.01分钟;每天手机阅读21.70分钟,增加了5.18分钟。

  而对很多人来说,一天上网的时间远不止50分钟。“每天有四五个小时泡在网上,也不知道干吗了,四处看看,时间就过去了。”在北京一家机关工作的张兰说。

  对于在某民企工作的孙小姐来说,没有时间是一个原因,“主要是没心情”,“阅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可是想想没完没了的工作,哪有一点点读书的闲情逸致?”

  “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吧,主要还是没兴趣,每天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了,有空也只想上上网娱乐一下。”“80后”白领王丽的说法也许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浮躁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书太贵了”:书成了奢侈品?

  “我喜欢读书,可是现在的书太贵了。”昆明某事业单位职工徐燕对连年上涨的书价苦恼不已,“现在的书,动辄三四十元一本,比以前贵了好多!”

  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的调研报告显示,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已经高达52.23元。近年来,不少书的价格一路高涨,以《悲惨世界》(上下)为例,上海译文出版社多次再版,2003年32元,2006年49.8元,2010年52.1元;2012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价格已高至98.6元。

  图书定价“过高”的议论早已有之,而在读者怨声载道的同时,不少业内人士却认为中国的图书还太便宜,涨价合理。专家建议,借鉴欧美国家的图书“分类定价”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好书太少”:谁为我们充饥?

  “我现在读的,多数还是一些旧书。不管去书店还是在网店,看上去琳琅满目,必不可少的腰封告诉你,这是畅销书,那是必读书;这是多少名人一起推荐的,那是超越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可是拿到手里,不说面目可憎吧,也是乏善可陈。”一直还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的陈平,说起现在的图书,连连叹气:“值得读的好书实在太少。”

  根据《中国出版蓝皮书》提供的数据,2012年,我国共出版图书41.4万种,全国图书总印数为79.3亿册。目前,中国的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位。

  但在许多人看来,现在好书越来越少了。不少受访人表示,现在的书包装豪华,内容却东拼西凑,价格在上升,内涵在降低。

  2012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大众畅销书还是以青春小说、名家散文、学术文化、名人传记、心理自助、少儿文学为主。

  “在网上读”:“浅阅读”算读书吗?

  “谁说我不读书了?我在网上读。”“90后”赵飞很不满地说,“都网络时代了,谁还看纸质书啊?还不环保呢。”

  2014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比2012年上升了 9.8个百分点。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再购买其纸质版。

  说起网络阅读,徐燕很是不以为然,“很不严肃,没有读书的感觉,经常还被各种跳出来的广告等东西干扰。”她觉得,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不能算读书,“捧着书一页一页地翻,闻着墨香,看着铅字跳动,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

  调查也显示,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全民阅读:如何不只是一个愿景?

  早在2006年,中宣部等11部门就联合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然而,根据今年的调查显示,超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少。如何让“全民阅读”不仅仅是一个愿景?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改变当前国民阅读的现状,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加强宣传,增加国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另一方面 ,图书出版等相关行业也应与时俱进,多出版一些好书。

  在师范院校学习了4年中文的徐燕认为,学校和家长应该寻求多种方式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读书,同时自己也应该做好榜样,不能让孩子们过早陷入“碎片化”阅读和功利化读书。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于2013年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有专家认为,法律的介入和引导,有利于保障民众的阅读,意义重大。但夏学銮表示,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发文件推进阅读,但关键还是在个人,“这需要个人增加定力,从阅读中寻找更多的乐趣。”他认为,作为一种时代的趋势,网络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尽管这种阅读方式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会有影响。国家应该适应这种趋势,在软硬件方面下功夫,让“全民阅读”有实质意义保障。
2014-04-24 18:01:4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3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