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花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不会眨眼睛的星星
不会眨眼睛的星星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3481
魅 力 值:1868
龙    币:18074
积    分:7748.6
注册日期:2004-04-26
 
  查看不会眨眼睛的星星个人资料   给不会眨眼睛的星星发悄悄话   将不会眨眼睛的星星加入好友   搜索不会眨眼睛的星星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不会眨眼睛的星星发送电子邮件      

你们都读了本科吗?但我告诉你,在国内顺利读完本科的人都是毫无创造力的人
郎咸平:我就是要刺激国人
------------------------------
该网址不再展示 2006年08月10日 08:38 《时代信报》


"现在谁还在用索尼相机?你知不知道你用的产品是一个垮掉的企业生产的。我在西安和上海做了个调查发现,西安100%的人用索尼相机,而上海是40%,我发现使­用索尼的比率和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


"你们都读了本科吗?但我告诉你,在国内顺利读完本科的人都是毫无创造力的人。"
"中国的企业家就是毛躁,一心想投机取巧。我会用实际案例证明给你看,并且你会发现我是从来不会错的。"……


这些"狂"语,只有出自郎咸平之口。


风采依旧,犀利依旧。2006年8月6日,在《北大商业评论》重庆站举办的"转型期的公司治理"论坛上,郎咸平再次出语惊人。


自"郎顾之争"以顾雏军落马,郎咸平大获全胜结尾,近半年来,郎咸平相对"安静"。


郎咸平在干什么?他的"炮轰"结束了吗?他批评的锋芒又将指向哪里?


信报记者 杨冰 代峥/文


在结束了一天的演讲之后,当天下午,郎咸平在他下榻的重庆扬子江假日酒店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沉寂,并非因我被打压了


郎旋风这半年来为何突然"沉寂"了——记者问及原因,郎咸平笑言,他是在"修身养性"。事实上,近半年他在从事关于零售业、流通业的案例研究。


中国的零售连锁企业,比如说华联,与国外的零售企业,例如沃尔玛、麦德龙等,它们的企业战略有什么不同。还有家电连锁企业如国美、苏宁,它们的盈利模式有什么不­同,以及服装业的一些案例,这些都是郎咸平关注的对象。这些研究结果归结为一本叫《模式》的书,即将面世。


时代信报:相比较于2005年,近半年来,你似乎比较沉寂。你主要在从事哪方面的研究?


郎咸平:沉寂的缘故可能是因为大家期待我像以前一样,批评哪个企业。而我最近没有做这样的事情,我做的是企业战略方面的研究。当没有批评的时候,就引不起大家的­关注了。这半年主要在研究企业家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创新思维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不是我被打压了,没有这回事(笑),再说人也应该有进有退,天天进也很辛苦。


时代信报:顾雏军落马,你笑到了最后。


郎咸平:我没有笑过,你看我笑过吗?(大笑)


时代信报:这是不是表明你的"炮轰"算是告一段落?你认为关于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争论结束了吗?


郎咸平:媒体对我讲话喜欢用"炮轰"两个字。而在我做研究时发现,整个国企改革的战略思维是有问题的。我只是想通过这些案例来提出什么是正确的改革战略思维,过­去的谬误在哪里而已。


我们把国有企业的问题简单化了,国企很多问题怎么解决?简单地民营化就能解决问题
吗?这是个很肤浅的问题,民营企业就没有问题吗?有经济学家批评我说"郎咸平认为国企比民企好",这话我没有说过,是他说的。我的观点是:"国企也不行,
民企也不行。"这是目前中国企业最大的症结。


我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民企一定比国企好。你现在看,中国有哪一个民企可以站到台面上
说:"我行。"有,顶多也只有几家而已。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最后只找得出几家而已,你不觉得太可悲了吗?我所希望的是一百万家,十几万家,而不是几
家。甚至这几家也是特例,是例外而已。


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民营和国营一样不行。我们现在该怎么面对这些问题,是我这半年
来研究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国营和民营企业思维的僵化让人不可接受。僵化到什么地步呢?他们很简单地将企业战略想象为上市融资,简单地想象为全面技术
改造,简单地想象为吸引人才。但是他们有没有想到这些思维有可能都是错的呢?这些思维只有在一个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才有价值。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
力、浪费资源。


我们从最近崛起的几个国家来看,韩国、西班牙和瑞典,他们怎么成功的?资金没有我们
国有企业的多,技术也没有,人才就更不用讲了,他们为什么成功?人家是因为战略思维的突破而赶英超美,我们的企业什么时候能呢?如果我们的国企和民企在国
际化下全线崩溃,你不认为这是个该重视的问题吗?


