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BMW7
BMW7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版主
经 验 值:11496
魅 力 值:2955
龙    币:37278
积    分:17259.3
注册日期:2005-02-28
 
  查看BMW7个人资料   给BMW7发悄悄话   将BMW7加入好友   搜索BMW7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BMW7发送电子邮件      

财经要闻
【财经要闻】第三届中国阳光私募金牛奖评选结果揭晓
展博、星石、中睿合银等获金牛阳光私募管理公司奖
2012年4月16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由中国证券报社主办的“金融创新时代的阳光私募发展——第三届中国阳光私募金牛奖颁奖典礼暨精英论坛”15日在京举行。
在本届评选中,展博投资、星石投资、中睿合银、朱雀投资、源乐晟、鸿道投资、淡水泉、重阳投资、景林资产九家阳光私募荣获金牛阳光私募管理公司奖。陈锋、江晖、刘睿、王征、程义全、曾晓洁、芮崑、余定恒、王庆华荣获金牛阳光私募投资经理奖。宁聚投资荣获阳光私募金牛新锐奖,瑞安思考、长金投资荣获阳光私募金牛创新奖。
中国阳光私募金牛奖评选由中国证券报社主办,国信证券独家协办并作为评委单位提供专业支持,评委单位还包括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和天相投顾。2011年是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一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5.01%,而获奖的九家金牛阳光私募及金牛新锐奖管理公司取得9.71%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率,九位金牛投资经理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率为14.15%。
在论坛上,知名学者华生建议,新股发行改革应改变传统的习惯性思维定式,寻求新突破,即放弃审批制,向高门槛的披露制转变。
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透露,修订中的基金法将专门就私募基金新增一章内容,涉及私募基金募集对象、监管方式等规定。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一季度股市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风险偏好出现修复性回升,而货币政策并未放松。由于融资体系初步修复,实体经济短期资金面状况有所好转,经济增速快速下滑阶段已经过去,二季度经济增速环比数据将有所恢复。
【财经要闻】人民币兑美元浮动幅度由5‰扩至1%
现汇最高卖出价与最低买入价之差扩大至2%
2012年4月16日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自今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
央行表示,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发育趋于成熟,交易主体自主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日渐增强,为顺应市场发展要求,促进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设,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
根据央行公告内容,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5%。扩大至1%,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
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其他规定仍遵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外汇指定银行挂牌汇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
央行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中国政府官员此前曾在多个场合表示,正考虑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区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期间称,由于我国产业结构改进、贸易顺差减少等原因,目前人民币汇率距离均衡水平比较近,可以考虑适当加大人民币波动的幅度,同时也更加体现以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的机制。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由于近期人民币中间价变得更加波动,同时可预测性大大降低,中国央行扩大人民币交易波动区间的举动,事实上已被市场广泛预期。
【财经要闻】3月FDI或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
2012年4月16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周二即将公布3月外商直接投资(FDI)数据。业内人士表示,继连续4个月同比负增长后,3月FDI仍可能延续负增长态势,同比小幅下降。分析师认为,鉴于一季度外汇储备增量庞大,即使FDI同比负增长,其绝对值可能仍较高,对外汇占款的影响不大。
去年四季度,美国、欧盟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投资决策更趋谨慎,全球跨国投资减少。同时,人民币汇率也出现阶段性贬值,国内生产成本上升,FDI开始出现负增长。其中,制造业FDI下降是FDI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趋势可能延续一段时间。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磊表示,虽然市场预计今年3月FDI可能延续负增长态势,但考虑到去年3月FDI达125.2亿美元,基数较高,因此即使今年3月同比负增长,绝对值也不会太低,预计在80亿-100亿美元之间,再加上3月贸易顺差为53.47亿美元,根据外汇占款包括贸易顺差、FDI以及热钱流入来推算,预计3月外汇占款会增加。
有分析师认为,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1238.52亿美元,即使FDI出现负增长,其对外汇占款的影响微乎其微,预计3月外汇占款会出现较大的增长。但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预计3月FDI在100亿美元左右,在热钱流入、流出量无法预测的情况下,初步估计3月外汇占款增量可能趋于零。
【财经要闻】首批中小企业私募债或在温州试点
2012年4月16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第一批中小企业私募债可能在温州试点。温州金融办相关人士透露,希望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利率定在小额贷款公司利率以下、银行贷款利率以上的区间。
