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雕栏玉砌
雕栏玉砌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9
魅 力 值:12
龙    币:1
积    分:9.9
注册日期:2006-03-13
 
  查看雕栏玉砌个人资料   给雕栏玉砌发悄悄话   将雕栏玉砌加入好友   搜索雕栏玉砌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雕栏玉砌发送电子邮件      

请大家关注清华女生朱令被毒案(之七)
七:

@@ 2005年12月31日,贝志城借用朋友“花沐兰” 的ID在天涯网发表 “转贴贝志城关于
朱令事件的声明” ,驳斥孙维及其同学的发言。
[原稿笔误为2006年12月31日。特此更正。]

@@ 2006年1月3日,贝志城再次在天涯网贴出“关于朱令事件的几点说明—贝志城” 。

注:李隆弟说:“我和童爱军老师是同一个实验室的,那位同学当时是在童老师名下到实
验室做毕业论文。朱令不在这个实验室里。同学们是可以随便进实验室进行实验的。”
注:10年后,李慕成已经退休,对记者说,“这件事是市公安局十四处刑警队李树森主办
的,我们只做协助工作。”

注:曾主要负责这个案件的公安局十四处李树森,接到记者电话时说,“这件事在调查工
作中已有一定结论,从个人来讲,我不愿意回答;从公安民警的纪律来说,我不宜发表意
见。领导要求我怎么向媒体说一些事情,我只有照办。”由于公安纪律的要求,他表示只
能说抱歉,没办法开口回答问题,“这件事情很敏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

@@ 2006年1月10日,在互联网上的论战进入白热化后,媒体开始介入。《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吴虹飞发表文章《重访10年前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

@@ 2006年1月11日,《新闻晨报》特派记者于任飞以《11年前清华女生离奇中毒 真相至今仍扑朔迷离》报道朱令案件。

注:该文作者误把网上清华民乐队队员的回忆文章当作朱令同班同学童宇峰所作。为此童
宇峰已经在网上发言澄清,但同样的错误1月26日在《法制周报》的报道中又再次出现。

@@ 2006年1月13日,孙维再次在天涯网发表《孙维的再次声明----要求公安重新侦查,并
为“窃听器”的错误向网友和公安道歉》。“我已委托家人于2006年1月9日向公安
机关正式提交书面申请,强烈要求公安机关采取透明办案方式重新侦查朱令中毒案件,查
明真相,给朱令家人一个交代、还我清白!” 后被证实此申请并未提出。


@@ 2006年1月13日,《中国日报》网站(chinadaily.com.cn) 发表英文文章《Lab
poisoning mystery triggers debate》(译:实验室神秘中毒案引发争论) ,媒体首次
开始向海外介绍朱令铊中毒案。

注:因为成文匆忙,该文作者 Jessie Tao把孙维接受公安局讯问的年份搞错了,原文误
作:“According to the statement, the police questioned Sun Wei for eight
hours on April 2, 1995”, 应为1997年。

@@ 2006年1月13日,贝志城接受网易聊天室视频采访,对朱令案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回答主持人和网友的问题。网易是迄今为止唯一的采用视频采访朱令案件的新闻机构。

@@ 2006年1月13日,《新快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金羊网) 发表文章《谁是真
凶?清华才女离奇铊中毒11年后网友爆出疑凶》。

@@ 2006年01月18日,《新民周刊》发表记者贺莉丹撰写的文章《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调查:网络让朱令受到关注》。贺莉丹在1月12日采访了清华化学系当年指导孙维本科论文的童爱军教授,并于1月13日采访了朱令父母。文中孙维的名字被隐去,用化名“苏荟”
代替。

@@ 2006年01月19日,此次网上讨论的发源地天涯论坛突然发布通知:“为有利于事件的
顺利解决,有关“朱令铊中毒事件”话题暂停讨论。”


@@ 2006年1月20日,朱令母亲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文中孙维的名字被隐去,用化名“晓薇” 代替。朱母首次就“孙维的声明”表示:看了孙维声明,更怀疑她。

朱母说:“没有去调查她,一个是我们根本没这个精力,那时朱令情况很危险,还需要抢
救,我们要照顾她;另外,后来我们根本找不到孙维,问她的同学也都不知道下落,甚至
她爸爸也跟着失踪了,单位分的房子都退掉了,直到这次她发表声明,这是十年来她首次
露面。至于公安局那边,尽管多年没有进展,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他们的能力,期待着能尽
快破案,请侦探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在中国也不合法。”

记者:如果您现在面对孙维,您想对她说什么?朱明新:“我想告诉她,她的声明有很多
地方不合适,她说多次想跟我们沟通不成功,十多年了我怎么从没听说过她想跟我们沟通
,而是她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想和她沟通也找不到。”

@@ 2006年1月20日,《新快报》发表《清华才女中毒 天涯网封停“朱令铊中毒”讨论》
,对天涯封杀讨论的做法提出批评。

@@ 2006年1月22日,《法制早报》发表记者李亮撰写的文章《朱令事件再起波澜》。记者1月2 0日采访了朱令的家。

@@ 2006年1月26日,《法制周报》记者陈安庆,特约记者申欣旺发表《清华才女朱令离奇铊中毒案真相调查》。

@@ 2006年1月27日,新华社北京电: 春节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看望或委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看望了… … 孙孚凌、… …等老同志,向老同志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并衷
心祝福老同志们健康长寿。
@@2006年3月7日童宇峰发表声明,说明其与薛支书之间的私人信件被做重大篡改后放到网上,初步断定此人为涉案人员。
@@2006年3月10日,朱家委托律师起诉。


