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Vista
Vista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83459
魅 力 值:1436
龙    币:131721
积    分:73617.9
注册日期:2003-08-03
 
  查看Vista个人资料   给Vista发悄悄话   将Vista加入好友   搜索Vista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Vista发送电子邮件      

诺贝尔奖明天起揭晓 4名华裔科学家成热门人选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2014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四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邓青云、钱泽南成夺奖热门人选。

张首晟:

“拓扑绝缘体”让电脑运算加速

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他早就应该得诺贝尔奖了”,昨日,长期研究诺贝尔奖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杨建邺表示,对张首晟成今年诺奖物理奖获奖热门人物并不奇怪。

1978年,15岁的张首晟高考被复旦大学录取,后出国深造。他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得到证实,并因此获得“欧洲物理奖”等三大顶级奖项。“拓扑绝缘体”意义在于,可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极限,“约可以提高一倍”。

张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为例讲述该成果应用和意义:电子在芯片中移动就像跑车开进集市中,再怎么高档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畅行无阻。这可能是未来计算机持续进步的关键。

杨培东:

用纳米技术提高计算机存储量

1971年生于江苏,本科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与张首晟一道列为今年诺奖物理学奖获奖热门人物的还有华裔科学家杨培东,其在纳米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存储量。他还是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今年4月,杨培东到武汉大学做报告,畅谈“21世纪的材料革新”。在当日演讲中,他就曾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用电流来激活纳米激光器,这样纳米激光器就能用于电路。而最终,他预测纳米激光器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等。

邓青云:

OLED有望彻底取代液晶

1947年生于香港,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热门人选之一,是有“OLED之父”之称的邓青云。他2011年获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沃尔夫化学奖。杨建邺认为,这将会提高他获诺奖竞争力。

1979年一天晚上,邓青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返回后发现在黑暗中有一个亮亮的东西,由此展开了对OLED(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研究。OLED是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具有图像质量优、低功耗、重量轻、柔性显示等优点,多应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及高清电视。专家认为,随着OLED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竞争对手液晶(LCD)将被淘汰。

2012年,邓青云应邀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做报告。

钱泽南:

基因研究将改善人类健康

1949年出生在香港,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今年华裔另一位热门获奖人物是同样出生在香港的钱泽南,他同样被看成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热门人选之一。

对于钱泽南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论坛上有人这样评价:“发现几个调控基因表达的增强子特异的转录因子”,其意义在于“他的工作使我们的转录机器有更好的理解,特别是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关系方面。”

李嘉诚捐资4000万美元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设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作为该中心的首任主管钱泽南表示,“现代生物学对人体运作的认识,已到达了一个非常精确的程度,将为医疗护理带来范式转移,令新一代的医生、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付疾病的分子根源,而非仅仅医治病征……从根本改善我们的生活。”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14-10-05 10:08:1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1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