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港湾》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myhlgcatt
myhlgcatt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3984
魅 力 值:641
龙    币:32696
积    分:27722.9
注册日期:2006-12-30
 
  查看myhlgcatt个人资料   给myhlgcatt发悄悄话   将myhlgcatt加入好友   搜索myhlgcatt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myhlgcatt发送电子邮件      

第三讲:止业处
第三讲:止业处

第一节、七清净
今天将进一步来学习《清净道论》所教导的修道次第。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清净道论》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教理思想的最完整、最详细的作品,或者可以称它为南传佛教的百科全书,很多国家的佛教学者都认真地研究它、学习它。然而,《清净道论》的真正意义并不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详尽深入和理论上的完整系统,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禅修者可以由一个凡夫通过修习止观,乃至在今生今世断除烦恼、证悟涅槃的实修过程,也就是修道次第。
《清净道论》的总纲是戒、定、慧三学。但我们也可以把《清净道论》的“清净”理解为七清净。因此,《清净道论》是指导修习戒、定、慧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修习七清净的方法。
是哪七清净呢?它们依次是:
戒清净(sãlavisuddhi)
心清净(cittavisuddhi)
见清净(diññhivisuddhi)
度疑清净(kaïkhàvitaraõavisuddhi)
道非道智见清净(maggàmagga¤àõadassana- visuddhi)
行道智见清净(pañipadà¤àõadassanavisuddhi)
智见清净(¤àõadassanavisuddhi)

这“七清净”在《长部》和《中部》都有记载。在《中部》有一部专门讨论七清净的经典,叫做《传车经》。这部经通过对话的方式探讨了七清净,说明七清净的次第关系,它们并不是一跃而成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传车经》用不断转车到达目的地的比喻,来说明修行七清净的次第。当时,沙利子(Sàriputta,舍利弗)尊者得知本那·满答尼子(Puõõa mantànãputta,富楼那满慈子)尊者很有辩才、有智慧,但素未谋面,因此前往拜访他。互相问候之后,沙利子尊者问道:
“贤友,你依我们的世尊住于梵行吗?”
本那满答尼子尊者说:
“是的,贤友。”……
“贤友,为何目标而依世尊住于梵行呢?”
“贤友,为了无取着般涅槃而依世尊住于梵行。”
“贤友,是否戒清净是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那么,贤友,是否心清净是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贤友,是否见清净是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那么,贤友,是否度疑清净是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贤友,是否道非道智见清净是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那么,贤友,是否行道智见清净是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贤友,是否智见清净是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那么,贤友,是否除了这些法之外得无取着般涅槃?”
“不是,贤友。”
“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问你戒清净是否无取着般涅槃?你说不是。心清净是否无取着般涅槃?你说不是……问你除了这七清净之外得无取着般涅槃,你又答不是。那么,贤友,请你让我知道这些话语的意思是什么?”
于是,本那满答尼子尊者举了一个例子来回答:
“贤友,犹如住在沙瓦提城(Sàvatthi,舍卫城)的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Ràjà Pasenadi Kosala,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要到萨葛答(Sàketa)处理一件紧急的事情,他从沙瓦提城到萨葛答城之间必须转乘七辆车。贤友,当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从内宫门口登上第一辆车离开沙瓦提城,乘第一辆车到达第二辆车之处,放弃第一辆车而登上第二辆车……放弃第六辆车而登上第七辆车,乘第七辆车到达萨葛答内宫门口。到达内宫门口之后,他的朋友亲戚问他说:‘大王,您是否乘这辆车从沙瓦提城到达萨葛答内宫的呢?’贤友,您说高沙喇国巴谢那地王会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呢?”
“贤友,正是如此,戒清净只到心清净,心清净只到见清净,见清净只到度疑清净,度疑清净只到道非道智见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只到行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只到智见清净,智见清净只到无取着般涅槃。贤友,为了无取着般涅槃而依世尊住于梵行。”(M.24)

比如说我们想要从宝峰禅寺这里去缅甸帕奥禅林,先要坐车到靖安县,从靖安县坐车到南昌,在南昌坐火车到昆明,从昆明坐飞机到仰光,再从仰光坐巴士到毛淡棉,到了毛淡棉,再打的士到帕奥禅林。到了禅林,有人问你:您是不是坐的士来到这里的呢?答案当然“不是”。那是怎么来到的呢?是一站一站、一步一步来到这里的。在这里所说的七种清净也是这样,它们之间是次第的关系,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

