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江南的风
江南的风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2311
魅 力 值:14
龙    币:53546
积    分:20995.2
注册日期:2008-12-17
 
  查看江南的风个人资料   给江南的风发悄悄话   将江南的风加入好友   搜索江南的风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江南的风发送电子邮件      

台“国发会”主委:台湾进入高龄社会 生育率全球最低

据港媒16日消息,台湾地区“国发会主委”陈美伶16日表示,台湾今年65岁以上老人已占14%,是WHO定义的高龄社会,2054年台湾人口就会少于2000万人;现在生育率只有1.17%左右,可能是全球最低的,希望能让生育率提高到1.4%。

20180117093243_b5fe2a6f0afb94cbe344796db1ca73f5_1.jpeg

由“中华民国”股权投资协会主办2018投资台湾高峰论坛今在台湾金融研训院菁业堂举办,包括“行政院长”赖清德、民进党桃园市长郑文灿、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台湾金融研训院董事长洪茂蔚、台湾产经建研社董事长洪奇昌等出席论坛。

20180117093243_b5fe2a6f0afb94cbe344796db1ca73f5_2.jpeg

“国发会主委”陈美伶以“打造友善投资经济环境的关键-从松绑法规谈起”进行专题演讲时提到,台湾今年65岁以上老人占14%,已是WHO定义的高龄社会,依照推估,在2054年台湾人口就会少于2000万人。

陈美伶指出,希望未来人口能维持2000万人,现在生育率只有1.17%左右,可能是全球最低的,政府希望能让生育率提高到1.4%。

参考消息网1月15日报道 媒体报道,据日本总务省公布,截至2018年1月1日,日本20岁新成人为123万人,连续8年在日本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仅占1.266亿人中的0.97%。另一份资料显示,截至去年9月,日本65岁以上老人达3514万,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7.7%,高居全球第一位。这些数据让人们的视线再次集中到日本的人口问题上。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就进入了“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快车道,许多棘手问题显现出来,尤其是官方统计中新增加的两项内容即“孤独死”和“老龄化犯罪”,成为日本社会之痛。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类似的“日本之痛”正在辐射、蔓延。

经济衰退社会结构变化的缩影

“孤独死”是日本创造出来的术语,该词在2006年正式被载入新版《广辞苑》,特指那些在独居生活中因疾病等原因死亡且在生前死后得不到及时援助和殡葬处理。这种情形下的死亡者中尤以高龄老人居多,“孤独死”也成为老龄化社会的表征现象。

仅以东京都为例,“孤独死”老人的数量从十余年前的千余例增长到2016年的4287例,而该年度日本全境“孤独死”者也破了4万人,上升态势明显。“孤独死”者从死亡到被发现的平均时间为20天左右,死亡数月甚至数年才被发现的例子亦屡见不鲜,白骨化、蛆虫化等现场报道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

另一个刺痛社会的问题是老龄化犯罪。

日本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者的犯罪案例越来越多。日本官方2015《犯罪白皮书》数据显示,与20年前相比,该年度的老人犯罪人数翻了4.6倍。在该年度嫌犯中,65岁老人占了20%;被判入狱的老人中竟有40%是“惯犯”,平均入狱6次。

老年人的犯罪逐渐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其成因、动机等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与一般犯罪不同,这些老人犯罪行为中,70%是“小偷小摸”,盗窃罪名成立,在日本会被判入狱。也许令人意想不到,许多犯罪老人的盗窃动机就是为了入狱,一则可获得安居之所,二则可获得一日三餐。

当前,“孤独死”、老龄化犯罪等社会问题正变得日益尖锐起来,老年人晚景凄凉,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失安、失尊、失享”被逐渐放大,令日本跌进了沉闷阴郁的泥沼。


究其原因,一是少子老龄化日趋严重,不仅带来社会与家庭的结构变化,还对人的观念意识结构调整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二是经济衰退所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和投资环境恶化等后果,直接影响了就业、工薪阶层收入和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据说日本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失掉长期就业机会,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三是养老制度,尤其是医疗照护制度和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也令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20180115022443_6a0b3ca91efaaab6e37b1b5a17b26021_1.jpeg

“超老龄化社会”已近在眼前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老年人晚境困窘、孤立无援还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即独特的社交环境和文化因素,这些竟成为人际交往的准则。比如“受恩不易,还恩更难”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日本人在保持彬彬有礼的同时,也谨小慎微,拉开距离,既不愿给亲朋好友或邻里乡亲添麻烦,也不愿轻易寻求或接受他人援助。

长此以往,日本社会便形成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社交环境。每当入境日本,笔者总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感。事实上,不仅是黎明,昼间夜晚、大街小巷都是如此。安静从社会文明的角度看也许是一种进步,但安静到需要去寻找“勃勃生机”的程度就耐人寻味了。一项针对年轻人意识的官方调查显出来的前景很可怕,54.9%的被调查者有“孤独感”,而有77.9%的年轻人竟然充满了“郁闷感”。年轻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迟暮之年的老人了。

目前,日本面对的问题已不是老龄化那么简单了,而是进入到了“超老龄化社会”阶段: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已经超过四分之一,而这些65岁老人中又有四分之一在调查中明确回答是“无依无靠”。

为缓解“孤独死”及老龄化犯罪问题,日本政府从“少子化”入手,在生育、医疗、入托、教育等方面都给予相关家庭财政补贴,试图希望通过增加人口红利实现“老有所依”,不过,尽管出台了诸多政策,但仍如隔靴搔痒。据日本官方通报,2017年度生死相抵,日本人口继续下跌40余万。

可以说,日本的终老之痛已成为难解的社会之痛,其他即将或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都须引以为戒。(文/任景国 时事评论员)

20180115022443_6a0b3ca91efaaab6e37b1b5a17b26021_2.jpeg

随着“孤独死”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在日本,遗物整理师这种职业应运而生。资料图片



--
是你? 在我紧闭着的心门 打开一道缺口 ? 用你的温柔宁静? 滋润温暖了我? 冰冷干涸的心
2018-01-18 09:51:3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8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