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HOUSE》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四合院出售
四合院出售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16
魅 力 值:24
龙    币:18
积    分:23.8
注册日期:2009-02-10
 
  查看四合院出售个人资料   给四合院出售发悄悄话   将四合院出售加入好友   搜索四合院出售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四合院出售发送电子邮件      

现代楼层中,我们需要四合院
现代楼层中,我们需要四合院。

高高的楼层里,容不下我的Ta的心,扶手而下的楼梯上,游动的是我们的爱情。

楼栋里面,不想见到的是天井,很多时候它只是用来通风,必须得见的是楼梯,可每个人都不想楼梯口多呆一会。

天井是个井,人是不能陷进去的,楼梯永远是斜的,人们每天都在幸苦的攀登它。你将一个可爱的小东西放置在楼梯口,如没人打扰,或许它可以一直停留,可当有外力侵入时,它会极像乒乓球一样,溅落下来,直到地平面。很不喜欢从这天井边的窗口向上望,因为这里只能见到对面的窗帘,还有如在井底所能见到的小天空。

天井旁,楼梯边,是一个个的小房盒子,每个盒子都似一个看不见的黑箱。这些盒子,东边的早上红太阳,西边的晚上外来情,南边的中午真打斗,北边的一直兴冷战。中间呢,大家都处在楼梯里,能见得到的,是看得见的在危机没有爆发前的日复一日。

看过网络上的言情小说,也许,生活中的盒房子里,就在每个人的左右,真的发生着自私的外来情。在这样的自由、自私空间里,每个盒子里的主人都可以演绎个人的情缘故事,并且不被打扰。我们的左邻右舍失去了对彼此的观察空间,一种自然的社会、邻里监督。

很是想念曾经所见识的北京的四合院,南方的围屋,还有农村里,一家一屋一院,门户敞开的一家又一家。想念那里的舒适恬静的生活,想念那里相互了解、关切的左邻右舍。

长大后,走进了都市生活,看见楼栋里的房子,如积木般的堆积着。每家都没有院子,大家也都没有院子。人们渐渐的淡忘了院子的社会功能,被动的被选择进入盒房子里。

农村里,每家都有一个院子,在四合院,在围屋里,大家共享着一个院子。可是等进入都市里的高楼,普通百姓家就再也没有院子了。

院子对于我们是什么?
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空间,是人文的关怀,是家庭的需要。

孩子们需要这样院子,可以在左邻右舍的关心下玩耍,大人们需要这样的院子,可以共同维护彼此的家庭生活。现代都市生活中所存在的,但在以前并未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或许是因为我们缺少这样的院子。

都市家居生活需要这样的院子!我们梦幻中安逸恬静的居家生活需要这样的院子。

当然,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像农村般的每户一院已是不可能了。但像四合院、围屋那样,用房子共同围起一个院子,还是可行的。

中国人的现代居家生活中,缺少这样的院子,把四合院及围屋的思想融入到城市的高楼住宅中,正是我所阐述的主题思想。

现代高楼中的院子会是什么样子?

当然会是每层都有一个院子的,可以是楼栋每层住户中,四至八家共享一个院子。院子是共享的,谁都可以很好的享受这个公共的院子。院子的大小,可以如一个室内羽毛球场那么大,有80至100平方米吧。这样,从经济上平均下来,每户就是15至25平方米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要钱的!

以未来国内城市住户平均面积130平方米计,若从这130平方米中,抽出其中的20,并重新设计剩下的110平方米。这样呢,就不容易增加经济压力了。而且,当每户的20平方米拼起来时,就有很可观的一个共享院子。这样,可以说是每家都拥有这个院子,可以在这院子里共享生活。100平方的房子,加上100平方的院子,那么,你的居家空间就是200平方了。

城市里,我们需要的是邻里间共享生活的院子,并不是像农村中用于撒种子的农院。正如北京的四合院一样,是一个共享空间。孩子们可以饭后玩耍,不需下楼走多远,老人家可在此说说话,或是看着走进走出的晚辈,或是赶走陌生的外来人。

我们需要的是每一层的几户人家共享一个院子,不必大,就100平方就可以了。这是近在家门口的院子,是亲近,很舒适。

让我们把四合院的思想融入到现代社区生活吧!我们的生活可以回到从前一样和睦,我们的家庭不会这么容易出现裂痕。我们会加强邻里关系,我们可以为孩子,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共享的生活空间,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居空间。
城市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现代人开始向往环境秀美,空气清新的居住环境,在郊区自然山水边购置第二居所已成为都市人置业的发展趋势。赶快行动吧!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畅金园-老北京四合院
2009-02-25 13:02:5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943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