第二节、七清净与戒定慧
七清净其实也是在讲三样东西——戒、定、慧。戒、定、慧也是次第的关系。我们先要持戒,清净戒行,镇伏粗重的违犯性烦恼,在此基础上修习心。心清净之后才修慧,培育观智,通过修慧而断除烦恼、解脱生死。
因此,在《大般涅槃经》(Mahàparinibbànasuttaü)中,世尊反复强调了次第修习戒定慧的重要性,仅在一部经里面就不止七次地强调:
ßIti sãlaü, iti samàdhi, iti pa¤¤à. Sãlaparibhàvito samàdhi mahapphalo hoti mahànisaüso. Samàdhiparibhàvità pa¤¤à mahapphalà hoti mahànisaüsà. Pa¤¤àparibhàvitaü cittaü sammadeva àsavehi vimuccati, seyyathidaü - kàmàsavà, bhavàsavà, avijjàsavà'ti.û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已遍修戒,能得定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定,能得慧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慧,能使心完全地从诸漏中解脱,也就是——欲漏、见漏、无明漏。”(D.16)
这一段简短的开示揭示了我们想要使心从诸漏中解脱出来,要断除一切的烦恼,必须先持戒,戒清净之后再修定,有了定力再修慧,唯有修慧才能解脱。
在七清净中,戒清净属于增上戒学,心清净称为增上心学。增上心学又称为修止,止是内心平静的意思。由修止而得定,定是止的功德。
慧的近因是定。或者说,定力是培育观慧的强力助缘或直接原因。修习止观应先培育定力,拥有强有力的定力后,才接着修习慧,次第地培育观智。增上慧学亦即修观,观是修习慧学的方法,慧是观的功德。
我们在上一节课讲到:“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修习心与慧就是修习止观,由修止而得定,由修观而得慧,有了慧,才有解脱与解脱知见。
七清净是侧重于慧学的,因为七清净的第一种――戒清净属于增上戒学,第二种心清净属于增上心学,接着从见清净一直到智见清净五种清净都属于增上慧学。
同时,在这七清净中,前面的六种清净清属于世间。也即是说,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和增上慧学还是世间的道次第。只有最后一种清净才属于出世间。但是最后的智见清净也有四种次第,也就是四种圣道和四种圣果。

《清净道论·说蕴品》在谈到应如何修习慧时说道:
ßKathaü bhàvetabbà'ti? Ettha pana yasmà imàya pa¤¤àya khandhàyatana-dhàtu-indriya-sacca- pañiccasamuppàdàdibhedà dhammà bhåmi. Sãlavisuddhi ceva cittavisuddhi càti imà dve visuddhiyo målaü. Diññhivisuddhi, kaïkhàvitaraõavisuddhi, maggàmagga- ¤àõadassanavisuddhi, pañipadà¤àõadassanavisuddhi, ¤àõadassanavisuddhã'ti imà pa¤ca visuddhiyo sarãraü. Tasmà tesu bhåmibhåtesu dhammesu uggahaparipucchàvasena ¤àõaparicayaü katvà målabhåtà dve visuddhiyo sampàdetvà sarãrabhåtà pa¤ca visuddhiyo sampàdentena bhàvetabbà.û
“应如何修习呢?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此[观]慧之地。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根。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为[慧]体。所以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二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清净。”(Vm.2.430)

故此,这七种清净是围绕着慧来说的。
我们可用一棵树为例来说明这七种清净的关系:如果想要结出解脱之果,必须先扎根。根要扎在大地上,然后才能够长出树苗。树苗成长后才会有树干、树枝和树叶。我们把树干叫做树体(sarãra,古音译作舍利,意为身体),树干由根(måla)而生,根必须生长在地上。
在七种清净当中,戒清净和心清净作为慧之根,犹如树根,如果离开了树根就谈不上树本身。如果离开了戒,离开了定,就谈不上修慧。在戒不清净的情况下修定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种定没有得到戒的保护,甚至不可能证得正定。所以,在修习定之前,一定要守好戒,要持戒清净。
戒不清净是一种障碍法。所谓障碍法,即能造成一个人不能证得禅那和道果的因素。一名比库故意犯戒将构成“违令障”,若不忏悔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要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修定,定包括两种:近行定与安止定。拥有定力之后再修慧。
犹如树要生长在大地上,慧体也必须建立在慧地上。什么是慧地呢?慧地就是修观(vipassanà)的对象,观智(慧)是能缘,慧地是所缘。在《清净道论》中,依据论藏第二部《分别论》的分类,将慧地分为六大类——蕴、处、界、根、谛和缘起。
