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我是原来的老摄
我是原来的老摄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我是原来的老摄个人资料   给我是原来的老摄发悄悄话   将我是原来的老摄加入好友   搜索我是原来的老摄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我是原来的老摄发送电子邮件      

配制酱油不是酱油,烹饪酱油不能生吃!

酱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饭菜里加点酱油,味道更为鲜美。

1d3d328c28e80a9ee0403d7d0bb230a9eeeef700_w1280_h1228.jpg

可市面上酱油的种类有成千上万种,生抽、老抽、味极鲜、海鲜酱油……到底哪种酱油更营养?怎样吃酱油才更健康呢?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就帮大家搞明白:中国酱油江湖里,谁才是隐藏王者?


e2a816c63c984c6cf17f43c10cc0897956f60e40_w768_h502.jpg

一、酱油,你真的了解吗?

酱油是厨艺好手的“左膀右臂”,蒸、煮、炒、炸、蘸.....都离不开它。那你知道,酱油是什么时候有的产物吗?


1酱油的“前世今生”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的。早在3600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有吃酱的习惯了。


当时的酱被叫作“醢”(hǎi),是鱼、虾、肉等肉料用盐腌制后,装进容器中封存百天后得到的产物。


在制作“醢”时,人们发现鲜肉经过腌制发酵后,会产生一些汁液,味道十分鲜美,于是便有了酱油。


9e12b3885ba1cd5f41c34504d0c9d52ddcce4356_w1080_h734.png

所以,最早的酱油是用肉做的。而由于肉类太贵,寻常百姓负担不起,当时只有天子、王公贵族等上层人物才能吃上酱油。


东汉时期,人们发现黄豆发酵后的汁液,也有类似的味道,甚至比肉酱还要香。


再加上大豆比肉便宜,酱油的主要生产原料便从肉类逐渐转变为大豆,民间百姓自此也实现了“酱油自由”。


点击播放 GIF

2好好的酱油,为啥要叫“抽”呢?


众所周知,酱油又有生抽、老抽之分。所谓“抽”,就是广东话中“提取”的意思。


酱油的制作工艺,南北方略有不同。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制作酱油适合固态发酵,原料发酵好后,压榨酱渣就能得到酱油。


而南方地区气温较高,制作酱油一般采用稀态发酵,酿好的酱油需要反复多次从发酵缸中抽取出来。


点击播放 GIF

在南方酿造酱油,需先将黄豆与面粉混合,发酵成“酱醪”,然后注入盐水,日晒夜露,酿足100天以上,才能从酱缸里抽取豉油。


第一次提取出的酱油,就是头抽;取完头抽,继续往酱缸里注入新盐水,生晒、发酵100天收成的酱油就是二抽,再次循环获取的酱油是三抽。


整个酿制过程像炖鸡汤,头抽未加水稀释过,味道最鲜美;二抽、三抽是加水稀释过的鸡汤,鲜味递减。


点击播放 GIF

将头抽、二抽、三抽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便是生抽。头抽的比例越高,生抽的品质也就越好。


在生抽的基础上继续晒制2-3个月,经过沉淀、再过滤,就能得到老抽。老抽晒制得越久越香,品质高的老抽,发酵、晾晒的时间,甚至会超过一年。


二、酱油,你挑对了吗?

去超市买酱油时,不少人觉得没啥可挑的,反正味道都差不多,随便抓上一瓶就走。但实际上,挑酱油可是很有讲究的。


1你可能一直在吃“假酱油”!


酱油好不好吃,主要看鲜味!而酱油鲜不鲜,要看氨基酸态氮含量。


一般来说,质量越好的酱油,氨基酸态氮的数值越大、味道越鲜美、营养越丰富。


点击播放 GIF

为了提高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有些商家会直接用氨基酸液为原料,再加入其他食品添加剂勾兑成酱油,这种酱油叫做“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使用化工方法勾兑而成,吃多了对身体无益。所以,2021年6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提出:酱油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的产品。



这也就是说,“配制酱油”不是酱油!真正的酱油,应该是由大豆、小麦或麸皮等天然食物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如果你家吃的酱油,瓶上标有“配制”二字,那就是“假酱油”无疑了!



刚知道这点的朋友,赶紧去厨房看看,你家用的是真酱油还是假酱油吧!


2好酱油的秘密,都藏在配料表里


选一瓶好酱油,除了要认准“酿造”二字,你还需要认真看看配料表里的这2个指标:


“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合格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克/100毫升,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能达到0.8克/100毫升之高。



看标注是“佐餐”还是“烹调”

在中国,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要标注明白到底是“佐餐酱油”还是“烹饪酱油”。


佐餐酱油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


而烹调酱油的卫生要求相对低一些,适合熟吃,加入菜肴里加热后再食用。


如果你平时经常会用酱油来当蘸料,如蘸饺子、蘸油条等,最好选择佐餐酱油,生吃也不容易闹肚子。



三、酱油,你吃对了吗?

1菌菇酱油、海鲜酱油营养更好?


很多人认为,海鲜酱油、菌菇酱油的营养更好、味道更鲜。


但其实,大部分海鲜酱油中都没有所谓的海鲜成分,一些菌菇酱油也只不过是添加了少量菌菇提取物,营养上与普通酱油区别不大。



大家购买酱油时,不要被包装上的各种噱头名称蒙蔽双眼,坚持买酿造的、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酱油就行。


另外,酱油的配料表越短越好,配料表太长的可能添加了多种味精来增鲜,吃太多对身体也无益。


2经常生吃酱油会得癌症吗?


有人说,生吃酱油必得肝癌,吓坏不少喜欢在家里用酱油拌凉菜、蘸饺子吃的朋友。


实际上,酱油可分为“烹调”和“佐餐”两种,佐餐酱油是可以直接生吃的。



另外,作为一种调味品,每个人每天的酱油食用量并不大,只要购买的是正规合格的酱油,即使是生吃“烹调酱油”也不需要担心会患癌。


3酱油吃多了,会让皮肤或伤口变黑?


很多人觉得,酱油颜色那么黑,吃多了皮肤肯定会变黑的,就跟橘子吃多了人会变黄一样。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吃酱油,并不会让皮肤和伤口变黑。



酱油是由粮食发酵酿造而成的,真实的颜色是红褐色,其中的色素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消化分解,根本不会到达皮肤,使皮肤变黑。


而伤口变黑,是发炎导致的。炎症会导致局部色素沉着,使伤口处的皮肤看着比周围的正常皮肤颜色深,与吃不吃酱油无关。


好了,关于酱油的知识就分享到这了。大家买酱油的时候,千万要擦亮眼睛,别买错了哦!


(健康160)

2021-11-12 18:49:3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0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