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泰昌廿三年
泰昌廿三年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350
魅 力 值:15
龙    币:79
积    分:171.2
注册日期:2014-08-18
 
  查看泰昌廿三年个人资料   给泰昌廿三年发悄悄话   将泰昌廿三年加入好友   搜索泰昌廿三年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泰昌廿三年发送电子邮件      

中青报网站刊文:不要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
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40819/3663210.shtml
看了清华教授肖鹰在中青报上发表的倒韩檄文,非常地惊讶。不是惊讶于他一贯的倒韩风格,而是惊讶于在一个人在自己强烈情感地支配下,可以如此无视法律,如此对他人进行近乎于诽谤的人身攻击。

我虽然不认同肖教授对于《后会无期》的恶劣评价,但是言论自由,但说无妨。影片中的确有很多桥段上的模仿,但这样的做法在电影中实乃常见。张艺谋的《英雄》模仿了黑泽明的《乱》,《满城尽带黄金甲》山寨了曹禺的《雷雨》,近几年来最成功的模仿其实是《疯狂的石头》对《两杆大烟枪》的山寨。肖教授以此来指责韩寒抄袭,反应过激了,有明显地对方舟子的模仿。

很多人不喜欢韩寒的风格,觉得有些痞子气。如果从这种高大上的角度出发来批评韩寒,其实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肖教授在批评中夹带私货,他试图将至今无法证明的“韩寒代笔”作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引入他的批评当中。他完全没有提及,论证韩寒代笔的最得力证据不过是个别专家的个人分析,而且这些分析中还有大量的“神逻辑”。比如用了“肚皮”一词就一定是中年人,比如“韩寒文中描写的新华书店”与自己所认为在韩寒那个年代的新华书店不一致。所谓“代笔”的结论始终没有解决一个根本的疑问,那就是如果韩寒真如质疑者所言,是一场商业阴谋,那么它涉及了那么多环节,那么多人,那么长的时间,为何没有一个直接证人。这样组织严密、保守秘密的组织,几乎赶得上当年的地下党了。更为恶劣的是,质疑者最后直接认定为代笔者为韩寒的父亲,这实际上是利用“因为代笔者是他父亲,所以没有人会揭发他”的这样一个说法掩饰了自己缺乏人证的窘境,而将举证责任推给了韩寒,只要韩寒无法证明自己不是代笔,那么韩寒就是代笔。实际上肖教授在文中也沿用了这个逻辑,他的意思是韩寒说要起诉后来没有起诉,所以韩寒是代笔。这是所有质疑者最恶劣的地方,那就是要求对方自证,然后将对方没有完成自证当做坐实质疑的证据。这种做法不是在质疑,而是在搞人。

在倒韩的过程中,质疑者们宣称自己使用了“接力质疑”的办法,其实这个办法说白了,你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密集攻击。它的好处是一旦一个质疑被证明无效,质疑者们迅速就可以转移焦点,用其他的质疑来逼迫被质疑者交代新问题。只要你不能解决源源不断产生的新质疑,质疑在整体上就是有效的,而之前的诽谤、污蔑与造谣的人不仅不必有任何的道歉与反省,反而可以用一种我们的团队胜利了的姿态来获得正义者的光环。坦率而言,这根本不是什么质疑,这是批倒、搞臭的运动套路。

评价一部电影,用“猥琐”“低级”这样的词汇最多只是刻薄,但是评价一个人是“骗子”却涉及到很严肃的法律问题,以人身攻击的方式来进行观念之争是鄙俗的,以观念之争的面目来进行人身攻击是卑劣的。韩寒的风格很多人有理由不喜欢,韩寒也未必不是代笔,但是在这个年代,请不要用运动的方式来搞臭一个人。一位大学的资深教授,更不要用大鸣大放大字报的老套路来批斗一个人。一部商业化的电影,有赞有黑本是常态,但是由此折射出我们的社会在公共对话中“对人不对事”的老传统,却让人担忧。作为高校教授,我们有义务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做的更体面一些。
【作者: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储殷】 (编辑:zhangbo)
(此文由泰昌廿三年在2014-08-19 14:16:14编辑过)
2014-08-19 14:12:3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6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