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1T
1T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7207
魅 力 值:1020
龙    币:8548
积    分:5957.2
注册日期:2004-06-03
 
  查看1T个人资料   给1T发悄悄话   将1T加入好友   搜索1T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1T发送电子邮件      

宋如华在美国:卖书卖茶悠游人生
宋如华在美国:卖书卖茶悠游人生
文章来源: 出国发展 于 2005-10-05 10:51: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5-09-12 15:14:19
  
  本报记者 何忠平 特约记者 杨志宏 青锋 成都报道
  
  宋如华笑了起来,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在座的其他托普集团高层,“其实我也是一个骗子,我在外面骗,你们又来骗我”,话音刚落,全场一阵狂笑。
  
  “现在老板只想认认真真做点事,不想引起太多的关注。”9月初,托普驻守上海的一位元老级人物通过一位中间人建议记者不要再做调查,“老板在国外,是看不见的,自己多保重。”
  此“老板”,即国内IT和资本业界大名鼎鼎的宋如华。2004年4月,在完成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抽身”动作后,宋以治病的名义去了美国,至今消失在国内公众视线中已近一年半。
  留在他身后的,是跨越10省12城市的12家银行间的巨额债权债务———仅上市公司托普软件(000583.SZ),通过信用担保以及用一个银行的贷款存入另一家银行实现新的贷款等多种方式,骗取贷款就高达22亿多元,还违规为关联企业担保累计金额21亿多元;如果再加上前托普系的另一个上市公司炎黄在线(000805.SZ),其规模还要放大不少。
  据四川银监局人士向记者透露,托普目前仅在四川就造成了20亿元左右的银行贷款损失,“到目前为止,托普系究竟在全国造成了多少贷款损失还无法查清楚”,而主要原因,据称在于“银行至今还无法弄清楚托普在全国到底办了多少家子公司,有多少家关联企业”。
  身在异国他乡的宋如华还关心托普系的“烂摊子”吗?他知道原托普20多名高管因“别墅事件”被银行诉至法庭吗?他可能会像史玉柱一样“复出”吗?
  
  “书原广场”秘密
  “走进书原,胜似回国”,美国书原广场网站首页的这句话,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2003年1月16日,托普集团与OTCBB上市公司———Quixit Inc———达成收购协议,托普出资20万美元收购其88%的股权,取得了控股权,从而成功实现借壳上市。收购完成后,Quixit Inc公司更名为TOP Group holding INC.,由托普纽约分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杨恒明接替出任公司总裁。
  Quixit Inc公司,音似Quick Exit,这似乎就是宋如华的一个快速外出通道。如果说Quixit是宋氏在美国的第一个平台,是资本平台,那么,据本报记者调查,“书原广场”已成为宋氏在美国的第二个平台,即实业平台。假如宋要东山再起,可能这是主要的两个平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托普高管告诉记者,“后托普”时代的“书业帝国”脉络清晰,宋氏正欲重振“事业”。自从2003年离开托普后,该人士一直没有放弃对托普系的观察。
  在书原广场网站记者了解到,“书原”是一个用中国文化产品服务于海外华人的机构,洛杉矶“书原广场”创立于2004年6月,最早公司英文名为SOOYOO,Inc,后易名为SOYODO,Inc。创办人是Harrison Song、Harry Yang和Feyman Fang。
  网站介绍说,创建初期,得到了Sigan Hu,Frank Shen,Jean Cheng,Aaron Zhu,David Chiu,Jacob Yi,Wynn Zhang,James Zhan的参与和帮助。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书原广场的三个创始人中,Harrison Song即宋如华,Harry Yang是杨恒明,Feyman Fang则是原托普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行官方烨。
  积极参与和帮助的人士中:Jacob Yi是易更迫———原托普集团首席信息官、全球高级副总裁;James Zhan是詹俊武———原托普集团董事局办公室副主任;Jean Cheng是程文章———原托普集团董事局办公室主管。
  “宋如华的女儿叫宋媛媛,‘书原’原来的名字叫SOOYOO,取的应该是谐音。”知情人士分析,“宋试图利用国内炎黄在线的技术平台和物流通道,全力打造全美最大的中文连锁书店。用宋自己的话讲,就是‘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
  记者从书原广场网站还获悉,书原广场销售的基本产品是两岸三地(大陆及港、澳、台)的中文图书,兼营音像制品、文具、体育用品及礼品,进而扩展到丰富海外华人精神生活所需的各类产品。地域也从大洛杉矶区的Monterey Park开始,准备逐渐在旧金山以及其他华人集中的北美地区的城市开设分店,并在上海设立物流配送中心和服务分店,最终目标在全球建立服务于海外华人社区的服务网。
  目前宋如华们已经开了3家网上书店,分别面向上海、旧金山、洛杉矶。在全美,“书原”至少还有9家门店,其中洛杉矶四家,分别是蒙市店、天普店、哈岗店、南加尔湾店;旧金山两家,分别是南湾店、Downtown店;此外,还有芝加哥店、纽约店等。
  近期“书原”拟筹备开设洛杉矶东区新店,旧金山北区新店,芝加哥新店和尔湾新店。书原广场网站还打出醒目的“诚聘英才”广告:书原总部(洛杉矶)招聘财务总监、IT技术总监、客户服务总监等,其他几家新店也要招聘经理助理等。
  至于宋如华的如意规划,知情人士透露,还要在温哥华、西雅图、波士顿、多伦多、亚特兰大和休斯顿开辟“书原”书店。
  一个“书业帝国”渐行渐近……
  