这里的蕴是指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处是六处,包括六内处和六外处,合称十二处,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十八界是对十二处的进一步细分,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颜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根是二十二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性根、男性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不苦不乐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应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谛是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至苦灭之道圣谛。
缘起即十二缘起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论是蕴也好,处、界、根、谛、缘起也好,都可以归纳为名色法。然而,蕴、处、界、根、谛等都包括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但是在修观的时候,观智的所缘只是世间法,不包括出世间法。我们不用去观照道心、果心为无常、苦、无我,也不法观照涅槃为无常、苦、无我。我们观照的是世间法,出离的是世间,断除的是烦恼。
因此,观智的所缘只是世间法,是行法、有为法、因缘和合之法,这些是应观照的对象,称为慧地。有了慧地,才能够生长出慧体。慧体就是后面的五种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都是观智的进展,即修观的次第。同时,最后的智见清净也属于慧之果。

第三节、四十种止业处
1.四遍净戒
大概地分析了三学与七清净的关系之后,接着再来讲一下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如果说持戒,培育戒清净,《清净道论》主要依四种遍净戒来说。遍净,巴利语pàrisuddha。pàri是完全的意思,suddha是清净。哪四种遍净戒呢?它们是:
1. 巴帝摩卡律仪戒(Pàtimokkhasaüvara-sãla);
2. 根律仪戒(Indriyasaüvara-sãla);
3. 活命遍净戒(âjãvapàrisuddhi-sãla);
4. 资具依止戒(Paccayasannissita-sãla)。
对于这四种遍净戒,我们在以后讲戒的时候再详细学习,这里略带过就可以了。
2.四十业处
接着是心清净。
《清净道论》如此定义心清净:
ßCittavisuddhi nàma sa-upacàrà aññha samàpattiyo.û
“称为“心清净”是指包括近行定的八种定。”(Vm.2.662)
这里的八定是指八种安止定(appanà):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近行定和八种安止定是依培育定力由浅到深的次第来说的。至于培育定力的方法,依所缘分别有四十种止业处(samatha kammaññhàna),分别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差别和一想。
3.十遍
十遍(dasa kasiõà)是指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和限定虚空遍。这十种是取物质的质材和颜色为对象来修习的。
当知这里所说的地、水、火、风的遍相是概念法,不是修习四界差别的地、水、火、风,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地遍的“地”是指概念的地,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大地、土地。水是指平常看到的水,火是燃烧的火,风是吹来的风,它们都属于概念法(pa¤¤atti),不是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但是在修四界差别的时候,所取的对象就必须是究竟法,例如身体中的地,表现为硬、软等。遍业处中的地水火风和四界差别的地水火风虽然名字相同,但所缘涉及的范畴却不同。两者不可混淆。
接着是四种色遍,取青、黄、红、白四种颜色做遍相。这里的颜色也是概念法。青,巴利语nãla,古代翻译成青,相当于蓝色、绿色或深褐色。取青色为遍相来修习,也是可以证得禅那的。黄,巴利语pãta,即黄颜色;lohita,红色;odàta,白色。
光明遍:可以取平时所看见的光明为所缘,无论太阳光也好,蜡烛光也好,取光明为所缘可以证得禅那。
限定虚空遍:通过专注某一特定空间中的虚空,然后再把它扩大,从而证得禅那。
十遍的修法是:在取得遍相之后,还要把遍相不断扩大,扩大到十方、上下、一切处,然后专注于遍一切处的相,从而证得禅那。所以,遍的巴利语kasiõa也可以翻译为“一切处”。
4.白遍——眼门取相法
在这里,我们将举白遍(odàta kasiõa)为例子,简单地介绍修习白遍直至证得禅那的方法。
要修习白遍,先要取白色的遍相。有两种取遍相的方法:
1. 眼门取相法;
2. 意门取相法。
《清净道论》里面教导的是眼门取相法,即通过眼睛注视白颜色来取相的方法。如何取相呢?想要修习白遍的禅修者,先要制作遍相,巴利语叫maõóala,古代音译为曼陀罗,即圆、圆相的意思。他可以找一块白布或白纸,表面必须洁白无瑕、没有污点,也没有褶皱。将它裁剪成一个直径大约为一拃手量的正圆型,将之贴在黑色或深颜色的布上。这样,白色的遍相就做成了。
可以将白色的遍相挂在墙上,或者铺在一块斜放着的木板上。木板的倾斜度以45度角为佳。找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地方坐下来,面对着白色的圆相,微微地张开眼睛,注视着白色遍相,心中作意它为:“白、白、白……”或ßodàta, odàta, odàta……û不要注意纸本身,也不要注意纸的硬软,只是注意它的颜色就够了,而且颜色的范围正好是这个圆相。如此数数取相,直到闭上眼睛的时候,白色的圆相也可以在意门中现起,这叫做“取相”。
从制作白色的圆相到注视它为白、白、白……,该圆相叫“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如果闭上眼睛,意门能够出现白色的圆相,则称为“取相”(uggaha-nimitta)。
然而,没有定力的禅修者在刚开始修习白遍的时候,通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取外在的白色遍相时,打开眼睛看遍相,它是一块白色;但是一闭上眼睛,前面那个白色的圆相就变成黑抹抹的一团东西,是不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没有定力的关系。
