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静听窗外雨
静听窗外雨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7485
魅 力 值:90
龙    币:5414
积    分:8663.2
注册日期:2008-01-25
 
  查看静听窗外雨个人资料   给静听窗外雨发悄悄话   将静听窗外雨加入好友   搜索静听窗外雨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静听窗外雨发送电子邮件      

转帖:苹果公司获取iPhone用户个人数据,我们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文中就提到了回龙观,“我问了十多个小区的邻居,都收到这样的纸条”不知在线的各位收到了没有??
在职业调查师眼中,获取一个人的秘密有多种渠道,获得隐私并不难。通过公开可查的信息,通过购买那些神通广大小公司收集的信息,通过开放的WIFI……或在QQ上闲聊的陌生网友,寥寥几句就可以对对方身份了如指掌。或许在旅行中偶遇的乘客,却早已调取了对方电脑硬盘的全部信息。在不经意间,个人的隐私已被泄露。
那么,隐私怎样被泄露?我们又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常规手段收集信息完成“人物构图”
办公桌上,永城的电脑中除了工作所需的资料外,很少打开能够泄露个人信息的软件以及聊天工具。永城曾就职于一家全球顶尖跨国商业调查咨询公司,在该公司用七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调查师升至北京办公室负责人,参与过成百上千的各类商业调查和咨询项目。身为国际注册反欺诈调查师的他将职业经历写成了小说《秘密调查师》。
“其实,商业调查师很少跟踪被调查者,因为这样得到的顶多是个人信息。而商业调查的目的是弄清楚企业和企业家的背景,把这些信息提供给客户,帮助他们判断与相关公司合作的风险。”永城说,搜集的困难之处在于中国在个人信用数据系统上起步较晚,至今为止尚无可供公开查询的个人信用记录库,银行间可查询的个人信用数据并不对外。若想获取准确性高、时效性强的个人信用记录,调查师必须实地走访,侧面收集信息。“表面看,这里什么信息都没有,但实质上,却又什么都有,就看你有多神通广大。”
在一起商业调查中,永城拿到项目后,先安排初级调查师搜集资料,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老家在何处,上过什么学,有哪些同学,注册过什么公司,住在哪里,家庭成员都是谁,亲友们住在什么地方,买什么房子,开什么车,经常去什么网站,加入过什么论坛,个人博客和个人主页有什么内容,出过什么新闻……“最开始的调查都是在网络中进行的,通过公开的信息和报道进行梳理,这些前期的工作也是调查中最重要,耗时最长的部分。”
永城根据这些信息,完成对被调查者的“人物构图”,分析他与同学、朋友有多少交集,“因为商业欺诈往往需要几个人里应外合地转移资金,所以得从调查对象的人际关系中寻找突破口。经过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分析,调查师还需要利用人脉资源,想办法接触并调查当事人的身边人或同行业者,与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神通广大的小公司收集的信息
多年的工作中,永城对于出现在他眼前的个人信息极度敏感,姓氏相同、几个名字中出现重复的部分,身份证号码前6位相似,出现在不同文件上的同一个手机号码,“这些信息很多人并不在意,但是职业的商业调查师在看似毫不相干的人之间建立起关系。有了关系,才能寻找的机会。”
有一些神通广大的小公司,专门出售工商局的档案、税务报表,还有相关户籍资料。有了名字加身份证就能查到户籍,有了户籍自然知道家里有几口人。户籍记录上都有照片,长什么样子一看就知道。而且大部分户籍上都有工作单位,只不过未必准确和实时。
在永城看来,通过出售信息的小公司这样的手段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调查公司,多数打着商业调查的旗号,在做的却是私家侦探或是婚外情调查。
骗取个人隐私并非都无声无息地进行,一名住在回龙观附近的居民刘先生几天前在门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家庭自来水需要检修,将住址、姓名等信息发送短信至纸条上所留下的手机号码。“我问了十多个小区认识的邻居,都收到过这样的纸条,有人已经将信息发过去了。”
