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老土
老土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7287
魅 力 值:82
龙    币:5146
积    分:4499.6
注册日期:2004-11-03
 
  查看老土个人资料   给老土发悄悄话   将老土加入好友   搜索老土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老土发送电子邮件      

促进大回龙观地区产城融合的一些思考

尊敬的回龙观的新农民

         您好!您多年来做为政协委员,能对回龙观地区持续关注,吸纳百姓智慧,为回龙观地区的建设发展和社会治理献言献策,我作为一名观里人,首先要向您表达崇高的敬意。

         您提出促进大回龙观地区产城融合是解决回龙观地区交通拥堵、医疗教育资源不足等很多问题的根本这一观点,我也深表认同。下面是我对如何促进大回龙观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问题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对您的提案有所参考。

         我理解的所谓产城融合发展是指在一个区域内,产业发达,与产业需求相匹配就业人群以产业为中心,在就业所在地附近形成生活聚集区,在生活区内,有完善的居住,教育,医疗,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在此区域内部,职住平衡,交通便利,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完善,生活设施便利,人们在此生活的幸福感较高。按照这样对产城融合的定义,对照大回龙观地区发展现状,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些问题。比如作为距离上地,西二旗这些IT产业基地最近的大型居住组团,回龙观区域和西二旗上地区域之间的道路联系和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供给应该还有很大缺口。又比如,观里的普惠性质的公立幼儿园的数量与人口规模也差距很大,小学中学的质量距离相当高收入人群的期望值还是有差距的。再比如,城市管理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资本是否愿意入驻,试问哪个企业会愿意来一个交通无序,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地方发展呢?那么解决之道呢?结合回龙观地区目前的状况,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办法:

         1、规划和政策先行,培育产业聚集新高地。

         将大回龙观地区现有的待开发和已开发但低效益的土地做认真的梳理,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疏解低端产业,统筹规划发展,给出扶持政策,吸引知识密集型企业和事业单位落户。希望市里可以针对某些特定产业给出最优惠的税收和管理服务政策,利用大回龙观地区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像文化出版,广告制作,动漫游戏,互联网新业态等产业的龙头企业或事业单位落户,进而带动产业聚集。形成产业吸收就业,人力资源吸引企业入驻的良性互动局面。

         2、加强城市管理水平,创造回龙观地区宜商宜住的新面貌。

         大力整顿交通秩序,规范路侧停车,严厉打击占道非法停车。打击餐饮企业占道经营,杜绝露天烧烤现象。创造规范,有序,整洁的市容市貌环境,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条件。满足居民基本生活要求,让孩子们就近上家长能放心的幼儿园和学校。出台政策,统一改善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水平,适当提高物业收费标准,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建设普惠性质的居民文化体育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3、开辟自由办公场所,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载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一定的空间作为载体。美国有车库创业文化,中关村有咖啡创业文化,大回龙观地区人口如此密集,应该不缺乏创业的种子,但是需要一定的孵化空间。甚至有很多自由职业者,仅仅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办公桌就可以在家门口工作。是否可以由政府建设一个回龙观文化创意中心,里面有社区图书馆,小型展览馆,演出和发布会大厅,自由办公区域,这样一个空间既能满足回龙观内居民的较高层次文化需求,又可以成为催生各种新思想,新创意的空间。建立这样的空间也许可以成为一种引领新经济发展方向的首创性做法,形成大回龙观区域的一种独有的创新性文化空间。

4、打通回龙观地区和周边产业聚集区之间的交通瓶颈,形成职住融合发展的新纽带。

随着周边产业聚集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回龙观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相对较低的居住成本,吸引了很多在上地、西二旗、北清路一线企业的工作人员居住生活。但是,交通规划的滞后,使得人们在往返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通勤问题越来越让人头痛。打通规划中的通道,开通回龙观到主要产业聚集区的大容量公交系统,规划好慢行系统,消除距离上的隔离感,应该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以上这些意见思考得未见成熟,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仅供大家讨论思考。


2016-01-20 22:01:0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73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