想要修习白遍的人不要灰心,他应当数数取相,一直到成功为止。如果闭上眼睛,刚才看着的白色遍相已经可以呈现在意门了,他就应当继续闭着眼睛作意:“白、白、白……”如果白色的遍相消失,则再张开眼睛注视面前的白色遍相,作意它为“白、白、白……”然后再闭上眼睛。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取相成功。
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直到白色的遍相可以维持整座不消失。这时,他会发现白色的遍相已经超越原先用眼睛所看到的那个白色外相。相形之下,外在的白相已显得很粗糙了。
呈现于意门的白相就好像在秋天月圆日夜里的明月那么明亮,甚至会发现它比十五或十六的月亮还要皎洁、洁白。继续专注这个白相,随着定力的提升,它会变得越来越纯洁,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清澈,这个阶段称为“似相”(pañibhàga-nimitta)。
当似相稳定之后,应当尝试将它扩大。刚开始扩大的时候,范围不要一下子扩到太大,要一点一点慢慢地扩。虽然如此,但也有可能因为定力不稳的缘故,遍相会变得暗淡或变形,甚至消失。这时他不应当继续扩大,先停下来专注遍相,作意它为“白、白、白……”。等到遍相再度变得洁白明亮而且稳固不晃时,再继续扩大。扩大的范围可以从自己座位周围开始,慢慢扩大到整个禅堂,再到整个寺院,寺院所在的村子,整个乡镇,整个县,整个省,整个国家,整个亚洲,乃至整个轮围世界、无边宇宙。这时,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前后左右上下都是一片明净纯洁的白色。
这时,将心念只安置在你面前的那一片白色,持续地专注它为“白、白、白……”或ßodàta, odàta, odàta……û直到可以专注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这时很有可能证得初禅。
这是白遍的修习方法。
《清净道论》在教导十遍业处时举的是地遍的修法,讲得非常详尽,大家可以去阅读。我们在这里举的是白遍的例子。然而,在此讲的只是粗略的修习方法,而且是针对没有定力的初学者。
5.白遍——意门取相法
下面接着讲用意门取相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是对已经拥有禅那的人来说的。
对于拥有禅那的禅修者来说,修习白遍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他可以在一座当中,甚至不用一座,只用半个小时,就可以从取相直到进入禅那。
禅修者可以先修习入出息念,依次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从第四禅出定之后,他可以先观照自己的三十二身分,再观照外在的三十二身分,然后他取坐在自己前面的禅修者的骨相,这时他可以很清晰看到一副白骨坐在前面。
他不去注意除了头骨之外的其他骨相,只取头盖骨的圆相,于是在他的意门里将呈现出一个白色的圆相。他不应当注意它为“骨”,也不应当注意骨的硬等,只应注意骨的白色,不断地作意:“白、白、白……”或ßodàta, odàta, odàta……û这时,他所取到的白色遍相将很快变得清澈、洁白且明亮。
他应当决意:“把这个白色的遍相扩大。”然后慢慢地扩大,扩大到整个禅堂、整个寺院……乃至整个轮围世界。因为禅修者已经有第四禅的定力为基础,所以想要取白相、把遍相扩大都很容易。
这时他可以把心只专注在前面的那一块白色,犹如看一扇洁白的墙上挂着的一个白色帽子一样。他可以决意:“让我进入白遍初禅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然后他的心就能很稳固地投进白色的似相中,并且随他的意愿想要进入禅那多久就多久。
这是通过意门取相的方法。意门取相法虽然很容易,但是对基础的要求却很高,必须以第四禅为基础。
另外,还有一种不用禅那为基础修习白遍的方法。我们可以先修习四界差别观,修习四大可以达到近行定。借助近行定所产生的智慧之光来取骨相。取到骨相之后再修白遍,通过白遍次第达到第四禅。这几种修习白遍的方法在帕奥禅林都有教导。
第一种取相法是通过两门来修习的。为什么呢?因为先通过眼门来取相,然后才在意门当中生起白色的遍相,所以说是两门修习法,中间还有个转换的过程。第二种取相法则是直接用意门取相。
以上是简略地介绍白遍的修习方法。其余诸遍的修法则大同小异。如果大家有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的话,应当在一位有经验的业处导师的指导下逐个逐个地修习。十种遍业处在帕奥禅林是非常普遍的修行方法。
6.十不净
接着再讲十不净(dasa asubhà)。十不净是指一个人死后尸体由开始肿胀一直到腐烂成白骨的十个过程。它们依次是:肿胀相、青瘀相、脓烂相、断坏相、食残相、散乱相、斩斫离散相、血涂相、虫聚相、骸骨相。
我们现在想要依照《清净道论》中的教导来修习十不净会比较困难。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人死后多数是火葬或土葬,但是在古代的印度跟斯里兰卡是林葬。林葬就是把尸体抬到树林里的坟场,任其腐烂,任其被鸟、兽吃。因此,想要修习不净的比库可以到坟墓里面去取不净相。
即使现在在坟场里真的有死尸可以看的话,那也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要去看尸体取不净相时,假如比库的戒不清净的话,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由于恐惧、惊吓使其心搅动而无法平静、专注。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教导修习不净,而且还是作为四种护卫业处的其中一种。现在修习不净一般是用意门取相法,但是这种修习法还是要以禅那为基础,对于没有禅那的禅修者就比较困难。因此,建议想要修习不净的禅修者,可以先通过修习其他业处,在证得禅那之后,再取不净相就非常容易。一名有禅那的禅修者可以只看尸体一眼就取到相,然后再通过所取的相来证得禅那。他甚至有能力回忆很多年前曾经见过的尸体,取其为不净相,然后进入初禅。十种不净只能够达到初禅。
7.十随念
接着是十随念(dasa anussatiyo)。十随念依次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入出息念以及寂止随念。
