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草根文人的日记
草根文人的日记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51161
魅 力 值:330
龙    币:23250
积    分:27604.4
注册日期:2012-12-11
 
  查看草根文人的日记个人资料   给草根文人的日记发悄悄话   将草根文人的日记加入好友   搜索草根文人的日记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草根文人的日记发送电子邮件      

保护文物,砂浆抹长城!!!

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辽宁省绥中县的永安堡乡,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是辽宁境内的明长城主干线,小河口长城坐落在永安堡乡西沟村一带雄险陡峭的燕山山脉上,贯穿7个自然村的古长城,总长8.9公里,人们习惯称她为小河口长城,由于雄居于险峻的山岭,所以又有“第三八达岭”之称。 
小河口是西沟村的一个自然屯, 这里的长城因远处深山老林,鲜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长城,被誉为“最美野长城”。小河口地势险要,两山夹一沟,长城扼守水关,这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自然和谐,长城被森林掩映,敌楼上长着百年青松,气势雄伟,令人叫绝,更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敌楼门窗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具有着独特的阴柔之美,被专家学者称为“女性长城”。 
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名将戚继光被调到今辽宁、河北、北京一带整顿边务,所带将士均为平倭有功的浙江义乌人。由于工程浩大、守卫任务艰巨,戚继光为稳定军心,允许一部分家眷随军。官兵们于是携妻带儿在敌楼上安下家来,后来逐步从长城上搬下来,在附近生息繁衍。正是因为官兵家属的到来,才使这段长城在修建时具有了女性特征。 
在这段长城的门窗拱框上刻满了狮子绣球、木马兰花、祥云彩带等图案。还有的图案盘旋屈曲,线条复杂,好似缠绕在一起的两枝莲花,当地村民叫它“缠枝莲”,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据说这些雕花的图案,是来自浙江义乌的将士们(也就是当年修筑长城的人)源于南方人细腻精雕的工艺本性。这些来自遥远南方的将士,常年与家人分离,思念之情体现在他们的修筑工程之中,也正是这个原因,戚继光后来将这些义乌将士的家属从南方接来,就有了后来的“媳妇楼”、“孙家楼”等,这就是长城南北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 
小河口长城体现着明长城的几乎所有特点:城墙高大、坚固、美观、耐用,防御能力极强。在许多重要地段,城墙和台堡不再采用单一的土造和石造,而是采用石条打基,青砖包面,并用白灰勾缝,使整个城墙、台 堡浑然一体,格外坚固。在城墙上不但设立了了望的设备,还建有能战、能守且又能贮备军用物资的敌台。敌台又称墙台或者马面,是城墙的辅助建筑,一般墙台与 城墙等高或高于城墙顶部,外缘砌有垛口,上有房屋或敌楼,即可供戍卒和巡逻放哨,还可代贮存武器弹药之用。 

 

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拍了15年“最美野长城”的刘福生,面对2年前被修复的几段小河口长城痛心地说:“你看看他们用砂浆把长城抹平了,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这种修葺,还不如不修,简直比破坏还可怕。” 
 

2016-09-21 12:16:3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0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