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美娇娘战小乱
美娇娘战小乱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美娇娘战小乱个人资料   给美娇娘战小乱发悄悄话   将美娇娘战小乱加入好友   搜索美娇娘战小乱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美娇娘战小乱发送电子邮件      

家长献血子女加分,恶心在哪儿?
作者:张寒寺
2014-09-25 第012期
要搞应试教育,分数决定一切,你就搞得纯净一点,扯那些杂七杂八的加分政策作甚?

资料图
中国的家长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群体之一,为子女付出之多以至于不少年轻人都害怕结婚,害怕为人父母,在他们(我们)看来,一旦有了下一代,个人生活基本就结束了,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切都要围绕小祖宗转悠,并且毫无议价空间地承受各方剥削。
谁曾想到,事到如今,还会蹦出一个献血站。
今年7月,浙江浦江县推出新政,凡是家长献血,子女中考可享受加分,具体政策为献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过8000毫升加3分。
地方不大,政策却很惊人,以前我们以为,一句“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就够悲壮了,原来还可以更生猛,做父母的,得有“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觉悟才行。
有可行性吗?
我们先说合法的可行性,按照现在的献血规定,符合条件的公民每次最多可以献血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即每年最多可以献血两次,这样算下来,要达到最低的加分标准4000毫升,就需要5年,连续献血5年,你的孩子中考就可以加1分。
但是1分怎么够看呢?人家局长的儿子又是少数民族又是二级运动员,蹭蹭蹭就加了好几十分呢,行,那你再努努力,再献5年,哗哗哗又流了4000毫升的热血,你孩子就能加3分,相当于作文少写3个错别字!
这样算下来,你就需要10年的时间来为这3分作准备,假设你的孩子参加中考的时候是15岁,那么,在孩子才5岁,刚刚在幼儿园学会横撇竖捺的时候,你就要擦干净自己的手臂,去献血站做贡献了。
假如一切顺利,10年后,政策也没有变动的话,你的孩子将获得3分的加分,跟班上另外几个孩子一样——当然,他们的爹妈可没有可怜兮兮地去献血,人家认识血站站长,还一桌吃过饭呢,费那个劲干啥,呵呵呵呵。
爸爸你为什么不献血?
假如这个政策推广开来,你说,什么时候你的孩子会回来问你这个问题?
以中国家长为了孩子豁出一切的秉性,这个加分肯定是要拼了老命去争取的,参见大家为孩子报补习班的盛大场面就知道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把钱扔到教育上能叫扔吗?同样的,把血流到教育上,能算白流吗?
但是,就跟其他加分政策一样,“献血换分”也不是人人有份的,献血也是有条件限制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不能献,同性恋不能献,体重不达标的也不能献,按照安全用血的原则,这些规定都合情合理,但是,一旦把加分政策搅合进来,就变味了。
我们知道,排除暗箱操作,如果奥数加分享受不到,那是我自己笨,不怪别人,如果体育加分享受不到,那是我自己懒,也不怪别人,但是,如果是“献血分”享受不到,这笔账怎么算呢?因为我的父母没有给血站献血,我的成绩就要比别人少几分吗?或者说,因为我的父母身体不好,不能给你们献血,所以我的成绩就要比那些爹妈健壮的孩子少几分?这是在推销血统决定论吗?
要搞应试教育,分数决定一切,你就搞得纯净一点,扯那些杂七杂八的加分政策作甚?今天献血可以加分,明天是不是多纳税可以加分?割器官也可以加分?父母捐肾,一只肾20分?
榨取父母的爱子之心
这才是这项政策最恶心的地方。
献血加分的政策出台,其目的自然不可能是为了给学业紧张的初中生涨分,摆明是为了提高献血的回报,让献血看起来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这个“利”就是那1分、2分,而吸引的对象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
他们利用家长愿意为子女付出的心理,再加上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教育现状,变相逼迫家长们“以血换分”。这样的行为模式并不少见,最常看到的就在马路边上,那些被打断腿的小孩,可怜巴巴地看着过路的人,乞讨个一块两块,回去交给幕后的老板。
不花心思改善教育不公、资源过度集中的状况,而是任由孩子们在分数竞争的汪洋里沉浮,想让你的孩子游得更快吗?行啊,很简单,胳膊伸出来,让我抽一包血。
是啊,家长这么大一块肥肉,怎么能让卖教辅的人吃独食?
结语
其实中国的家长很可怜,为了孩子,他们牺牲一切,操心这个操心那个,他们就像摆在案板上的五花肉,卖教辅的要叮一口,卖校服的要叮一口,某些无德的老师要叮一口,卖营养品的要叮一口,卖学区房的要叮好几口。
现在连血站的人也跑来下嘴,一口咬下去,静脉破裂,满嘴都是父母的心血。
2014-09-25 21:32:1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4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