再多的资金也不一定成功,我们的国企不就是这样的吗?中国也没有什么高科技,技术也不行。不能靠人才,我们本来就是个缺乏创造力的民族,你说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靠­的呢?这才是我们的悲哀。如何在困境下,国企、民企共同求生存,最关键就是思维要有一个翻天覆地的突破。


"郎监管"


变成了"郎反思"


总结郎咸平的观点不难发现,他总是在用颠覆性思维看问题。近日,他又提出了中国企业最关键的是思维的突破。


他说自己的反思是"在适当的时候,替老百姓说了每个人都懂的话。"


"郎监管"——是中小股民由于郎咸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送给他的绰号,那么现在中国的企业家是不是应该送给他一个"郎反思"呢?


时代信报:毫无疑问,你的所有观点都是对现行制度、规则、思维方式的再审视,再思考,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反思的冲动的?


郎咸平:我有这种反思的想法,也是从对国企改革的研究开始的。其实呢,我也是个很平
凡的人,这也是一个正常人的判断思维。到国内后(注:指开始关注国内经济状况),我不敢想象,这样荒谬的理论(注:国企产权改革理论)还能推行这么久。比
如说:"东西是自己的才能做得好。"以至于导致国有的不是自己的就做不好,于是就有了"缺位"的说法。还有更荒谬的是冰棍理论——与其让冰棍融化光,还不
如在融化光之前,就送给国企老总。


这样做,害的不仅是国企,还有民企,这完全摧毁了中国的是非道德和伦理判断标准。如
果东西不是自己的就都做不好,那国家是我们全体老百姓的,那各级政府就有理由做不好吗?民营企业做大之后是不是要聘请职业经理人啊?副总是谁?财务总监是
谁?员工是谁?难道民营企业就是这些人的吗?


民营企业家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他们经常抱怨没有员工替他打算。员工干好了就跳槽,不
愿意跟他一起再发展。这是因为我们有一批没有信托责任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放到国有企业侵占国有资产,放到民营企业,一样侵占民营资产。这是这么多年错误
思维形成的恶果,这一点不值得我们反思吗?这种事情还需要一个伟大的人来反思吗?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就能想得通的事情。


再举个例子,比如改革,我认为改革是正确的,但路径有问题。有些政府认为国有企业不
如民营企业,当真把国企卖给民营企业后,它把工人全部赶下岗,自己把工厂拆了,建高楼,钱是他自己的,而土地等成本要全社会来承担。你认为这种改革的正确
性还需要一个很伟大的人来判断吗?只要有那么一点智慧,你就知道这些都是错的。


改革本身是正确的,是我们民族进步的原动力,像美国等国家也一样要改革。然而一些改革的路径选择是错的。
为什么这要我来讲,大家都不讲,因为我们的社会就不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社会。很多人沉默不言就是怕得罪人。


我干的事情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替老百姓说了每个人都懂的话。而我们的专家学者不懂
得吗?什么是改革,那么多专家学者,看到的是表面上肤浅的一些理念。像我上面举例的这种改革是破坏道德伦理的,将改革的成本转给了社会,我所赞成的改革是
造福全社会,或者全体老百姓的改革。什么叫改革,必须公平优先。


时代信报:你认为现行的制度、规则、思维方式需要改进,还是推倒重来?


郎咸平:制度本身是需要改进的,思维是需要推翻的,需要彻底的改变,因为改变思维成本是简单的,收效是巨大的。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制度的传承,需要时间,不­断慢慢地做修正。但要改进社会的历史文化传承,思维方式首先就要改变。
希望我们的思维改变得越彻底越好。


时代信报:一个社会长期累积的一种思维方式,必然会按照其惯性向前发展,作为一个反思者,你有没有感到力不从心?你能扭转吗?


郎咸平:我在推行思维改变的时候有没有遭到一些挫折。那么我想反问你,鲁迅在推进他的思维改革的时候,有没有受过挫折?


我想他一定也有很深的挫折感,当初他讲中国人有"阿Q精神"多少人反对他,但这个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来说出一些尖锐的话。但是,几年之后,你会发现,真正偏­激的人不是我,你发现我说的不是偏激的话,我所讲的都是大家都明白的话。


有没有可能说我就是"星星之火"?能不能通过我这个人影响到周边的人,周边的人再影响到周边的人,有更多的年轻人和专家学者出来,共同推进这个理念,不是更好吗­?
...
2006-08-10 17:08:5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1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