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反腐启示录(2)写错一词祸及全家?还原头号权臣年羹尧赐死真相
雍正三年(1725年)的二月二日,大清王朝发生了一个奇特的天文现象,历史上称之为“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太阳和月亮同在天上,水、金、火、木、土五颗行星连成一条直线。这一现象在古代可是大吉之兆,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祥瑞。 按照以往的惯例,一旦有祥瑞出现,就意味着国泰民安和皇帝治国有方,大臣们应该向皇帝上表庆贺。年羹尧也不例外,他写了一封表来夸赞雍正皇帝,然而,一场大祸也由此而起。 这场大祸的缘起就是这封庆表,在这封表中,年羹尧用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本应写作“朝乾夕惕”,结果年羹尧却写成了“夕惕朝乾”。有人会问,这有什么区别吗?“朝乾夕惕”和“夕惕朝乾”都出自《周易》,意思都是从早忙到晚,工作很勤勉,用在雍正这个“劳模”身上是非常恰当的,因此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朝乾夕惕”和“夕惕朝乾”是没区别的,但是,庆表不是简单的文书,里面的用词全部都应该是官方政治用语,是绝对不能乱用的,“朝乾夕惕”就是这样的政治用语,如果把“朝乾”和“夕惕”的顺序前后颠倒,字面意思是没什么区别,但论起政治含义,那就截然相反了。 “朝乾夕惕”的政治含义是君主早上对臣子进行了一番夸奖,晚上臣子就要认真学习和领悟,并警醒自己,在当晚贯彻落实皇上的嘉奖;而“夕惕朝乾”的意思是晚上要做足功课和准备,以便白天去应对皇帝。如此一看,意思果然大不一样,“夕惕朝乾”分明就是说皇帝故意刁难臣子,臣子晚上不睡觉,净琢磨第二天如何来敷衍皇帝,这简直就是欺君。 如果放在平时,雍正肯定是不会当回事儿的,把它看成一个小小的笔误而已,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雍正已经对年羹尧的骄横跋扈非常不满,他正等待时机收拾年羹尧呢,如今机会来了,他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于是,雍正开始“小题大做”,他愤怒地指责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其不敬之意,其谬误之处断非无心。”(引自《雍正朝起居注》)雍正几乎是吹胡子瞪眼,脸上已经全然没有以前对年羹尧的温和神情。当然,雍正也未必是真的生气,生气仅仅是雍正借机“炒作”的借口。 雍正三年(1725年)九月,雍正下令逮捕年羹尧,十一月押解至京,十二月,刑部给年羹尧罗列罪状,共列出九十二项大罪,刑部请求严正典刑。面对这些罪状,雍正说,其中够得上判处极刑及立斩的有三十多款。不过,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也为了体恤年羹尧此前的功勋,雍正并没有对年羹尧处以极刑,而是赏赐年羹尧自尽,保留全尸。 整饬吏治,清查亏空,充实国库,打击贪赃不法,这是雍正一上台就大力推行的国策。如果年羹尧和隆科多聪明的话,就应该体会到雍正的心思,并以身作则,不结党营私,不招权纳贿,不贪赃枉法。然而,年羹尧和隆科多却沉浸在功臣的荣耀之中,纠结朋党,扰乱朝纲。一个在西北花钱如流水,大肆贪赃受贿、侵吞钱粮、滥冒军功,最后被下罪抄家时,查抄的数额总计达数百万两之多;一个大肆卖官鬻爵,收受贿赂,而且为了掩人耳目,还将大量赃款寄存在亲友家中,最后抄家时,被查抄出金八百两、银四十九万七千八百两。年羹尧和隆科多二人均如此居功自傲、贪婪不法,完全违背了雍正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思想,如此说来,年羹尧和隆科多的毁灭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