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海冬青
海冬青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73006
魅 力 值:4636
龙    币:226848
积    分:99574.8
注册日期:2004-01-27
 
  查看海冬青个人资料   给海冬青发悄悄话   将海冬青加入好友   搜索海冬青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海冬青发送电子邮件      

这些是非,很难厘清,经常反转。不过,这些小事的真相,是次要的,生命的真相才是重要的。所以,问题是:要关注和思考正确的道理,而不是偏离目标,继续迷航。学科学,信科学,必须要知道,科学精神才是最重要的:科学精神的关键就是,质疑!


因此,伟大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反复地否定与自我否定,而不是像普通人一样地盲信盲从。

如果爱因斯坦没有质疑,没有超越牛顿的理论的勇气,那么后来的相对论与更后来的量子理论,也就无法发现了。


学习科学,要学习科学家的精神,要学习科学家的思考方式,要知道大圈和小圈的道理:科学研究层次越高,圈越大,未知越多,不能确定的东西越多。而不是我们普通人这样,总是那么有把握地说那些现有的科学理论。

还应该必须关注到,顶尖的科学家,到最后,他们的情况,他们的信仰,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不得不推翻自己一生的成果了。


所以,施一公所说的那大部分文字的意义,明显是太多的未知与不确定。为啥我们这些读者,就要把他们的不确定,变成相反方向的确定呢?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再稍微谈一下宗教与科学。

本来不该回应的,因为又没有人专门说是佛教。

佛教以外的各种宗教,一神教等等,可能也会跟科学会有一些交涉,他们的问题,我不了解,暂时也不关注。

我们中国,主要的宗教,应该就是佛教和道教了,而且,经常与科学有交涉的,是佛教。

我们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所以,假如不信一个道理,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不知一个道理,也不去了解,也没有实证,而直接去否定,,,这不是合适的做事原则。

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已经给大众演说了大到银河系的情形(周罗,螺旋形的),中到地球是球形的(像一个庵摩罗果),小到一碗水里有很多细菌(佛经里叫细虫),众生没有能力知道而已。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科学发展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离地球比较近的宇宙情形,地球的形状,很小的细菌,等等,无非是印证了佛法。在这种情况下,佛教与科学的交涉,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相信佛法的正确,从而更进一步,信入佛教,努力修行,可以离苦得乐,而不再持续不断地轮回受苦。

佛法讲,要除掉三毒贪嗔痴。佛陀是彻底断除贪欲的,正法的菩萨们(邪师邪法不在此论)也同样不是为了私利的,所以会在与众生同事的社会生活中,借助现实中的可用的条件,去演说或者教导,从而可以帮助到有缘众生,救一个是一个,这样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是值得赞叹的。

至于科学的发展,到现在,依然是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未知,甚至,太多的错误到后来被否定了;同时,科学,很多很多都只能是一种:假说,猜想,比如黑洞,比如反物质。相对于科学来说,佛法是确定不变的!(至于有无知无畏的凡夫想要修改佛经不在此论)所以,谁才是不自信的呢?如果真的想知道科学是否是自信的,应该去问问顶尖的科学家们,或者去听一些靠谱的科学讲座,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还是那句话:佛经里面取出的一些相关证据,证成佛法是完全符合科学要求的;当然佛法不需要科学来检验,才证成它是正确的,然而真实的佛法也从来不畏惧接受科学的检验


我们要关注和思考的,是道理,要努力分辨道理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自己的既有认知一味地去判死未知,如果这样就不必学习了,没意义,当然也就不可能有改善提高了。比如应该关注和认可研究科学的这个基础道理:

在科学上提出一个假说,要能够被证实是真实或是虚伪的,有三个检验的条件。

第一个,这个理论体系必须要是自洽的,也就是要能够自圆其说,不会互相矛盾的。

第二点,这个理论体系,它对于已经有的现存的一个发现、事实的存在,它要能够解释。

第三点,根据这一种理论体系,还要能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推论和预言也必定要能够禁得起科学的检验,去重复地验证它是真实存在的。


结语: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说这些,因为一件事情的影响会是哪些,会是有益还是有害,我不知道。尤其是网络这个环境,人际环境,我个人看着,是很不乐观的,网络环境对人的基本道德和操守约束性太弱。唯一希望:不要有人因为我发的这些内容再次生起烦恼而诽谤佛法,因而造成未来下堕三恶道的可怕的果报。



(此文由海冬青在2018-12-24 16:02:05编辑过)

--
人是用品德做事的。真正的高度和成功,是由品德决定的。靡恃己长。
节..
2018-12-24 15:40:4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5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