  宋如华美国新“局”
  事实上,在“书原”的网络平台上,宋如华与炎黄在线继续保持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炎黄在线网站有个栏目叫“图书商城”,此前在托普内部被称为“炎黄文化书店”,分为中国大陆“简体版”和北美地区“繁体版”。其中,“简体版”的域名共有三个,分别是www.cnbookstore.com、book.Chinese.com、www.china-bookstore.com;“繁体版”的域名则是www.soyodo.com,即美国“书原广场”网站。
  另外,如果打开books.Chinese.com网页,则会发现“书原”和“炎黄在线”的Logo齐齐排在网页顶端。如果再点击炎黄在线网站上的“炎黄香茗坊”,这个专门销售各类茶叶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域名是www.teado.com,但它的公司地址与旧金山书原一模一样。
  除此之外,宋如华试图谋划一个表面相对朴素的“经济帝国”———除了搞电子商务,当起了“书老板”、“茶老板”之外,他还做起了杂志,甚至还发起组织了“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会”,并公开宣称其宗旨是“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品质,以期做到‘洋为中用、中为洋用’”。
  传媒,无疑是宋如华心中永远的痛。与后来招聘5000名软件工程师一样,投资传媒可称为托普12年来两大败笔之一。2001年5月,几乎一夜之间,宋氏注资数千万的两家影响很大的报纸——《商务早报》和《蜀报》——被停刊。
  前托普人士透露,2002年6月,在浙江嘉善召开的一次托普集团高层会议上,指着一个经营传媒产业导致直接亏损数千万元的吴姓副总裁,宋如华破口骂到,“你X的就是一个骗子,就知道来骗我”,弄得吴及在座的诸多高管面面相觑,好生尴尬。
  不过,宋自己接下来马上又笑了起来,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在座的,“其实我也是一个骗子,我在外面骗,你们又来骗我”,话音刚落,全场一阵狂笑。
  现在,身在美国的宋如华又重新做起了传媒———投资创办《炎黄文化半月刊》。据记者了解,该杂志由总部设在洛杉矶的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会主办、书原广场协办。目前发行范围主要在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纽约等华人比较聚集的大城市,下一步据说将向北美其它地区推广,并逐步扩展到其他洲有华人的每个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炎黄文化半月刊》常务副主编是Feyman Fang、执行主编是詹俊武。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中华文化传播促进会可能是宋如华在美国的一个人际关系平台。”前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该促进会由美中文化协会、北美凤凰电视台、书原广场等单位和个人共同发起创立,是一个非营利性民间社团组织。
  而为了在美国站稳脚跟,宋如华也没有忘记通过TOP Group holding INC.宣扬自己。TOP Group holding INC.今年1月24日的公告披露———
  “最近,宋先生已经就任两家位于加州的中国进口公司总裁,它们是洛杉矶的Sooyoo Inc.和位于旧金山的Soyodo LLC。1992年到2004年,宋先生是托普集团董事局主席和创始人之一,该企业集团主要从事高科技软件、硬件、教育和相关业务。宋先生198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此后任物理学教师,发表论文100余篇,并被授予多项荣誉,包括中国IT界‘十大风云人物’、2000年‘中国软件行业最杰出青年’、2000、2001和2002年连续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前100名。”
  