刘先生却对纸条的内容将信将疑,他将纸条上的电话在网络中进行搜索,搜索后发现这个手机号码属于一名房屋中介。“他一定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得到业主的姓名、住址、电话,方便他买卖房屋。这样的个人信息一下子就被泄露了,自己还并不知情,真是防不胜防。”
永城说,一些小公司有自己的渠道获取个人隐私,这些公司会去一些地产公司或者房产物业公司购买到访者和业主的相关信息和联系方式。凡是在房产中介、物业等登记过信息的市民,登记人的相关信息都极有可能已经被贩卖。“虽然很多公司内部会强调不能泄露客户的手机号码和信息,但是不排除有人因为利益会冒这个风险。”
开放的WIFI获取个人信息
莫名出现的WIFI账号,永城都是本能地进行屏蔽。因为在他的职业经历中,曾经通过悄悄开放的WIFI账号,获取了被调查人的信息。
在一起国外商业调查中,被调查人迟迟未能现身,而他的女朋友在一次巧妙的设局之后,来到了永城和他同事所在的场所。“问什么问题,他女朋友也什么都不说。”永城看到她不断地摆弄手机,便偷偷告诉同事,将WIFI打开,并不设置密码。“这样一下子就让WIFI与她的手机连在了一起,但是她却并不知情,仍旧发着短信。”
被调查者的女朋友用手遮住手机屏幕,防止屋内的摄像头拍到她所发短信的内容,但是她并不知道,她所发出的信息内容,已经通过WIFI的服务器被永城获取,“我们没有通过她的手机获取信息内容,而是通过查询WIFI服务器中留下的记录获得了信息的内容,这并不违法。”永城和同事每隔几分钟就进到该女子所在的房间,说一些她发出短信的内容,“这下子她紧张了,不停地发短信问她的男朋友,‘你跟他们说什么了?他们怎么什么都知道?’,也是从她的身上找到了突破口。”永城说,每个WIFI都会在服务器中留下使用者的使用信息,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到相关内容。
永城说,调查师不可以调查私人的电话与电脑,但是如果是其所在单位配发,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电话与电脑进行调查,这样的调查行为也并不违法。曾经有一位客户问我,怎么样才能了解下属在公司是不是有侵害公司的行为。永城马上告诉这位客户,“如果你的公司有这个条件,那就给你的员工配个手机和笔记本吧,或者给那些重要的员工配上。”
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永城按住shift+delete键,一份文件被他从电脑中删除,这样的删除方式是永城与同事惯用的,“从不将要删除的内容删进回收站中,因为那样虽然文件被删除了,但是极有可能被恢复。”永城说,电脑硬盘中文件虽被删除,但是新写入的内容并未占用删除文件的空间,文件恢复的几率一般可以达到95%。
在永城看来,公私分明,是确保工作时间不泄露个人隐私的最佳方式。公司的电脑,公司邮箱和电话,这些都只能交流工作相关的事情,不要用于私人用途。“不要让个人信息流经公司的服务器,那是你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系统。在反欺诈调查中,我们有众多案例,是通过公司的设备和服务器来进行调查的,那里可以找到的各种私人信息,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想象。”
“许多信息都是从朋友圈中泄露出去的。”永城说,陌生的网友和家人密友绝不是一个圈子的人,自然也不该共享有关自身的信息。微信朋友圈,微博,QQ群,必须做到清晰分隔。“决不让不了解你的人从除你以外的渠道得到更多有关你的信息,更不要让他们通过你自己的圈和群得到有关你家人或密友的信息。众多看似不相干的信息,会被连成一串,就能发现诸如地址、家庭成员、长相等重要信息。”
研究网路资讯安全的其事安全团队负责人刘雨介绍,泄露的渠道可能有很多种,当使用者把隐私存在智能手机里,甚至同步到它的云端,但是总有一天,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这些信息就被泄露了。有的人认为这个品牌的系统或是手机出了问题,就会侥幸地认为幸好我没有用它。但是,这个观念是错的,越复杂、越高级的软件,可能存在的问题就越多。”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别人开放的热点,未知的服务供应商,这些都有可能是陷阱。看似毫无联系的陌生人来电,也许都来自同一个源头,目的是获得更多个人信息。”永城在其小说封面上这样写道:“你的秘密,只有你自己知道吗?”
(此文由静听窗外雨在2014-08-06 14:58:09编辑过)

--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2014-08-06 14:56:5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9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