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冬日的早晨
冬日的早晨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51841
魅 力 值:213
龙    币:29292
积    分:29630.5
注册日期:2008-01-25
 
  查看冬日的早晨个人资料   给冬日的早晨发悄悄话   将冬日的早晨加入好友   搜索冬日的早晨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冬日的早晨发送电子邮件      

这为老人应该是中国年龄最大的义工了吧!
 12月3日凌晨4时许,109岁的志愿者付漪泉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东城区西草市街这条500余米的窄街内,再也不见那位戴着红袖箍,穿着志愿者衣裳的热心肠的爷爷。

  74岁退休的售货员

  在西草市街这条500余米的窄街内,付漪泉度过了他的大半生。

  生于1905年,祖籍山东,付漪泉亲眼见证了上个世纪的颠簸岁月和新中国建设。上世纪30年代,他从山东来到北京,最初给别人做雇工维持生计,不久以后开始自己做点小买卖。虽然生意不大,都是卖些旧货,但付漪泉总是对人客客气气的,加上心眼儿实绝不缺斤少两,因此生意兴旺,养活着一大家子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付漪泉的旧货店收归国有,他就到商场里面当起了售货员,日用品、瓷器、铁器、家具什么都卖。因为人能干又勤快,日杂店一再挽留,一直干到74岁才正式退休。

  家人回忆,付漪泉退休后本可在家颐养天年,可热心肠的他闲不住,主动在家门口当起了志愿者,他曾主动找到居委会说要一个红袖箍,帮忙巡逻。从此以后,邻居们就常看见他拎着个小板凳、臂戴红袖箍在胡同里转悠。

  “我们巡逻是上班,给发工资的,可像付老这样值班巡逻的志愿者是一分钱都没有的,他图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这份情。”西草市原居委会主任陈曦说。

  最老的奥运志愿者

  2007年,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期间,付漪泉曾犹豫过,生怕别人嫌他年龄大而不“录用”他。不过,最后还是在儿女们的“怂恿”下报了名。

  与其他城市志愿者不同,付漪泉不用到固定的地点去“坐班”,他的服务地点还是自己熟悉的门前窄街。

  “奥运会时干的活也跟之前差不多,老爷子曾说社区安全了,奥运会才能顺利举行。”付漪泉的儿媳成女士回忆。在奥运会期间,这位奥运会最大年龄的志愿者拒绝了统一的志愿者T恤,原因是怕自己的身体“掉链子”。

  付漪泉曾说,做不到年轻人那样的服务质量和时间,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奥运会开幕前夕,奥组委志愿者部相关领导来到付漪泉家中,亲自为老人戴上了奥运志愿者的五色微笑圈。

  胡同的义务巡逻员

  西草市街的邻居们回忆,天气好时,付漪泉早晨七八点钟便会出门,在窄街上转转,看看街坊邻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两个小时后,付漪泉回家喝口水,歇上一会儿,继续出去“巡逻”。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街上没什么汽车,值班巡逻也就是看看行人。遇上吵架拌嘴的他会管,乱扔东西他也管,碰到问路的更不用说,准会给送到目的地。

  后来,街道上的汽车多了起来,外地打工的人在街里租房子的也多了。付漪泉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他指挥大家按秩序停车,教租房子的外地人怎么烧炉子。每年冬天来临之前,他都要找那些刚搬进来的人家,手把手地教怎么封炉子、安风斗。

  过年过节时,付漪泉最担心的就是放爆竹引起平房着火。“胡同就怕着火,一旦着火,消防车想救都开不进来,水源也麻烦。于是,大晚上大家都在屋里吃饺子,他在胡同里看房顶。”邻居回忆。

  付漪泉曾说,自己这些年来最大的功劳就是“救”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几年前,这位老人在社区里散步时突然晕倒,正好被付漪泉看见,他赶紧把老人搀回家休息。对于此事,邻居们都说,这救人的比被救的老人还大30岁呢。

  付漪泉打心眼里喜欢志愿者这份工作,最喜欢穿市志愿联合会送给他的几套志愿者服装,背心、坎肩、短袖,每一件他都如获至宝,喜欢得不得了。临终前的晚上,他还将缝有“志愿者”三个字的蓝马甲穿在了身上。

  酷爱交友的老爷子

  付漪泉虽然年轻时只上过一年学,可他关心时事,对于中国历史和国家的发展变化,讲得头头是道。电视上的新闻节目也是他最喜欢的,每天早晚都会准时收看。

  近几年付漪泉的耳朵有些背,可眼睛却很好使,直到去世前他都不用佩戴老花镜,每次看新闻时,听不太清楚,他就认真地盯着屏幕,看节目下方的新闻字幕。在付漪泉的遗物中还有几本泛黄的古代文学书籍,书里面夹着他用卫生纸叠成的书签。“平常,老爷子最爱翻这些书,喜欢着呢。”付漪泉的小儿子介绍。

  付漪泉生前做人敞亮,爱交朋友,每当在窄街里“巡逻时”碰到谁找不到路,一定会指路指得清清楚楚。

  付漪泉小儿子回忆,父亲时常会把走路累了的陌生人,带到家里歇歇脚,倒上一杯热水,闲话家常,就这样认识了不少朋友。听到付漪泉去世的消息后,除了不少家里的亲戚来到老爷子曾居住过的房间凭吊,还有很多年龄也很大的朋友特意赶来。

  12月11日17时许,一位曾在天坛医院工作的80多岁的老先生,特意赶到家里跟付漪泉告别,因为得知老先生身体并不太好,付漪泉小儿子曾在电话里建议他不用特意过来,可劝不住他。“前一阵老先生还住院了,可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说什么也要过来一趟。”付漪泉小儿子回忆。

  付漪泉最懂得知足常乐。他喜欢甜口,平时爱喝蜂蜜水,爱含着冰糖。今年重阳节收到市志愿联合会送来的桂花糕,他喜上眉梢。“临走前的夜里,老爷子告诉我们有机会打电话给市志愿联合会感谢他们,谢谢他们对老爷子的关心和平时送的点心。”付漪泉的儿媳妇成女士说。

  12月3日晚,付漪泉喝了他喜欢吃的稀粥后,独自入睡,在凌晨4时因心脏猝死离开这个他曾热爱的世界。

  新京报记者 李馨

--
每个人都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不是因为它的旋律,也不是因为它的歌词,而是因为那首歌在唱着自己的!
2014-12-23 15:58:1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5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