证监会日前公布,中小企业私募债制度框架基本成型,未来将实行备案制。沪深交易所正在起草《证券公司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
有关专家认为,浙江省此前利用集合债、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融资工具,在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浙江省已制定《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省企业债券融资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债券发行主体结构,扩大发债主体范围,加强后备资源梯队建设,支持更多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扩大债券市场规模;将突出战略重点,积极引导企业债券重点投向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省级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建设。
【财经要闻】担忧基本面 基金上周逆市减仓
2012年4月16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据民生证券和德圣基金数据,上周基金主动减仓操作,降低仓位。业内人士表示,反弹行情下基金减仓主要源于对基本面存在担忧,对反弹持续缺乏信心。上周金融、地产等蓝筹板块表现突出,基金重点对其进行了增配。
民生证券数据统计,截至4月13日,主动型股票方向基金平均仓位为83.45%,上周主动减仓0.84个百分点。德圣基金测算显示,截至4月12日,主动管理的股票方向基金上周主动减仓2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2.1%,环比下降1.43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6.56%,下降1.33个百分点。
德圣基金表示,上周中小基金公司减仓动作更明显,大型基金公司仓位表现较为平稳。民生证券表示,上周基金平均增配强度较大的行业主要有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建筑等,减配强度较大的行业主要有农林牧渔、批发零售、石油化工、医药生物等。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报告显示,就较长一段时间看,基金仓位稳中有升。近两周(3月30日至4月12日)主动管理的股票方向基金主动增仓,期间平均仓位升至80.8%。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别较上一期(3月23日至4月5日)主动增仓3.16个百分点和2.42个百分点。
【财经焦点】股指期货平稳筑基 国债期货蓄势待发
交易活跃 市场成熟 运行规范
2012年4月16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两年前的今天,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推出,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步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两年以来,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平稳、秩序良好、质量较高。随着证券、基金、信托公司开始参与股指期货并成为市场主要参与力量,国内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方式出现了深刻变化。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金融期货现在仅有沪深300股指期货这一“独生子”,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经推出,这意味着国债期货有望重返资本市场舞台。业界普遍期望尽快推出国债期货、股指期权、外汇期货等更多金融期货新品种。
运行平稳秩序井然
两年来,股指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理性、规范、成熟,市场监管严格,交易秩序良好。在业内人士看来,股指期货在三个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首先,交易活跃,规模适度,秩序井然。截至2012年3月中旬,累计开户9万多户,市场流动性较好。通过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市场参与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参与秩序良好,未出现重大违法违规交易行为,未出现会员强制平仓、客户投诉和交易纠纷。
其次,运行质量较好,市场成熟度较高。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保持高度相关性,主力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系数达99.6%,基差率较低,市场成熟度较高。成交持仓比等多项指标均达到海外成熟市场水平。更值得一提的是,股指期货交割顺利,两年来均没有出现“到期日效应”。
最后,市场监管严格,运行规范。中金所始终坚持强势监管理念,严监管、紧运行,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净化市场交易环境,全力维护市场“三公”。通过加强与沪深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等各方的密切配合,完善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切实防范跨市场操纵行为发生。
总体来看,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安全、平稳,实现了良好开局。光大期货金融创新部总经理张毅认为,股指期货强化了我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管理意识,提供了机构、个人管理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工具。
机构参与成绩喜人
伴随市场稳健发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逐步有序入市,并初步取得阶段性成果、收效良好。截至3月中旬,包括52家证券公司、14家基金公司、1家信托公司等在内的特殊法人机构参与股指期货市场。
通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一些证券、基金公司在2011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2011年股市下行时,正确使用股指期货套保套利的机构投资者有效保护了风险头寸、获得了远超同行的收益水平,而没有使用股指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则受系统风险影响较大。
