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冬日的早晨
冬日的早晨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51841
魅 力 值:213
龙    币:29292
积    分:29630.5
注册日期:2008-01-25
 
  查看冬日的早晨个人资料   给冬日的早晨发悄悄话   将冬日的早晨加入好友   搜索冬日的早晨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冬日的早晨发送电子邮件      

昨天我看望京的微信头条是《紧急提醒,京城诺如病毒大爆发,感染性极强,务必提早防御!》看得我哆哆嗦嗦的。刚才百度搜索出了两篇这个新闻(见正文)。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病啊?
本报讯(记者代丽丽)中国疾控中心今天上午表示,预计随着学校寒假的开始,暴发流感疫情的报告数将大幅减少。但随着春节的临近,诺如病毒感染和暴发的风险将增加。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目前,北方省份的流感样病例活动水平比前一周有所下降,这个流行季节的峰值与往年冬春季峰值持平。我国在流感流行季节,不排除会出现危重或死亡病例,尤其是老年人、婴儿、孕妇和慢性病病人,更是高危人群。接种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而我国的流感疫苗平均接种率只有2%,没接种的人群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较高。

  而诺如病毒是今冬在媒体上出现次数颇多的词汇。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两家儿童专科医院持续爆满,患儿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显示,2015年第一周,全市已累计发现诺如病毒聚集性病例7起,涉及1所幼儿园、5所小学和1所初中,共报告111名患者,症状主要为呕吐,伴有腹泻或腹痛,所有疫情均得到了迅速控制。

  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每年全球范围内都有诺如病毒肠胃炎的流行,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随着春节的临近,人群交往频繁以及聚餐、外出就餐、旅游机会的增加,诺如病毒感染和暴发的风险增加。诺如病毒目前还没有疫苗,主要的预防措施还是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J205

来源:北京晚报


我国部分省份爆发诺如病毒,感染性极强!“诺如病毒”在我国一直存在,诺如病毒主要引发感染性腹泻或胃肠炎,是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今年的诺如病毒暴发确实比往年来得猛烈,儿童更容易感染。如有恶心、呕吐、 拉肚子、腹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北京市历年监测数据显示,秋冬季节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特别是在易感人群的聚集场所更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感染后可导致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等, 部分人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等。目前没有疫苗,也没有特异的抗病毒药物。诺如病毒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一般为2-3天,发病后1-3天是排毒高峰。

  据悉,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传播力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有研究表明:十几个病毒颗粒即可引起感染,容易在养老院、餐馆、学校、托儿所、医院、邮轮等相对密闭的场所引起暴发。

  如果个人及环境卫生做不好,诺如病毒的确容易在一些相对密闭场所引起暴发。值得注意的是,被感染者出现症状后,无论轻重,已经具有感染性,因此建议儿童等常处于相对密闭环境中的人群在出现症状后即刻请假。

  专家提示

  要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除了做好日常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外,由于诺如病毒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其呕吐物具有感染性,因此,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迅速清理并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

  在流感的高发期,家长应该高度注意,因为流感的传染性比较强,它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就是呼吸道传播。流感的症状就是高热,一般就是突然急性出现高热,随之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肌肉疼痛等,然后也会同时合并一些呼吸道的症状,比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不要去幼儿园或学校了。一是孩子在家里可以更好的休息,有利于家长观察他的病情变化;二也不至于到幼儿园或学校,跟其他的孩子造成交叉感染。但是,如果说只有轻微的咳嗽、流鼻涕症状,送不送完全因人而异。

  儿研所病毒研究室副主任赵林清:目前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抵抗力低下的儿童和体弱的老年人可以在高发季节前注射疫苗,一般在2周后会产生相应抗体。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每天开窗通风。现在天气比较冷,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到户外活动。其实,只要空气质量好,户外运动对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返回99健康网首页>>

--
每个人都有一首自己喜欢的歌,不是因为它的旋律,也不是因为它的歌词,而是因为那首歌在唱着自己的!
2015-01-23 11:06:4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36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