  托普前高管集体遇诉
  2005年中报之后,?}ST托普以每股亏损2.11元再次位列两市十大绩差股的行列,若继续亏损,到公布年报时退市几乎没有悬念。
  但托普系的谜团远未到水落石出之时。除了托普系到底有多少家公司之外,托普从1992年到2004年的整个兴衰历程,还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比如增发后巨额资金到底哪里去了?宋如华到底带走了多少钱到美国?托普的财务机制到底混乱到什么程度?遍布全国各地的“托普软件园”现在如何处理?托普教育学院的生存状况又是怎样?……
  在成都市工商联等数个部门日前出台的一份联合报告中,甚至建议在各级政府招商引资部门中进行一次托普集团兴衰案例教育,力求反思并防微杜渐。
  更具戏剧效果的是,在与托普有关的诸多诉讼案件审理过程中,原托普的多位高管被银行送上了被告席。
  “站在庄严的法庭上,我心潮澎湃。1999年在托普公司邀请之下,我离开正在蓬勃发展的深圳华为公司,进入托普公司。怀着对托普公司的知遇之情,希望能够为公司贡献自己的能力。事实证明,我在该公司任职期间,为该公司在软件开发、技术提升方面做出了我应该做的工作。而今天,由于我为之贡献和奋斗的企业与原告之间发生了一些不为我所知道的利益纠纷,将我推到了被告席上,为此,我也不得不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我个人的利益。”
  8月初的一天,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原托普集团研究院副院长、集团副总裁周小佳以第一被告的身份开始了答辩陈词。
  本案的第二被告是宋如华,原告是工行成都分行滨江支行。而双方诉讼的焦点是西部软件园的别墅。
  1998年,托普实施“双百工程”计划———引进100名高级技术市场人员,每人投资100万元。当时的托普如日中天,宋如华也豪气干云,宣称公司给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一栋西部软件园的别墅。
  据知情人士透露,西部软件园别墅总计约36栋,每栋的实际成本不超30万元,最后托普的评估价格是每栋均价100万元,“每套别墅均价近4000元/平方米,实际上当时成都最好的别墅市场价格也只不过2000元/平方米。”
  拿着评估报告,托普到银行进行了抵押贷款。
  根据周小佳的辩词,在获得别墅之后,他签署了一份“同意将原告放贷资金转入‘托普’存款户”的协议。
  而正是这份协议,为后来的诉讼埋下伏笔。“所有人都以为是按揭,但贷到的钱实际上却被托普转移走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法庭上,周小佳在答辩陈词中“暗示”,要么他与银行方面都被宋如华骗了,要么银行与宋之间有什么不能让他知道的一些利害关系。
  由于该案牵涉到银行是否违规放贷以及宋如华无法出庭等问题,至今仍未公开宣判。
  而据工行成都分行滨江支行内部人士透露,除了宋、周之外,被滨江支行告上法庭的还有19位前托普“高管”,“总计欠款1200万元,其中宋如华、李正彬(香港上市公司托普科技原董事长)最多,分别是98万”。
  与此同时,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曾经贷巨额资金给托普的银行也开始了内部清查和整顿,比如工行成都分行,其下属某支行一信贷科长与经办均因此被开除。
  至于宋如华在美国的“重振河山”举动,众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原托普员工表现冷淡,“老板应该带头进行自我检讨。”
  据接近宋如华的人士透露,到美国后,宋一直在写一本关于托普的回忆录,“已经写了几十万字”。
2005-10-07 11:00:0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6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