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北风啸
北风啸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9009
魅 力 值:12
龙    币:109538
积    分:40471
注册日期:2007-05-18
 
  查看北风啸个人资料   给北风啸发悄悄话   将北风啸加入好友   搜索北风啸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北风啸发送电子邮件      

武汉姑娘进出医院十几天没感染!她的“土办法”医生都服了

最近,网友@卖大叔的白菜一直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照顾感染病毒母亲的经历。2月10日,她发布的一条有关防护经验的微博,被大量网友点赞转发。


文中她还称接诊医生都夸她防护工作做得好!大家可看看这位小姐姐是如何防护的,看看对您有没有参考价值。


6e57003784c849c1b486783dbd686f69.jpg


以下是全文:


昨天凌晨去协和西做检查ct显示我确实没有感染新冠病毒。接诊医生知道我贴身照顾我妈五天,又在市里各个医院跑来跑去十几天,而没被感染,直夸我防护工作做得好。


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我是怎么做的,希望能给跟我一样要照顾病患家属的人们一点帮助。


eda8c821da46497d86311e6d1e850238.jpg


1.外面衣服穿的光面袄子,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只觉得光面的袄子比较好打理,方便表面擦酒精消毒。不过也有文章说要穿绒质的衣服?不懂。


2.袄子里面穿的卫衣,普通戴帽子的那种。每天出门先把头发都扎起来,用浴帽包好,再把卫衣帽子戴好,旁边的束口绳扎紧。


3.口罩戴两个,里面一层n95,外面一层普通医用口罩。保证每隔四五个小时就换掉


4.有护目镜最好戴护目镜,我没有,就戴的日常近视眼镜,眼睛在外出的过程中,再痒都不要用手揉。


5.夏天我们武汉人爱吃小龙虾的,家里有一些吃龙虾的一次性手套,找出来戴着。别碰尖锐的东西,怕破了,经常更换。


6.无论换口罩还是换手套,小心别把对外裸露的一面沾到皮肤了。


7.医院里各处都有手消瓶子,进出走动随时注意用手消消毒,这个资源一定要用好。


8.有天在老百姓大药房买到了两瓶500ml的75%酒精。刷的医保卡5.2元一瓶。准备一个养花的那种大喷壶,酒精倒进去,随身携带。这样,离开医院你也有一瓶手消了。


9.“我每天回家是用装了酒精的喷壶对着车,衣服,帽子,裤子和鞋底喷酒精消毒”,不应该“喷”!这一条是错误的做法,碰到衣服静电会爆炸起火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抹”,温柔的,就像护士跟你打针前拿酒精抹皮肤消毒一样。注意,动作要亲柔!


10.回家立刻彻底洗干净,热水冲澡半个小时。外面的袄子脱下放阳台通风处挂好。里面的衣物和裤子放洗衣机洗,并烘干半小时。第二天要出门,不要另换衣服,还是穿之前这套。我这套“战袍”已经穿了十六天了,其实我每天都在洗。


11.最最最最危险的一条,不要和病患一起吃东西,切记切记!


拉拉杂杂说了十一条,我也不是专业人士,都是自己一点经验,而且是十几天陪护,成功未感染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也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感谢全国各地的朋友关心帮助我们,武汉加油!武汉人加油!


2月11日,@卖大叔的白菜又发布了一条关于吃饭的防护微博——


726032c4d2a244f3a292363c40abf20d.jpg


我又仔细地把我昨天写的防护分享看了一遍,发现居然漏写了一条,是最危险,最容易感染的时刻——吃东西。


我妈1月30日进的留观病房,和好友ppc的妈妈在一个病房里(病房由原医生办公室改造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见下图。

661971374ff042dcb44c18beab1aafe2.jpg


当时我就对自己说,空间小,一定不能跟两个妈妈同时吃东西。所以,到2号晚上进隔离病房前,每天,我和ppc都是给妈妈们送吃的,照顾妈妈们吃完,我们就离开医院区域,开车去找个空旷的,至少两小时前都无人经过的地方吃东西,吃的时候两个人也隔着好远。见下图。

5c899b778e294aaebbfd15d2fc93d0a0.jpg


各位朋友,吃东西真是最最危险的时候,一定不能马虎,一刻都不要松懈。跟病人接触,全程都要戴口罩,不能取下来,切记!


@卖大叔的白菜的一系列防护措施也引发网友一致称赞

c925dec4b47843439c87cc1a4a832333.jpg

a639d5b5417b48758bc684f46f305fea.jpg


还有网友开玩笑地说:

会不会你的身体里就有新冠的抗体啊

看得心情好好,希望武汉快点渡过难关

QQ截图20200212153546.png

QQ截图20200212153610.png


这位武汉姑娘的防护方法您觉得如何?


--
下辈子我还找你,因为除了我,你是最傻的。
2020-02-12 15:37:1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6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