1. 佛随念(Buddhànussati):Buddha是佛陀,anussati,直译为随念,即时时地忆念。佛随念属于一切处业处,即护卫业处的一种,是每一位禅修者都必须修习的方法。
想修习佛随念的禅修者应先记熟佛陀的九种功德: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全自觉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然后选择其中一项自己最喜欢的功德号,如“阿拉汉,阿拉汉……”了解这些德号所包含的意思,时时忆念思惟。必须注意的是:佛随念的所缘是佛陀的功德,不要变成只是在念诵名号。修习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安止。
2. 法随念(Dhammànussati)是忆念佛法的六种特质:1.法乃世尊所善说,2.是自见的,3.无时的,4.来见的,5.导向[涅槃]的,6.智者们可各自证知的。
3. 僧随念(Saïghànussati)是忆念僧宝的九项功德:“世尊的声闻僧团是善行道者,世尊的声闻僧团是正直行道者,世尊的声闻僧团是如理行道者,世尊的声闻僧团是正当行道者。也即是四双八辈,此乃世尊的声闻僧团,应受供养,应受供奉,应受布施,应受合掌,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4. 戒随念(Sãlànussati)是忆念自己的戒清净、戒的无垢、戒的不破、戒的不穿、戒的无染、没有斑点。通过忆念自己的戒清净来培育定力称为戒随念。
5. 舍随念(Càgànussati)是忆念自己布施的品德、乐善好施的行为:“以远离悭吝之垢的心住在家中,是施舍者,净手者,喜欢舍与者,有求必应者,喜欢布施分与者。”
6. 天随念(Devatànussati)并不是思惟天界的殊胜、天界的欲乐,而是取天人所拥有的功德来跟自己对比。因为天人具足了信(对三宝的信心)、戒(他们持五戒)、闻(多闻)、舍(布施)、慧(具足智慧),因为他们具足这些功德,所以能够投生天界,我也同样具足这些功德。通过天人所具足的功德跟自己对比来培育定力,称为天随念。
7. 死随念(Maraõànussati)是思惟死的必然性。这也是上座部佛教传统四种护卫业处的其中一种。
8. 身至念(Kàyagatàsati)又称为三十二身分,是思惟身体三十二个部分的厌恶与不净的业处。
身至念跟十不净一样,都称为“不净业处”。其中,身至念叫做“有意识的不净业处”(savi¤¤àõaka- asubhakammaññhàna),因为所缘是有生命的身体。十不净叫做“无意识的不净业处”(avi¤¤àõaka-asubha- kammaññhàna),因为所缘是无生命的尸体。
9. 入出息念(ânàpànassati),即专注呼吸培育定力的方法。
10. 寂止随念(Upasamànussati)。upasama是寂止、寂静、寂灭的意思,为涅槃的异名。寂止随念是忆念涅槃的寂静、寂止:ßEtam santaü, etam paõãtaü.û“这是寂静,这是殊胜”。
在这十种随念当中,有八种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得安止,连初禅都不得,它们分别是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死随念以及寂止随念。身至念可以证得初禅,入出息念可以证得第四禅。
8.四梵住
接着是四梵住(cattàro-brahmavihàrà)。为什么称为梵住呢?《清净道论》中说:“当知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以对诸有情正确地行道故住于最胜。又如梵天以无过失之心而住,如此与这些相应的禅修者相当于梵天而住。故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Vm.1.268)
四梵住又作四无量(catasso-appama¤¤àyo)。无量就是心的无量、无边,没有界限、没有边际。由于修习慈心等所取的对象无量,无量的有情是其对象,以所缘无量故为“无量”。
四梵住分别是慈(mettà)、悲(karuõà)、喜(mudità)、舍(upekkhà)这四种无量。
古代把修习四梵住翻译成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舍心观,但这是不准确的翻译,也许跟北方说一切有部所传的“五停心观”有关系。“五停心观”意谓五种停止心之惑障的观法,即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
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的传承,修习入出息念、修习不净,修习慈心、悲心、喜心、舍心都不属于观。为什么呢?因为修观是不能证得禅那的,唯有修止才可以证得禅那。所以在上座部佛教的传承里面,止和观的分际非常清楚、非常明确。因此,请大家不要再继续把修习不净讹称为不净观,把修习慈心讹称为慈心观等。
第一种梵住叫做慈心修习(mettàbhàvanà)。mettà是慈、慈心、慈爱的意思;bhàvanà的原意为培育,通常也译作禅修、修行。因此修习慈心也可称为修慈或培育慈爱。
慈梵住的所缘是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界限。不是说我只对这个人修慈,不对那个人修慈;只对我喜爱的人、我的朋友、认识的人修慈,对我讨厌的人就不修慈。假如是这样的话,这种慈是有限的,不是无量的。因为众生无量,慈心也应当无量,如果还有限量、还有分别、还有界限,那就不叫无量心,这种心是有量的、有限的、狭窄的、狭隘的。
当一个人证得慈心禅那的时候,他能够对一切众生平等无余地散播慈爱,这种慈爱就好像大海之水充满大地一样,遍满一切众生,一切的众生都是他散播慈爱的对象。众生无边,他的慈爱也是广大无边的。
我们通常会依照《无碍解道》(Pañisambhidà- magga)里面的教导来培育慈心,教导禅修者以528种方式证得慈心禅那,而且要用每一种方式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如此,禅修者可以平等无余地获得慈心解脱。
接着是修悲(karuõà)。我们平时常说慈悲、慈悲,但慈和悲的所缘略有不同。修慈的对象是众生的福乐、有情的幸福安乐;修悲的对象是众生的痛苦。修慈是与乐,祝愿一切有情快乐、安稳;修悲是愿一切众生解脱痛苦、拔除痛苦,是不忍见到众生受苦。
喜(mudità),这里的喜不是欢喜的喜,而是随喜的喜。随喜是对一切众生的成就感到欢喜。
