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繁华与共
繁华与共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42
魅 力 值:15
龙    币:-210
积    分:-38.7
注册日期:2012-07-07
 
  查看繁华与共个人资料   给繁华与共发悄悄话   将繁华与共加入好友   搜索繁华与共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繁华与共发送电子邮件      

东小口小辛庄:“躲”出去的老街坊纷纷弃城返乡

两年前因村里脏乱差

一些老人搬离

住进城里子女家

如今村庄建得像花园……



“村里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这还是我曾经居住的地方吗?”昨天,两年没回到昌平区东小口镇小辛庄村的村民马杰一进村,就被村里发生的变化惊呆了。


早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养殖场和工业园,如今变成了休闲广场、菜市场、停车场,以及一片撒下了花种的绿化地。


微信图片_20171221100548.jpg


62岁的马杰从小生长在小辛庄村。随着经济发展,村里逐渐被工业大院、养殖小区、废品回收站等低端业态占据,环境变得脏乱差。两年前,他决定“躲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庄,去市区和儿子一起生活。


“前两天,我接到邻居老李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村里变了样,劝我回来。”带着期待,马杰坐上了回村的公交车。


宽敞整洁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面;曾经弥漫全村的臭味随垃圾堆、养牛场一同消失了;新建休闲广场和法制宣传广场典雅别致,广场西侧是村民跳广场舞的场地,东侧有羽毛球场、篮球场。


“我决定从城里儿子家搬回村里养老。”马杰看到村庄的变化后,作出了决定。


微信图片_20171221100551.jpg


记者了解到,在小辛庄村,曾经随着环境的恶化,许多像马杰一样的老人“躲”到了城里,和儿女一起生活。


“以前村里哪有遛弯的地儿?一条主路被沿街店铺占了大半,路上人车混行,很不安全!”马杰回忆说,就连村里的养殖场也是一半养牛,一半出租,上千间出租房成了小商贩的聚集地。环境、治安、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成了村民的一块“心病”。


马杰在老街坊的带领下,在村里边走边看,感叹着村庄变化。“现在,咱村就有了小广场,还有健身器材,不出村就能锻炼身体,挺好!”广场不远处,竖立着一座绿色的拱形招牌,上面写着“小辛庄清真菜市场”。


村支书夏志恒说,小辛庄村是回族聚居区,为突出民族特色,满足百姓生活需求,村里将牛棚改造成了清真便民菜市场,设了142个摊位。紧邻着菜市场的是停车场,能停放560辆小轿车。


微信图片_20171221100554.jpg


“快搬回来吧!咱哥俩儿又能一起遛弯、下棋了。”见到久违的老乡亲,邻居老李和马杰热情地打起了招呼。“我这就给儿子打电话,让他们都来看看家乡的变化,顺便把我的行李带回来。”


今年以来,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小辛庄村按照“拆除一处、利用一处”的方法,净化生态、调整业态布局,从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出发,从整治环境入手,逐步提升人居环境面貌。


小辛庄村先后拆除了脏乱差的小市场及沿街占道经营的520个违规店面;完成了工业大院23家企业的腾退,腾退土地192亩;拆除腾退养殖小区190亩,拆除养牛场出租院5万平方米的违建。


“前两年,村里的环境那叫一个脏乱差,20多位老人‘躲’了出去,搬到在城里安家的儿女家。说实话,那时我这个当书记的,真觉得脸红,对不起老街坊。”夏志恒说,“如今,村庄环境面貌大变样,生活在小辛庄,那叫一个幸福,‘躲’出去的老人纷纷返村定居,我心里踏实多了。”



来源:京郊日报 记者/褚英硕 通讯员/王智勇


2017-12-21 10:06:5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4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