--附录--朱令现状:今年33岁的朱令,体重达140多斤、全身瘫痪、丧失一切运动功能、
轻度脑萎缩、生活无法自理,整天坐在轮椅上。

民乐队成员:最近一次见到朱令大概是 97年的一天。我和另外两个队友一起去看望她。
朱令坐在轮椅上,四肢除了胳膊外都完全不能移动。朱令显然还记得我们和以前那些有趣
的事。我们的到来使她有些兴奋。虽然不能清楚地说话,但从音调中还能猜出她的话语。
偶尔闪现出的眼光,让人联想起眼前的这个人曾经是多么的聪明和健康。朱令的父母都有
些白发斑斑,谈起女儿的遭遇忍不住又流泪了。听朱妈妈说, 听朱妈妈说,朱令还能用一个
手指在钢琴上弹出"瑶族舞曲"的旋律,最大的心愿仍然是回清华念书。朱令的每天都在康
复和治疗中度过,每过一会儿就需要吸氧。。我们去的那天稍微特殊,因为我们推着朱令到
楼下的花园中遛弯呼吸新鲜空气。阳光中的朱令似乎恢复了往常的幸福和美丽。

民乐队成员:2004年5月30日,朱令的最新进展。由李莉,冷冰整理报告。 5月30日,我
和邢建峰,冷冰,刘勤代表国内捐款人到朱令家看望了她和她的父母,并把这一段时间国
内帐号中的捐款(由邢建峰补齐成一个整数)交给了朱阿姨。朱令坐在轮椅上,因为得不
到运动,上身很胖;视力很不好,只有在眼前2,30公分处才能看到物体,不能看电视也
不能看书(朱阿姨说朱令以前还嚷嚷着要看书,了解了自己的情况后就再也不提了);我
们四个凑到近前挨个和她打了招呼,她基本都能记起(我说我是和她一起排练老虎磨牙的
李莉,后来再问她时,她说出了张颖(我俩当时确实曾被大家用“哼哈二将”叫在一起)
的名字,让我们很惊喜:她还能记得起很多乐队的事呀);朱令听力没有问题,但说话很
慢,发音极不清晰,很大程度上要靠猜测才能听懂。天气好的时候,朱阿姨会推着朱令到
楼下转转。朱令每天还要坚持肢体锻炼,抬抬小腿,平举几次胳膊,站立几次。我们看到
朱令在做的时候很努力但是这些简单的动作对她而言依然很困难。令我们欣喜的是,朱令
能一个音一个音在钢琴上弹奏《长城长》的一小段,她的手指没有力气,琴键经常弹不响
,但指法是完全对的。朱令很好强,弹奏时很紧张,我们看着她摸索着弹奏的情景,听着
熟悉而又断续的旋律,大家心里都是酸酸的。

朱令现在的思维仍停留在中毒之前,对大学同学记得特别清楚,虽然视力已经非常低下,
但是凭借声音,朱令还能“ 哼”出同学的名字。朱令的语文特别好,曾背了课本之外的
许多唐诗、宋词,一次,吴承之随口说了一句唐诗的上句,令他诧异的是,坐在轮椅上的
朱令居然背出了下句。仿佛是又一个“奇迹”。但是在2005年时,身体又开始恶化,一度
呼吸衰竭,肺部水肿。

朱令清醒时,朱明新会给她读古诗,有时读到“黄云城边乌欲栖”(李白《乌夜啼》),
就调侃她:“令令,你给李白打个分吧!”她快活地说:“也就四分吧。”

11年来,朱令的状态时好时坏。在朱明新的眼中,朱令非但没有达到哲学上所说的“螺旋
式上升” 的状态,这几年情况反而越来越糟糕。实在无聊了,朱令就在看护她的阿姨手
心里写写字、比划一下解解闷。在阿姨的印象中,即便看见电视屏幕上模糊的唱歌跳舞女
孩的影像,朱令也总是表现出非常不高兴的样子。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朱令不认生,表现
得越来越像一个小孩,越来越依赖父母亲。“她的时空意识很差,总以为自己还是在清华
读书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33岁了!”朱明新长叹。她从未纠正过女儿的说法,就
当朱令这十年在做一场梦,点醒梦中人反而会让她倍受刺激。

10年来,朱令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几次生命濒危,虽然都万幸被抢救过来,但
长期的卧床不起,导致她腿部肌肉萎缩,肺也萎缩到了第四根肋骨,只能依靠腰部勉强支
撑背部。

“她过去还比较清醒,最近几年也有些神智不清了。”朱明新经常半夜惊醒,习惯性转身
看看小床上躺着的朱令。她发现女儿经常整夜睡不着,睁大着眼,呼吸沉重,仰躺着不能
翻身。床边立着氧气瓶,床头是一个旧的布娃娃。

“我们去了令令怎么办?”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吴、朱二老分别是66岁和65岁,他们不
知道还能陪令令走多远。他们去为令令申请低保,但由于两人之前的单位均不错,目前退
休金平均下来还是高于低保标准,被告知办不了;他们去申请三险,但令令并无任何工作
单位,三险无从说起;他们去福利院,但人家说,朱令现在还有人照顾,不符合福利院的
条件。“我们要是走了,令令要是还是这个样子,那她也完了”,吴承之无望地仰着头,
望着天花板。 输入想要加粗显示的文本@@2006年3月7日童宇峰发表声明,说明其与薛支书之间的私人信件被做重大篡改后放到网上,初步断定此人为涉案人员。
2006-03-13 19:49:1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904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