舍(upekkhà),这里的舍不是施舍的意思,而是中舍,内心保持平等、不偏不倚的状态。舍心的基础是业果智,清楚众生的苦、乐是由于他们的业所造成的,他们只是在承受自己所造之业的结果而已,故此不会因为众生的苦乐而紧张,其心处于中舍的状态,这称为舍。
修习慈、悲、喜、舍四梵住所证得的禅那也不同。修习慈、悲、喜能够证得第三禅,而修习舍直接证得第四禅,没有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如果一位禅修者培育了慈心禅那、悲心禅那、喜心禅那、舍心禅那,他就成就了四无量心,具足了慈、悲、喜、舍四种功德。
9.四无色
接着是四无色(cattàro àruppà)。四无色即四种无色界定,它们分别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要修习这四种无色界定必须先具足色界的四种禅那,达到色界第四禅。修习入出息念等业处达到第四禅并不能直接修四无色。四无色定的基础禅那是遍业处。禅修者可以先以地遍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在地遍第四禅的基础上再修习空无边处定,从空无边处定出定后再修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禅修者也可以通过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红遍、白遍、光明遍来修四无色定,然而不能以限定虚空遍来修,因为限定虚空遍的所缘跟空无边处定的所缘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不用限定虚空遍为基础来修习无色定。

接着是一想——食厌恶想(àhàre pañikålasa¤¤à)。食厌恶想是通过思维食物的厌恶来修习。
10.四界差别
最后是一差别——四界差别(catudhàtu- vavatthàna)。四界是地界(pathavãdhàtu)、水界(àpodhàtu)、火界(tejodhàtu)、风界(vàyodhàtu)。这里的四界并非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地、水、火、风。这里所说的地、水、火、风是指究竟法,它们跟前面提到的遍业处里的地、水、火、风是有区别的。
这里的四界又称为四大,它们是一切物质现象(色法)都具有的最基本的元素,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乃至空气,都有地、水、火、风存在。如果我们用观智去分析空气里面的物质,将会发现里面也许许多多的色法。我们同样可以取任何的物质现象来分析,都可以见到地水火风四界。地、水、火、风是构成一切色法的最基本的究竟法、最基本的元素,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修习四界差别也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简略法;
第二种是详尽法。
简略法和详尽法在帕奥禅林都有教导。但一般上是先教导简略法,观照身体里面地、水、火、风的十二种特相,之后在修色业处的阶段才教导详尽法。
上面很粗略地学习了四十种业处。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除了修习十不净现在有点困难之外,其余每一种业处我们都可以修习。

第四节、业处分别
1.业处分别
这四十种业处是依什么分别的呢?依所缘分别。地、水、火、风,青、黄、红、白,光明、限定虚空十种遍,都是依所缘来分,不是依禅那而分的。十种随念也是依所缘而分的,十种不净也是依所缘而分的,慈、悲、喜、舍也是依所缘而分的,四种无色也是依所缘而分的,还有一想跟一差别也是依所缘来分的。
根据所缘的不同,将培育定力的方法分为四十种业处,这是由《清净道论》把佛陀所教导的止业处整理出来的。因为在《经藏》中,佛陀教导了很多种业处,《清净道论》就把其中的止业处依所缘分别整理为四十种。在上座部佛教的传承里面,说到修止,说到培育心清净,说到修习增上心学,离不开这四十种业处。

通常我们也说到“四禅八定”,但真正应该说是“八定”,即四种色界禅那和四种无色界定,八定已经包括了四禅。四种禅那是依禅支来分别的,不是依所缘来分别的。如果依所缘来分别,则可以通过修习十遍、十不净、四梵住、身至念跟入出息念来证得色界禅那。
然而,四无色定的所缘都各不相同,它们就不是依禅支来分别的。比如说空无边处定,它是通过取无边的虚空为所缘来证得。识无边处定是通过取空无边处的禅心为所缘来证得。无所有处定是取空无边处的禅心的没有来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定是取无所有处定心的微妙、殊胜来证得。因此,四无色的所缘各不相同。如果依禅支来分,由于四无色的禅支跟色界第四禅的一样,只有舍跟心一境性两种禅支,所以在经典中提到第四禅时,通常也把四无色定包括在内。
2.禅那分别
在这四十种业处中,哪些业处可以证得禅那,哪些业处不能证得禅那呢?
《清净道论》中说:
`òhapetvà kàyagatàsati¤ca ànàpànassati¤ca avasesà aññha anussatiyo, àhàre pañikålasa¤¤à, catudhàtuvavatthànanti imàneva hettha dasakammaññhànàni upacàravahàni. Sesàni
appanàvahàni. '
“除了身至念和入出息念以外的其余八种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这十种业处为近行导入。其他的为安止导入。”(Vm.1.47)
也就是说,在四十种业处当中,有三十种业处可以证得禅那。哪三十种呢?十遍、十不净、身至念、入出息念、四梵住、四无色,这三十种业处可以证得安止定。其余的十种业处不能证得禅那,只能达到近行定。

这三十种安止业处分别可以达到哪些禅那呢?《清净道论》接着又说:
`Appanàvahesu cettha ànàpànassatiyà saddhiü dasa kasiõà catukkajjhànikà honti. Kàyagatàsatiyà saddhiü dasa asubhà pañhamajjhànikà. Purimà tayo brahmavihàrà tikajjhànikà. Catutthabrahmavihàro cattàro ca àruppà catutthajjhànikà'ti. evaü jhànappabhedato.'