部分大型券商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改变了以前买进股票后只能等待股价上升再卖出的单一操作模式,规避股票市场中的系统风险,获得了超越市场表现的投资收益,平滑了业绩波动。
由于市场因素,2011年券商资管产品发行困难,产品规模与投资业绩均下滑明显。截至12月30日,275只券商资管产品整体(新上市的以成立以来回报计算)回报为负12.01%,但使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或套利的券商资管产品整体表现较好,19只产品中仅有两只成立以来总回报为负。此外,股指期货推动了券商融资融券规模扩大,而融资融券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对券商利息收入和佣金收入均产生明显的增厚作用。
基金公司也利用套保、套利策略获得了较好收益。2011年基金专户理财中,六分之一新发行产品明确将股指期货作为投资标的。如易方达已经发行了多期对冲策略的专户产品,其中约有五个产品使用同样的对冲策略取得了3%左右的正收益。华宝兴业也运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对股票组合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以规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在套利策略的使用上,与2011年A股市场累计跌幅超21%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投瑞银旗下主打期指套利策略的“一对多”专户产品在2011年全部实现正收益。“正回报的示范效应将让其他机构对参与股指期货更为重视。”张毅说。
目前,阳光私募通过信托进入股指期货市场刚刚放行,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阳光私募产品涉及股指期货。
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说,股指期货对于资本市场的作用还体现在价格信号的影响力上,即使没有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者,也会考虑到股指期货的价格信号,从而影响其自身的决策,引导理性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机构投资者逐步有序入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股指期货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功能有效发挥的中流砥柱,是市场最主要、最具代表性、介入最深的核心力量。
带来两大积极改变
虽然刚刚两周岁的股指期货还处于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阶段,但是随着机构投资者的逐步参与,市场功能逐步发挥,证券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为“两大改变”。
第一大改变是股指期货为证券市场提供避险工具,促进避险文化形成。党剑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改变了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缺乏有效风险对冲工具的状况。“最关键的是投资理念的改变,机构在股市持续下跌时,敢于稳定持股,坚持价值投资。”此外,还促进了机构持股结构优化,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证券公司明显增加了对大盘蓝筹股的投资力度,持仓组合中大盘蓝筹股比重大幅增加。
第二大改变是股指期货促进市场创新,拓展了市场广度与深度。股指期货的推出促进了套利交易、量化交易等策略多样化,借助各种策略,机构逐步改变了在缺少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环境下,长期处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的状态;推动了股指期货合成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创新性ETF等种类繁多、品种丰富的创新金融工具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还加速了市场机构化进程,使得市场结构向成熟方向演进。
期盼推出国债期货
业内人士呼吁,应该建立起与中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金融期货市场,改变目前金融期货仅有沪深300股指期货“独生子”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五到十年是国内期货市场大发展的黄金时间,应该大刀阔斧地往前走。
中金所2月13日开始推出国债期货仿真交易,这标志着阔别中国资本市场17年的国债期货已经渐行渐近。目前,国债期货已经上报立项。
中金所总经理朱玉辰曾表示,中金所将推出中小板指数等一系列指数期货产品,待国债期货推出后,将打通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大大拓展资本市场空间。在时机成熟后将推出外汇期货。
“要在未曾突破的领域有所突破。”党剑直言,希望由国债期货开始,不断推动金融期货的创新突破,带动整个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
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在国债期货顺利推出之后,股指期权、外汇期货等新品种也应该加快推出。张毅直言,一个公开、透明的国债期货市场,有利于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推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他还指出,股指期权也要尽快推出,改变中国期货市场的“跛腿”格局。
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陶金峰认为,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为未来推出国债期货等新的金融期货品种打下了良好基础。他表示,应该加快推出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等指数期货,目前市场条件已经成熟且没有制度性障碍。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建议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在“从严监管”的前提下,考虑推出股指期货的迷你合约,进一步加大期指市场的流动性。
相关链接:人才匮乏掣肘基金参与期指
股指期货的推出,使中国资本市场告别了单边市场。对于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而言,从此也多了一个管理市场风险的工具。然而中国证券报记者通过对多家基金公司的采访了解到,股指期货推出两年来不少公募基金仍然游离在这个市场之外,但目前已经有大量基金专户产品积极试水股指期货。
基金专户小试牛刀
