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蹦蹦跳
蹦蹦跳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97
魅 力 值:255
龙    币:3189
积    分:2163
注册日期:2003-03-27
 
  查看蹦蹦跳个人资料   给蹦蹦跳发悄悄话   将蹦蹦跳加入好友   搜索蹦蹦跳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蹦蹦跳发送电子邮件      

比乐观者更乐观:联想购并IBM十大效应
比乐观者更乐观:联想购并IBM十大效应 作者:方兴东  2004-12-8 13:53:16 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比乐观者更乐观:联想购并IBM十大效应
 
1.        最深谋远虑的角色:IBM。这次购并对于IBM这个巨头来说,几乎是一个“免费赠送”的举措。那么,IBM真的那么慷慨吗?真的那么愚昧吗?完全不是。通过这次购并IBM达到了两大目的:一是放弃一个越来越不适合它做的业务,减少了损失;二是将直接痛击和制约几大竞争对手:英特尔、微软、惠普和戴尔,“变废为宝”。可谓真正的老谋深算,一箭双雕。所以即使“送”给联想,也不想高价卖给对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次购并是IBM主动求爱。另外IBM结盟联想,也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的回报。
 
2.        最大的直接获益者:联想。通过这次购并,联想发展历程的努力缩短了整整一代人(最悲观的说法是失败也快了一代人)。从30亿美元,一下子进入100多亿美元,一下子跻身全球IT巨头的行列,而且联想换标和赞助奥运的几大举措效应负面转为正面。一举多得,而且间接效应价值将远远超越直接购并耗费的成本。一流的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管理等直接获得,完全物有所值。这是一次巨大的升华。
 
3.        最大的间接受益者:整个中国IT产业。往往是少数企业的崛起,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和国家的崛起。三星等公司带动了韩国产业,Infosys等带动了印度的软件业崛起。联想以及华为的全球崛起将直接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的崛起。因此,这次购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和促进,我们应该为联想大声喝彩。
 
4.        最受冲击的企业:英特尔、微软、惠普和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使得IBM这十几年在产业界都抬不起头来,联想的崛起将改变产业格局,间接提升IBM的产业地位。惠普和戴尔是在规模上的竞争者,而借助中国力量,联想的崛起将直接威胁惠普和戴尔在PC市场的竞争力量,消减赢利能力,间接制约了对手的竞争力。
 
5.        谁因此受了内伤?这次购并将加速惠普推出PC业务的进程,显然是内伤最深的一个受害者。其次,将极大制约戴尔高歌猛进的前进势头,为戴尔的未来蒙上阴影。更深远的是对台湾地区IT制造业的冲击。这次购并将加速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台湾地区的优势将加速下滑。东芝等日本高科技制造企业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6.        最尴尬的角色:英特尔。2004年,英特尔因为联想使用AMD产品,而“大打出手”。处处打压和报复联想。这次购并使得联想再也不是过去的联想,有了IBM的业务规模和技术支持,联想将获得与戴尔、惠普相当的实力,在于英特尔讨价还价过程中,筹码大涨。英特尔最终将收起“霸主”的气势,以对待“客户”的待遇对待联想。
 
7.        谁将大跌眼镜:分析家和主流媒体。大多数分析家和媒体对此次购并大加贬低,他们“唱衰”的理由各不一样。戴尔、惠普和东芝等因为直接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绝对不可能喝采。股市分析家从短期帐面来看问题,当然不可能美好。评论家从PC历史上失败的购并案例出发(比如三星购并AST、NEC购并Parkard Bell等基本都失败),简单认为重蹈覆辙。更多的媒体就人云亦云。但是,这些悲观的预测都将大跌眼镜,几年之后我们可以回头算帐。
 
8.        最得意的人:柳传志。目前为止,柳传志是中关村最成功的人物(中关村之外还有陈天桥、任正非、丁磊等),他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两个人物:95年是倪光南,95年后是杨元庆。柳传志立身之本就是“贸工技”理论,但是与倪的分裂,以及杨执政的业绩瓶颈,使得“贸工技”理论几乎拦腰而断。而这次购并不但一举圆满了他的“贸工技”理论,而且将20年的创业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简直超越了小说家的想象力)。这个时刻退休无疑是最佳时机,当然今后很长时期柳传志肯定还是幕后的主要决策者。
 
9.        最微妙的人:杨元庆。这次购并最大的挑战很显然:联想一下子变成一个100多亿美元的大公司,直接变成了一个全球化的跨国公司。这些对于柳传志和杨元庆来说既缺乏经验也缺乏当下的驾驭能力。两人也不可能短期内补足这些知识。所以聘请IBM人员担任CEO是必然之选。柳传志已经“驱”走曾经的最佳搭档倪光南,不可能再驱走自己选定的接班人。所以让出董事长一职是别无选择、也是很好选择的方式。虽然杨元庆在战略和资本运作方面(这本该是董事长的主要职责)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但是主导未来联想发展的除了杨元庆之外,还找不出哪怕半个可以和杨元庆相比的人。杨元庆驾驭一个跨国的联想,这是他未来10年、20年的机遇和挑战。
 
10.    最痛苦的人:IBM PC业务部的原有员工们。他们直接承受了IBM在PC业务失败的所有痛苦,他们被IBM“抛弃”了。无论今后他们是留是走,都是一种痛楚。但是,这是别无选择的。
http://www.hlgnet.com/bbs/seeinfo.php?seename=%B1%C4%B1%C4%CC%F8

--
http://www.hlgnet.net/bbs/seeinfo.php?seename=%B1%C4%B1%C4%CC%F8
2004-12-07 21:11:11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