  “对于安止导入,在此,入出息念以及十遍属于四种禅那;身至念以及十不净为初禅;前面三种梵住为三种禅那,第四梵住及四种无色属于第四禅。这是依禅那的分别。”(Vm.1.47)
这就是说:在三十种可以证得安止定的业处当中,入出息念和十种遍业处可以证得色界的初禅一直到第四禅,身至念和十种不净只能达到色界的初禅;慈、悲、喜三种梵住可以证得色界的初禅、第二禅和第三禅;舍梵住直接证得色界第四禅。修四无色可证得四无色定,无色定在禅支上跟第四禅一样,所以也可算作第四禅。换句话说:除了四无色之外,其他二十六种业处都可达到色界禅那。
3.所缘分别
为什么有些业处可以证得禅那,有些业处不能证得禅那呢?让我们先看《清净道论》的这一段话:
`Tathà dasasu anussatãsu ñhapetvà ànàpànassati¤ca kàyagatàsati¤ca avasesà aññha anussatiyo, àhàre pañikåla- sa¤¤à, catudhàtuvavatthànaü, vi¤¤àõa¤càyatanaü, nevasa¤¤ànàsa¤¤àyatananti imàni dvàdasa sabhàva- dhammàrammaõàni. Dasa kasiõà, dasa asubhà, ànàpànassati, kàyagatàsatãti imàni dvàvãsati
nimittàrammaõàni. Sesàni cha na vattabbàrammaõàni.'
“在十种随念中,除了入出息念和身至念以外的其余八种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识无边处、非想非非想处,这十二种为自性法所缘。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和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为相所缘。其余六种为不可说所缘。”(Vm.1.47)
止业处依所缘分为四十种,这四十种所缘又可分为三类:自性法所缘(sabhàvadhammàrammaõa)、相所缘(nimittàrammaõa)和不可说所缘(na vattabbàrammaõa)。自性法所缘属于究竟法,相所缘和不可说所缘属于概念法。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所缘的属性与证入禅那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先排除四无色,来看看其余的三十六种业处。在十随念中,佛随念等八种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共十种业处的所缘为自相法,也即是究竟法,而且这十种业处正好不能证得禅那,只能证得近行定。剩下二十六种业处的所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概念法(pa¤¤atti),而且都能证得色界禅那。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四十种业处当中,除了四无色,凡是取概念法为所缘的业处可以证得色界禅那,取究竟法为所缘的业处只能证得欲界近行定。
我们稍微解释一下,大家就容易理解。比如说修地遍,这里的“地”是指我们平时看到的土地、大地的地,土地是概念法。在修习时,只取地的概念,作意“地、地、地……”因为所谓的土地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是不存在的,它是可分析的,这就是概念法。所以修地遍可以证得禅那。
同样的,取水、火、风等物质形态的概念为所缘,青、黄、红、白四种颜色的概念,光明、限定虚空等的概念为所缘,都可以证得禅那。
但是修四界差别就不能够证得禅那。为什么呢?因为四界差别的所缘是究竟法。如果一名禅修者要修习四界差别,须分析色法里面的地、水、火、风四界。什么是地界?硬、粗、重、软、滑、轻是地界。地界是究竟法,土地是概念法。什么是水界?流动、黏结是水界。水界是究竟法,河水、江水、海水、清水等是概念法。因此,四界所指的地、水、火、风并非我们平时看到的土地、流水、火焰、凉风。取究竟法为所缘不能证得色界禅那,只能够证得欲界近行定。
修慈、悲、喜、舍四梵住为什么能够证得禅那呢?因为对象是有情。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并没有所谓的有情,没有所谓的人,没有所谓的男人、女人,乃至没有所谓的佛陀,没有所谓的弟子,没有所谓的比库,没有所谓的居士等等,这些都是概念法,在究竟意义上是不存在的,他们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分析他们的名色法,只作意其概念,以概念为所缘就可以证得禅那。
不净是指尸体。有所谓的尸体吗?没有!它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假如我们分析尸体里面的时节生色,那是不可能证得禅那。如果只是取尸体的不净、厌恶,就可以证得禅那的。
同样地,当我们修习身至念,也就是三十二身分的时候,有所谓的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肉、筋腱、骨等等吗?没有!它们只是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跟食生色这四因生色的组合而已,并没有所谓的骨、肉等等。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分析它,只是注意头发就是头发、毛就是毛、指甲就是指甲、牙齿就是牙齿、皮肤就是皮肤、肉就是肉、筋腱就是筋腱、骨就是骨、骨髓就是骨髓……还是可以证得初禅的,因为这些都是概念法。
入出息也是概念法。呼吸是心生色法,但是我们不用去分析它,只是知道呼吸的概念就可以了。如果分析呼吸,将会见到很多色聚,继续再分析色聚,还会见到很多究竟色法。
只是取概念为所缘可以证得禅那,取究竟法就不能证得色界禅那。例如佛随念,取的是佛陀的功德,佛陀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这些功德属于佛陀的素质、佛陀的功德,是胜义法,不是概念法,因此修佛随念等不能证得禅那,只能够证得近行定。
所以,要证得色界禅那,其所缘必须是概念法。然而,请别忘记我们刚才说的是先排除四种无色。在四种无色界定里,有两种定是取概念法为所缘,两种定是取究竟法为所缘。空无边处定取的是无边的虚空为所缘,无边的虚空属于概念;无所有处定取的是空无边处定心的没有,这也是属于概念。然而,识无边处定取空无边处的定心为所缘,这属于究竟法;非想非非想处定取无所有处定心为所缘而证得,这也是究竟法。
因此,在四种无色界定里,有两种所缘是概念法,两种是究竟法。若再加上刚才所提到的取概念法为所缘的二十六种色界禅那业处,一共有二十八种业处是取概念法为所缘。通过所缘分析法来分别止业处,就会清晰很多。
4.禅相分别
接着我们再依禅相来分别业处。
《清净道论》中说:
`Imesu ca cattàlãsàya kammaññhànesu dasakasiõà, dasa-asubhà, ànàpànassati, kàyagatàsatãti imàni dvàvãsati- pañibhàganimittàrammaõàni. Sesàni na pañibhàganimitt- àrammaõàni.'
