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一枚盛夏的果实
一枚盛夏的果实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一枚盛夏的果实个人资料   给一枚盛夏的果实发悄悄话   将一枚盛夏的果实加入好友   搜索一枚盛夏的果实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一枚盛夏的果实发送电子邮件      

诗人李白,吾与山归!——读书笔记

    李白少年时就显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十五岁学习剑术,二十岁在匡山读书,学习纵横之术。他还有一个身份,李白是一名道士。有人说,李白一定是来自月亮上的,普通人来自泥土,则归于泥土。李白写了“千首”关于月亮的诗,他不仅孤独,还有着非凡的才华,能与月亮絮语,在长安的浮华之中寻酒买醉。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隐居是为了做官”。在古代,有才华的人都想做官。然而不是人人都乐意参加翰林院的科举考试,当时的科举很严苛,许多人只是不愿意放弃尊严来获得官职,这一点我也没看明白。大概是考试的硬件不太好,蜡烛食物都要自己备好,寒天飞雪,却只有一张草席铺地。想做官一展宏图,又没有祖上的荫蔽,最后只能选择“隐居”在皇帝经常停留的地方。比如皇帝在长安,有人就在终南山隐居,皇帝到洛阳,有人就在嵩山隐居。直到皇帝听闻此人,请这些隐者出来做官,李白就是其中的一个。时年李白隐居在祖徐山的竹溪,世称“竹溪六逸”。终于,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去长安,供职到翰林院,得到翰林供奉一职。这个官职就相当于一个皇帝可以随时咨询的“专职技术人员”,地位并不高。


    “在无物之阵中徘徊矛盾”。天宝三载,李白应诏入长安已经两年了。然而他还是看不懂政治,只在皇帝游乐时,作上几首小曲助兴。这不是他想要的为官的生活,如同走进“无物之阵”处处都有杀机,然而每个人都冲他一式地点头。这里只有翰林供奉的李白,没有诗人李白。他的错误就在他的才华,古人云“恃才傲物”是一个贬义词。在当时的人们眼里,只有有权势的人才有高傲的资格。书中说,希腊人只在艺术和思想面前下跪,英国人只在上帝面前下跪,而中国人,只在权利面前下跪。至于才华,只是装点门面的弄臣。不知不觉,李白的才华已经成了一种威胁,他太过于明朗和浪漫。于是在官场中敌意环生。也就是在这一年,诗人李白请求辞官,玄宗顺水推舟,赐金放还。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天宝十二年,李白离开首都长安已经十年了。十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所有的风景都已经远去的时候,诗人仿佛是在上天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敬亭山,一座只有区区三百米的小山包,许多诗人都曾在此吟诵过。仁者乐山,许是敬亭山有着奇崛的风貌,许是诗人有着高贵的灵魂,敬亭山被李白写进了历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成了古往今来,与五岳齐名的名山。我一直认为,山是上天给人的怀抱,山执着不动,山宽厚不语。如有一日,气朗乾清,可以与山对视,你就能看清他的风貌,看清上山的路,看懂他的平和险峻,众鸟高飞。那么不去征服他,不登上他的顶也罢。山是诗人的挚友,藏着无可描述的精神力量,山是诗人的梦乡,在他面前总算可以做一个放荡不羁,执着而浪漫的诗人了吧。



(此文由一枚盛夏的果实在2019-01-19 16:10:05编辑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一枚盛夏的果实》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2019-01-19 14:49:5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3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