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慧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uptlk
buptlk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高级居民
经 验 值:247
魅 力 值:164
龙    币:768
积    分:411.2
注册日期:2004-04-05
 
  查看buptlk个人资料   给buptlk发悄悄话   将buptlk加入好友   搜索buptlk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uptlk发送电子邮件      

北京昌平沙河将出现高教园区 入驻人数10万人
北京昌平沙河将出现高教园区 入驻人数10万人



北京频道 ( 2005-03-11 07:50:04) 稿件来源:北京晨报



今后,北京昌平沙河将出现一个500万平方米,入驻人数达10万人的高教园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外交学院五所大学将部分迁至高教园区。有人说,沙河高教园区将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城。高教园区如何规划,高校如何处理本部和高教园区的关系,高教园区如何实现资源共享?高

教园区有关人士说,广州大学城是我们的借鉴。

规模:五所高校入驻

——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入驻10万人

据了解,沙河高教园区北起六环路,南至沙河卫星城北环北路,西起东沙河,东至回昌路,规划总用地面积799.72公顷,其中高教园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33.6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建设投资总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外交学院已经与昌平区政府签订了土地划拨协议(入驻协议)。园区内由北向南分布中央财大、北师大、北邮,往西是外交学院和北航。高教园区入驻规模为学生8万人,教职工2万人,将有近50个院系、约110余个专业入驻。园区将构成以理工类学科为主,兼有文科、财经、外语、师范类学科的合理办学结构。

  规划:新兴高科为主

——高教园区主要用来培养本科生,2006年可能迎来首批新生

  北师大:传统学科留在主校区

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了解到,北师大在沙河高教园区的校区面积为现在校区的三倍,为2000亩。预计能入驻学生18000人。北师大表示,学校将把一些传统学科留在老校区,而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将搬到新校区。

“高教园区离老校区比较远,我们将实现完整的运行体系。比如学生必备的图书馆、体育馆、活动中心等等,在高教园区都会建设。高教园区也会设置行政体系。”

北师大表示,争取在2006年完成高教园区1期工程的建设,能容纳11000人的教学生活。“如果进展顺利的话,2006年本科新生将有一部分直接入驻高教园区。”

北邮:本科生搬到高教园区

北京邮电大学表示,北邮在昌平的高教园区面积为1300亩,预计入驻学生16000人。新校区建成后,所有本科生都会搬到新校区,而现在的老校区主要用于研究生教学和对外培训。

  “我们争取今年开工,校区在2008年以前建成。”

北航:飞行学院不会搬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高教园区的校区面积为1000亩,预计入驻全日制本科生10000人,研究生3000人。北航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北航将安排低年级的本科生、高职成教学生入驻高教园区,大四学生和研究生留在校本部。“新校区会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一种文化氛围来建设。”

谈到北航知名的飞行员培养基地飞行学院,北航有关人士表示,飞行学院不会搬迁,因为北航校本部有特别的训练基地。

中财:14000学生入驻

中央财经大学在高教园区的校区面积为1200亩,计划入驻学生14000人左右。

外交学院:统招学生都将入驻高教园区

外交学院有关负责人说,高教园区将成为学校主要的教学区,学校预计将所有正式统招的学生都搬迁到新校区,包括研究生。老校区主要用于学术交流,主要是外交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预计外交学院在沙河高教园区的校区面积为近600亩,预计入驻学生近5000人。“目前园区正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计划在2008年之前建完。”

资源:有望学分互认

——高校间围墙不明显,教育资源、公共区域共享

据了解,高教园区内的围墙并不明显。更为突出的,是公共资源的共享。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说,“建大学城比单独办一两所大学要好。”这也正是表明高教园区资源整合共享的意义。

记者在沙河高教园区的规划图上,看到大约有一半的面积是各高校的教学区域,而另一半是绿地、医疗卫生、文化活动场所等都有几所大学共有的区域。

“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社会办学成本是我们建立大学城的重要目的之一。”外交学院有关负责人说,在沙河高教园区,我们力争实现有公共的图书馆、娱乐场所,比如实现各个学校之间一卡通能够通用。利用不同学校不同的办学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选修其他学校的课程,并相互承认学分。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高校都提到了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广州大学城,很多高校高教园区的筹划部门也都专门到广州大学城“取经”。“广州模式值得我们借鉴,那确实是开放式的大学,也是我们资源共享的方向。”

据了解,广州大学城是一个全开放的校区,高校间实行高度设施共享,学生可以跨校选科,可以学分互认。学生持有“大学城一卡通”可以走进任意一个校区借阅图书。

目前,沙河高教园区各个高校的建设节奏并不一样。有关人士表示,高教园区很有可能并不统一投入使用,而是按照各学校的建设进度分别投入使用。

  管理:强调大局意识

——公共管理要纳入当地管理范围;各校管理着眼点应是整个园区

高教园区像一个小城市,但又远离城市中心,校园文化犹如一张白纸,因此,高教园区内学生的管理非常重要。

教育专家提出,要将高教园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综合规划。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高教园区所涉及的市政、卫生、治安等各项公共管理,要纳入当地政府的管理范围;还要重视教职工住宅、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医院和配套中小学的规划与建设,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城市功能完备、配套设施先进的大学城。要尽快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参加的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负责在园区内建立学校间工作协调制度、信息沟通制度、文明共建制度、园区大型活动安全预案制度、治安联防网络和群体事件的合作处理机制等。

“进入高教园区,各学校的管理着眼点应不仅仅是一个学校,而是整个园区。”园区内的每所学校、每个单位、每个学生管理工作者都要有大局意识,无论是制定规划、开展活动还是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都应有开放的视野和全局的眼光,坚决避免原先基于“单门独院”的环境而产生的封闭式、排他式的工作思维。
2005-03-14 14:48:1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2127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