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kaixin_inging
kaixin_inging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95757
魅 力 值:1
龙    币:21217
积    分:44668.4
注册日期:2015-06-29
 
  查看kaixin_inging个人资料   给kaixin_inging发悄悄话   将kaixin_inging加入好友   搜索kaixin_inging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kaixin_inging发送电子邮件      

沙漠里能长出水稻,你相信吗?

近日,袁隆平团队就完成了一项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试验——沙漠里种水稻,亩产超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


热带沙漠中长出中国杂交水稻


热带沙漠出现“人造绿洲”来源于一份跨国邀请。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介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受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邀请和委托,在当地热带沙漠开展水稻实验种植。今年1月份,他们选取几十个杂交水稻材料,在迪拜近郊沙漠进行小范围种植,对其抗旱性、抗碱性和抗倒伏性等性状进行测试。


经过5个月生长,首批水稻已近成熟。5月26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组织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的专家进行产量测评,其中一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500公斤/亩,还有两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亩。来自印度的测产专家伊什在电话中向袁隆平表示:“这样的测产结果让人非常激动,印象深刻。”


袁隆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次测产结果超出他的预期。500公斤/亩是理想,没想到能达到,这说明中国杂交水稻技术遥遥领先,海水稻技术初露锋芒。


6月下旬,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对晚熟水稻再次测产。“根据测产结果,我们将从试种水稻中选取优势水稻材料,通过改良并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张国栋说。


沙漠里种水稻有多难?


众所周知,水稻的生长对于气候、土壤、水等条件要求比较高,在迪拜的沙漠种植水稻,面临哪些困难?


气候条件


迪拜沙漠昼夜温差达30多摄氏度,白天极端高温,地表温度达50多摄氏度,湿度在20%以下,还经常有沙尘暴。


土壤条件


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全是散沙,没有团粒结构,无法保墒,而且地下7.5米就是海水。


这样的条件下种植水稻,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这并没有难倒袁隆平团队。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海水稻种植研发的成果——“四维改良”技术引入迪拜,这一技术克服了水分、土壤等条件的不足,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其必要的条件。


沙漠种植水稻将进一步推广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介绍,今年下半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将启动100公顷实验农场,在更大范围对生产成本和栽培工艺稳定性进行验证,形成在沙漠地区水稻推广技术标准。


2019年,双方将启动建设100公顷标准农场,并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打造更多“人造绿洲”。


张国栋告诉记者,在沙漠种植水稻三年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就能形成团粒结构,可以在“四维改良”基础上种植多种高附加值作物。


袁隆平和团队还在哪种出了水稻?


作为杂交水稻领域的带头人,年近九旬的袁隆平带领其团队一次又一次打破地域限制,在很多“不适合”的地方种出了水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


海水稻


海水稻,是中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


1986年,中国“海水稻之父”陈日胜最先发现了一种可以抵抗海水盐碱性的野生水稻,并从此开始了近30年的海水稻培育工作,培育出了一个耐盐碱水稻的品种“海稻86”。


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海稻86”,成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简单淡化处理的海水灌溉的水稻田里进行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海水稻试验种植亩产突破500公斤,2017年10月测产最高亩产达到621公斤。


目前,海南南繁基地挑选出176份优良“海水稻”品种,在今年首次全国大范围试种。


袁隆平称: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


超级杂交稻亩产创世界纪录


2017年10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2018-05-31 23:49:1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3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