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从不确定性管理看春晚的“黑色三分钟”
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article=302594&stritem=no01&idwriter=0&key=0&flag=1

作者:哪里先生 提交日期:2007-2-21 14:10:00

?牐牎 ?
  
  其实一台晚会出点差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老百姓之所以不依不饶,多半还是因为对今年春晚比较失望,而央视又用自家的调查公司忽悠大家说:83.6%的受访者认为晚会办得“好”,与新浪的调查反差强烈。很显然,调查人群不同,结果就不同。可惜谁也没说自己都调查了哪些人。
  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分析一下当时发生的事情。据导演事后说:“前面的节目主要是语言类节目表演超时,于是导演组决定把一个零点之前的节目调到了零点之后,这样一来,后台变动较大,这样突然的变化让主持人有点慌。”众人仓促上阵,引来一系列错误。晚会安排的关键问题在于:零点是一个“不倒墙”。任何活动在零点前10秒必须停止,全场进入倒计时。在此之前,主持人还要完成一系列活动。而这一系列活动在时间上又是不确定的。因此,主持人被推到这样一个困难的任务情景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系列时间上不确定的任务。他们完成的任务及其不确定性如下:(1)张泽群和刘芳菲报优秀节目评选的信息,实际就是广告,词熟,不确定性低。(2)张泽群读春联,从其发生错误的情况看,彩排不熟练,可能是新词,不确定性高。(3)主持人串词送出祝福,预案没排练熟,不确定性高。(4)倒计时,看着钟数数谁都会,不确定性低。当时情况如何呢?张泽群和刘芳菲播报广告没有发生问题。黑色三分钟从张泽群读错春联开始。张的错误犯得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既然是新词,直接拿着稿子上去读就完了,总比上下联都“迎新春”强啊。同台的周涛同学不就是拿着稿子上场的吗?张把春联读得如此痛苦,显然影响了各位主持人的情绪。李咏接过话题,开始他6+1式的调侃,想把气氛搞得缓和一些。可惜李咏一句话还未说完,就被朱军压住,开始了狼狈不堪的集体混乱。
  导演显然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所做的有些决策是欠考虑的。
  首先,不就是在报完广告之后把这三分钟的空填满吗?对于有话痨职业病的主持人来说,简直小菜一碟。需要六个人同时来玩吗?最多俩人就够了。(想露脸,大家一起上,两个人张嘴就行了。)结果任务分给六个人,破坏其完整性,中间需要大量协调,一不留神就玩砸了。有抢话的,有把话掉地上的。
  其次,其实李咏的表现一开始并不差,他轻松的调侃使尴尬的气氛有所缓和。但朱军为何要抢呢?各方说法归纳为两种猜测:(1) 这是李咏临时加的词,不知他要说多久,怕超时,打乱原有计划,别人需要调整完成规定动作,赶紧掐断。(2)既然李说到准妈妈,多半会说出宝宝的属相问题。担心他犯了生肖禁忌的潜规则,赶紧拦住。其实两种考虑都含有对李咏的不信任。张泽群犯错是意料之外的事,学名叫“未知的未知”。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李咏临阵应变表现相当出色。第一种考量很小人,他来圆场,别人也要调整这是必然的。这就是考验你主持水平的时候了。不然“你会说话,我也会说话,我凭什么听你在台上白话呀?”(郭氏语录)。他不圆场,让全国人民当傻子,跟着掌托为有两个“迎新春”的对联叫好鼓掌,央视丢人更甚。所以,李同学能挺身而出,说明他应变能力强,敢玩也能玩,时间应该还是能把握的。第二种考量也很奇怪。别忘了,李咏是顶着“毒舌”名号上春晚的。所谓“政治正确”这堂课他刚刚上过,应该不敢造次。结果话语权被横夺,把他搞懵了,以至忘词,事情越搞越糟。
  再者,李咏调侃的意图其实是想放弃那种正二八经高高在上的央视模式,走平民化路线来填补这三分钟的。这也恰恰是适应这不确定性很高的三分钟最理想的模式。气贯长虹洪钟大吕的朗诵需要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环境。但这三分钟充满变化,随时都有新的状况出现,显然会打乱原有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仍死守固有计划,出错的几率很大。而且一旦出错,就很明显。而非正式模式随意性很强,能够吸收变化和不确定性。就像平时老百姓聚在一起聊天,谁句句话都一板一眼,你方唱罢我登场?还不是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出现抢话说错话吃螺丝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非正式的模式下,错误肯定会出,但错误的严重性大大降低了。即使按照刚才说的第二种考量,李咏真说凸噜嘴了,要把生肖大忌说出来之前的一瞬间,几个人一哄,就掩盖过去了。在正式模式下,只能生生把话抢过来,留个硬伤。央视导演显然是把春晚当作民族仪式来搞的,而平民化的氛围,与零点这个需要仪式感的时刻不相匹配,所以在变化此起彼伏的状况下仍要完成一场轰轰烈烈的仪式。这种仪式化的正式操作,恰恰不能应对不确定的情景,所以错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最后,不倒墙是不是真的不能倒?那些热烈祝贺美好祝愿的串词是否一定要在倒计时之前说?其实,在倒计时之后说一样和谐一样热烈。(况且全国观众窗外持续半小时的鞭炮声会让大家根本不知道电视里在说什么,出点错也没有关系。)而选择此种的方案,主持人在倒计时之前的任务就大大简化了。任务难度降低了,不确定性也就随之降低了。
  综上所述,对于春晚这样充满动态的工作,应当充分重视对不确定性的影响。应对不确定性有多种手段:简化任务;强化反馈;保持任务完整性;充分授权;弱化正式模式,加强非正式模式;从而为团队留出缓冲空间吸纳不确定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到常识中去。说白了就是说人话,办人事,不确定性反倒比较容易被消化。春晚明年还会办吧。其实越贴近老百姓,越不容易出错。不仅仅指节目内容贴近老百姓,导演也应该把主持人当成老百姓正常人,别让他们玩这么多不可完成的任务,差错会少一些。

--
2007-02-25 13:53:49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1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