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泽拉图
泽拉图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泽拉图个人资料   给泽拉图发悄悄话   将泽拉图加入好友   搜索泽拉图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泽拉图发送电子邮件      

陪人看病,也是一门生意吗?

陪人看病,也是一门生意吗?

2021年08月24日 18:05:39
来源:凤凰网公益

90后女孩当职业陪诊陪人看病。图源健康时报

90后女孩当职业陪诊陪人看病。图源健康时报

疾病,与孤独。看似毫无联系的两个负向词汇,却在脚步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被捆绑在一起。儿女在外工作的“空巢老人”、独自打拼的“漂”一族……生病后都不得不面对孤独,以及孤独之外的难题。“职业陪诊师”这个新兴职业,会是“孤独就诊”这个难题的解决方案吗?

“有的老人进了医院,就像进了迷宫。”

日前,西安“90后女孩当职业陪诊陪人看病”的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

视频中,26岁的女孩小宇已经当了两年的陪诊师,期间陪诊了近两百人,收费标准为半天200元,全天300元。除了帮忙挂号、取号,她还需陪同看病做检查、取报告和药品。

小宇提到,“陪诊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群体和对医院流程不熟悉的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老年人群体的就医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仅是“陪诊”这一环。互联网医疗企业苦心经营线上问诊、开药、拿药,医院也在加速信息化建设,旨在简化挂号、就诊流程,提升效率。

然而,面对越来越庞大的线下就诊老人群体,这些努力可能事与愿违。

已经从事这个职业一年多的“陪诊师”张敏,在医院奔走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越来越智能化的医院,却给老年人带来了许多不便。“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自助挂号、缴费的机器,但机器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不是便利,而是负担。”

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双重推动下,“缺乏陪护”成为了老人群体的“看病难”的核心。张敏的丈夫王中原关注到这一痛点,创办了陪护机构,并亲身参与陪诊服务。

王中原正在天津市一家医院门口扫码登记。图源新华社

王中原正在天津市一家医院门口扫码登记。图源新华社

每隔一天,王中原都会准时出现在王大爷家门口,搀扶老人、帮忙打车、入院扫码、登记、陪伴打针,甚至在王大爷汗流浃背的时候,快速递上一张纸巾。如果不穿“陪诊师”专属的红马甲,很难分清是亲人还是外人。

十级孤独患者有救了?

除了购买“陪诊服务”给父母,也有年轻人给自己下了单。

网络上曾有一则关于“孤独分级”的热帖,其中“一个人看病”、“一个人做手术”是网友们眼中的“终极孤独”。

购买陪诊服务,就能化孤独于无形了吗?

老人不同,年轻人只需要“旁边有个人就行,服务态度好就行”。“职业陪诊师”韩立表示。

韩立曾带着一位腿脚受伤的大学生复检、换药,接触了几天,两人都没什么话题。在第一次聊到学校时,韩立就遭到了拒绝。后来陪诊结束,男孩就删掉了他的微信。

“陪诊师”安安遇到过一位外地的大学生,从上铺掉下来,摔了头,缝了针,到了拆线的时候,自己搞不清医院的流程,希望有人能陪他去医院拆线。

安安最后退回给他一百块钱,“这些外地来的孩子,迷迷瞪瞪的,又人生地不熟,能帮就帮点。”

“任何情绪在疾病面前都会被放大。对很多年轻人来说,陪诊可能并不是为了某项具体的服务,而是陪伴带来的安全感。” 王中原说到。

他怀着希望,“不能把这事儿当成纯商业去做,否则做不下去。”

职业“陪诊”,需要监管陪护

其实,“陪诊师”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职业。

早在十几年前,不少医院为了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曾在医院内设立过类似“陪诊员”的岗位。但“医托”、“黄牛”的存在加大了“陪诊员”开展工作的难度,且这一岗位并未被系统化和纳入医护体系,因此“陪诊师”的职业发展十分缓慢。

而在2015年,陪诊市场曾获得资本的青睐,迎来过一次小高潮。有媒体报道,“e陪诊”于2015年获得1000万天使轮融资、“贴心小护”于2016年5月获得500万天使轮融资……后来,这些公司已销声匿迹,查不到相关的信息。

风向的改变,打了它们一个措手不及,互联网的玩法也随之失灵。但如今,熄火的O2O陪诊赛道上,似乎又要硝烟四起。

这一次,监管不应缺席。

曾经有一位独自去做人工流产的年轻人,希望王中原能够代替家属签字,被他拒绝了。王中原表示,自己有自己的原则,公司也有相关规定,陪诊服务不能有违法律和伦理道德,涉及患者生命健康的事情也不能当儿戏。

      为防止“职业陪诊师”坑害患者,引发医患新纠纷,医院可以对陪诊师实施必要监管。比如,设立进院陪诊的基本门槛和收费标准,并在医院建档登记,取得许可,持证上岗。

需要“陪诊服务”的,除了儿女不在家的独居老人,还有丈夫忙于工作而不得不自己去做产检的孕妇,又或是独自在外工作而一个人做手术的年轻人,还可能是分身乏术的单亲妈妈……

“职业陪诊师”们陪着一个又一个人度过他们人生中的“孤独时刻”。要让这份陪伴持续,需要充满人性的关怀,更需要法律的监管和良好的行业生态。

“有的时候,你只要陪在他们身边就够了。”张敏说。

-END-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新华社、光明网、健康时报、钛媒体、文汇报

[责任编辑:徐臻 PSY276]


2021-08-25 10:33:0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09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