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回龙观童趣图书馆
回龙观童趣图书馆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正式居民
经 验 值:179
魅 力 值:1
龙    币:123
积    分:109
注册日期:2016-07-03
 
  查看回龙观童趣图书馆个人资料   给回龙观童趣图书馆发悄悄话   将回龙观童趣图书馆加入好友   搜索回龙观童趣图书馆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回龙观童趣图书馆发送电子邮件      

“德式阅读”影响着每一个德国人,从呀呀学语到终老离世。

德国:阅读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自觉行为

 2016-06-15 悦读悦享编辑部 

德国人喜欢读书举世闻名。在德国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捧书阅读的人,甚至那些刚从建筑工地下班的工人,还没来得及换洗,跑进地铁一坐下,就拿起书本“啃”起来。


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仿佛是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

在德国人看来,“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对于德国年轻人来说,读书与啤酒一样,受到喜爱。数据调查显示有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

书也成为了朋友之间最受欢迎的礼品。

可以说,“德式阅读”影响着每一个德国人,从呀呀学语到终老离世。

什么是“德式阅读”,我们可以总结概括为:读书习惯、读书氛围、读书设施,也可以理解为德国特有的一种读书文化。

1

读书习惯

在德国任何场所,似乎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拿出来读。也正因为德国人喜欢阅读,德国亚马逊图书和阅读器kindle,一直销量不错。

与电子阅读相比,德国人更喜欢读纸质图书,有两点原因:一是纸质图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更为传统和真实;二是电子图书价格并不比纸质图书价格便宜很多。


2

读书氛围

德国人普遍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大量的阅读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读书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长和学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阅读视为一项儿童启蒙的社会工程。

德国的图书市场中,儿童读物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众多丰富多彩的儿童书店,更成为德国城市大街小巷中别样的景致。


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

德国的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点左右就放学了,而图书馆会在课余时间为他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中学时代老师会布置主题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作业。

3

读书设施

德国有将近7700家的书店,书店工作人员则约为31000名,到处都可以见到书店,无论是市中心的大型图书商店,还是车站的小型图书店或报刊亭。

如果你留意观察,会在很多社区附近找到一个像电话亭一样的小亭子,里面放满了二手图书,这就是公益免费借书亭,你可以免责在这里借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或是可以把家里看过的图书放进来供他人阅读。


大型书店经常会举办一些读书会或朗诵会。


如果你同时喜欢淘一些已经不再发行的图书,可以到当地的跳蚤市场或一些没有任何名气的二手书店淘到一些不再发行或具有特别意义的图书。


4

阅读的力量

“德式阅读”的背后,有一种文化力量在推动,那就是阅读的力量。中国人发明了造书的纸,但读纸质书的人却越来越少。

当前的信息爆炸,我们养成了一种叫做“浅阅读”的快餐式阅读方式和习惯,大家的阅读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阅读质量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

我们平日的阅读和写作被网络冲击。键盘用多了,提笔忘字;年轻的宅男宅女,工作面试时不会沟通;一篇高考作文,看不懂漫画寓意……

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发展,在电子屏幕前长大的网络原住民正面临着“语文危机”。

美国作家斯蒂芬·克拉生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提倡自由自主阅读,从阅读中引发快乐,引发思考。



--
儿童是鱼, 阅读是水, 童趣是海
2016-07-11 19:04:2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0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