自国投瑞银在业内最早推出对冲策略的专户产品后,易方达、银华、富国、嘉实等基金公司纷纷推出了对冲专户产品,而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运用基本都涵盖在这些产品的设计之中。
“专户理财是目前基金公司业务中唯一可以设计对冲基金的门类,此前证监会对专户投资股指期货等无严格限制。许多专户理财在设计之初,契约中已经带有允许投资股指期货的条款。”业内人士指出。
在对冲策略上,目前大部分专户对冲产品主要采取市场中性策略。以沪深300对冲产品为例,一方面,通过多因素选股模型,构建股票多头组合,定期调整组合持仓以取得超越沪深300的稳定超额收益;另一方面,根据多头现货组合的仓位,卖空相应份额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对冲市场风险,力争使整个市场中性组合的Beta值趋向为零,从而获取稳定绝对回报。
去年4月中旬成立的易方达中行对冲1号,在2011年全年取得了超过5%的正收益。在过去的一年,国内基金公司采用对冲运作专户产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银华等基金公司的对冲专户产品,也在市场下跌时体现出明显的抗跌性。据了解,这种采取对冲模式的专户一对多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
公募基金鲜见参与
与专户产品陆续在股指期货上小试牛刀相比,政策限制和专业人才匮乏是掣肘公募基金入场的主要因素。
2010年4月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对基金参与股指期货投资进行了诸多限制,如“基金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买入股指期货合约价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规定使公募基金投资股指期货的操作空间相对较小。此外,更重要的是基金公司投研人员,如果不是专业从事股指期货研究,对这一块业务通常比较陌生。
“传统公募基金对股指期货业务不了解。股指期货的操作对交易的时效性、资金管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公募基金贸然转型做这一块业务的投入产出比不高,因此较少涉及。未来,随着人员和系统配备的成熟,相信股指期货在公募基金的投资中也将占有重要地位。”一位管理对冲业务的基金人士表示。
【海外财经】西班牙债“火”蔓延 欧洲央行或重启债券购买计划
2012年4月16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据彭博社报道,西班牙副贸易部长雷格斯14日称,当前西班牙情况已非常紧急,需削减更多开支。但“若要求西班牙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推行更严苛的财政紧缩政策,那么欧洲央行应加大力度购买该国债券以提供支持”。他称:“欧央行此时过于克制正在犯莫大的错误。”
多家金融机构预计,在西班牙债务风险陡增,欧债危机再度恶化情况下,欧央行很可能重新启动颇受争议的政府债券购买计划。
西班牙4月苦度偿债高峰
受西班牙债务风险上升影响,13日该国股市暴跌3.9%,创自2009年3月以来新低。当日,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6%,逼近希腊、葡萄牙等国申请援助时的收益率水平。此外,西班牙国债信用违约掉期(CDS)价格首次突破500个基点。
西班牙经济目前的首要风险是将在4月迎来偿债高峰,本月到期的债务高达250亿欧元,占今年第二季度该国债务到期总量300亿欧元的逾80%。与此同时,西班牙经济仍处于深度衰退,复苏曙光难觅。目前西班牙失业率高达23%,为1987年以来新高。3月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4.5点,为12个月来最低。西班牙央行预计,今年该国经济将萎缩1.7%。
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西班牙债务问题的根源在于2007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长期入不敷出,外资涌入房产市场制造资产泡沫。金融危机爆发后,房价暴跌拖累大量储蓄银行濒临破产,政府对银行业的救助导致负债大幅上升。
分析人士担心,由于西班牙经济体量是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之和的两倍多,一旦西班牙债务危机全面爆发甚至发生违约,可能在欧元区引发债务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远超希腊债务危机。
欧央行或重启债券购买
瑞银集团指出,当前欧盟现有的救助机制不太可能有余力为西班牙提供全面援助,假如该国政府财务状况日益严峻,则需采取其他措施应对。
经济学家普遍预计,欧央行很可能重新启动颇受争议的政府债券购买计划,而不是向欧元区银行业提供另一轮无限制三年期贷款计划(LTRO)。上周在接受外媒调查的22名经济学家中,17人预计,欧央行将被迫重新启动债券购买计划,仅1人预计该行将提供另一轮三年期再融资操作,9人预计,该行可能推出期限较短的贷款融资方案,如一年期或两年期等。
当前,西班牙银行业严重依赖欧央行流动性支持。据西班牙央行13日数据,自欧央行推出长期再融资操作后,向欧元区银行贷款总额为1.138万亿欧元,其中西班牙银行从欧央行借款占总额的28%。包括西班牙第二大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西班牙第三大银行Bankia集团在内的数家西班牙银行坦承,在债务危机期间很难通过市场进行融资,需依赖欧央行长期再融资操作。
法国巴黎银行首席欧元区经济学家瓦特瑞特认为,在市场压力下,欧央行终将被迫重新启动债券购买计划,但此事不会马上发生,因为“想让欧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就此达成一致,将是件困难的事情”。
欧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荷兰央行行长克诺特就称,距离央行恢复债券购买还非常遥远,为降低自身风险,希望该行永远不要再度购买政府债券。他同时预期,欧央行不会推出新一轮长期再融资操作,“央行注入的钱当前依然在欧元区银行手中”。克诺特认为,西班牙政府已采取了必要的改革措施,当前市场对该国债务风险反应过度。
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指出,由欧洲央行提供的流动性支持给市场带来的“甜蜜”很快就过去,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再次抬头,葡萄牙和希腊借贷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欧元区外围成员国经济衰退深化,并不可避免地向核心区蔓延。鲁比尼批评称,当前,欧元区只有财政紧缩战略,却没有经济增长战略,这是一种衰退战略。没有经济增长,财政紧缩和经济改革都将弄巧成拙。他认为,除非欧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成员国政府放缓财政紧缩步伐,否则欧元区竞争力就无法重塑,经济衰退就会深化。最终,将有一些国家选择退出这一货币联盟。

--
2012-04-16 10:07:5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65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