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男女》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摄氏零度
摄氏零度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666
魅 力 值:723
龙    币:7944
积    分:3011.1
注册日期:2004-12-11
 
  查看摄氏零度个人资料   给摄氏零度发悄悄话   将摄氏零度加入好友   搜索摄氏零度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摄氏零度发送电子邮件      

过南华寺(成文于2000年,贴出来,算是论坛拜山的第一篇贴子啦)
去南华寺的那天,细雨婆娑。

天气和了心情,也和了寺内的钟声,平静。

书云:梁天监初。西域智药三藏。浮海来粤。过曹溪。掬水饮之。香美异常。谓其徒曰。
此水与西天之水无异。源上必有胜地堪为兰若者。乃逆流穷源。见山水徊合。峰峦挺秀。
叹曰。宛如西天宝林山也。愿谓居民曰。可于此山建梵刹。一百六十年后。当有无上法
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号宝林。时韶关牧侯敬中。以其言表闻。武帝可其请。赐
号宝林。遂成梵宇。其时盖梁天监三年甲申岁也。隋末。寺经兵火。遂至荒落。

又云:逮唐龙朔元年辛酉。六祖得法南归。比丘尼无尽藏者。始集乡人重修宝林寺以居
六祖。祖居此九越月。寻避难于四会。仪凤二年丁丑始由广州归。大开东山法门。至今
法嗣遍天下。故寺有祖庭之称。

缓步入寺,初入眼帘的是大门的两侧,“南粤第一宝刹,禅宗不二法门”。字体钢
劲,忽觉这字体充满戾气,不似“与世无争”的出家人的笔调,细细思量,佛教自古等
级制度森严,也曾是南朝统治者愚民的工具,唐朝历代皇帝也大兴佛教,而佛教也主张
“弘扬佛法”,这“弘扬”二字又怎说是与世无争?不懂,摇头,苦笑,入寺。

一路穿过各层殿堂,诸位菩萨虽神态、大小、色彩各异,但都是泥胎,左看右
看都神情漠然。看护大殿的小和尚打盹的、诵经的、打扫殿堂的、也有好奇的盯着游客
打量。有善男信女虔诚跪地,双手合十,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三拜九叩,大概是
乞福、求财、保平安吧。心下忽然想到,佛祖每日为弘扬佛法日理万机,诸多善男信女
诸多蝇头小事,佛祖怎忙得过来?又想,佛祖不是财神,又主张生者无苦死亦不哀,又
怎么满足这诸多求乞。倒是各殿门口都有同一行小字耐人寻味,“虔诚理佛,何必烧香”。
大概是怕香火太多,损坏了这寺里诸多珍贵的文物,才写了这字,想出这主意的和尚也
算用心良苦了。偈曰:佛祖心中留。虔心侍佛者,佛祖在心里,不需要形式表达,佛祖
便知晓了。或者说,虔心侍佛者,自己心境空明,脱俗超凡,本已超然物外,又何须佛
祖知道?想这些拜佛的人也大都是怀了嗔念的。于是一路穿行各大殿,我未行参拜大礼,
本来不平静的心竟颇有些平静了。

最后一座大殿里供的是六祖慧能的真身,“本来无一物,何处着尘埃”就是这位大
师的箴言。真身遍体都涂了一层黑褐色,大概是保护真身不受腐蚀吧。传说,六祖坐化
后肉身不烂,保留至今已有千年了,涂颜料之举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不过也许是出于保
护文物的考虑,是凡人的举动,并不是六祖后人的初衷吧。

从后门出寺,惊见参天的古木挺拔入云,更为这古刹添增了几许庄严。亦或是佛祖
的灵光才让这树木如此茂盛,其中有一树木,树皮外绽,中空,疑是雷击所至,仍枝叶
繁茂,不仅让人赞叹其生命力的顽强。

南华寺历经千年,几经重修,每次都有当代文明的痕迹,庄严依旧,面貌与南朝之
初时应是不同吧,佛教的文化跟着人类的文明一起进步着,但佛教所弘扬的观点自创立
之初从未更改,古人的睿智,可见一斑。


2000年11月05日
(此文由摄氏零度在2004-12-21 00:19:27编辑过)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04-12-21 00:15:27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0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