  “在这四十种业处当中,十遍、十不净、入出息念、身至念这二十二种为似相所缘。其他的为非似相所缘。” (Vm.1.47)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有些业处可以获得似相,并且通过专注似相证入禅那;但有些业处并不能生起似相。在四十种业处当中,只有二十二种能生起似相,其他的十八种业处不能生起似相。想要弄清楚似相,先要了解什么是禅相。
禅相,巴利语nimitta,意思是标记、标志、标相。在戒律中也会提到nimitta,那是指sãmànimitta。sãmà是界,sãmànimitta是结界用的界标、界相。在修定时所说的nimitta也是标记、标志、标相的意思。它是什么的标记呢?定力的标记。
禅相是由什么产生的?由心想产生,它是心的影像。一般上禅相可以分为三种。我们刚才在讲到修习白遍时已经提到过这三种禅相。
这三种禅相依次是:
1. 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
2. 取相(uggaha-nimitta);
3. 似相(pañibhàga-nimitta)。
举修习入出息念为例子。我们的呼吸就是遍作相。其中,pari是准备,kamma是工作,准备工作也叫预作,所以parikamma-nimitta可译成预作相或遍作相。当禅修者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他在人中这一带区域专注呼吸,其呼吸本身就是“遍作相”。如果他持续地专注呼吸,定力提升了,将会发现呼吸慢慢地变成光。如果这种光还是白色的,像棉花一样,像云、像雾一样,这个时候称为“取相”(uggaha-nimitta)。
他继续专注呼吸,将会发现呼吸已经变成了光,光跟呼吸二合为一,分不清什么是呼吸什么是光,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心投进禅相里面。
在此之前的阶段,通常不用去管它是不是禅相。但如果光非常稳固、稳定地出现在业处这个地方,而且发现呼吸就是光,光就是呼吸。假如一定要把光和呼吸分开来,反而心会波动,会不舒服,那就让心自然地投进光里面。我们称这个时候的光为禅相。
如此继续专注禅相,当禅相变得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时,很可能就是“似相”。似相跟取相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取相像手电筒的光,那么似相很可能像太阳的光;如果说取相像蜡烛的光,那么似相很可能像十五、十六晴朗夜空中的明月光。这些在《清净道论》里有详细的分析。在修习入出息念的时候,通过专注似相,能够达到近行定和安止定。或者说,似相就是入出息念近行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所缘。如果离开了似相,想要修习入出息念证得禅那是不会成就的。
在修习十遍的时候,通过观察地遍等圆相时,该圆相叫做“遍作相”。经过数数观察修习,闭上眼睛就犹如睁开眼睛一般呈现在意门的圆相叫做“取相”。当圆相变得纯净、无瑕、稳固、不动时,就是“似相”。通过专注似相持续地修习,将能成就地遍的近行定和安止定。
对于十不净也是这样。禅修者睁眼观察的尸体为“遍作相”。经过数数观察后,闭着眼呈现在意门的尸体影像叫做“取相”。继续专注尸体的影像,取相将转变为“似相”。取相就跟睁眼看到的尸体一样,丑陋、难看、可怕、吓人。当它变成似相时,看起来就好像一个肥胖的人躺在地上一样。
这二十二种业处能生起似相,并且通过专注似相证得禅那,所以《清净道论》才说这些业处的所缘为“相所缘”。
除了二十二种业处能生起似相之外,其他的十八种业处不能生起似相,但仍然能够获得遍作相和取相。也就是说:一切业处都可以生起遍作相和取相。
所以《摄阿毗达摩义论》说:
“对于禅相,一切[业]处都能够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和取相。但只有遍、不净、身分、入出息才能获得似相。此中,实通过专注似相而转起近行定和安止定。”

以上是对《清净道论》所说到的心清净里面四十种业处的分别。不过,这些都是属于世间定的修习,在修观(vipassanà)的时候,必须观照所有这些禅心也是无常、苦、无我。
佛陀的教法是层层增上的,一层比一层殊胜的。戒清净是为了定,定的清净(心的清净)是为了慧。修定能获得非常殊胜的功德,而且定本身也非常殊胜。当然我们不用担心,只要是在佛陀的教法里面,一般都不会执着这些定境,因为知道还有更上、更殊胜的法在后头等着修习。我们通常把定作为一种工具,它是慧的近因,也就是培育观智的直接因素。即使培育了观慧,也不能只是满足于世间慧,一定要精进努力培育出世间慧,如此才能获得佛陀教法的真实利益。
我们下面将会继续讲十六观智。在十六种观智中,前面的十四种都是世间慧。只有道智跟果智两种才属于出世间慧。对于增上慧学,我们将在下一节课再谈。
2011-06-21 11:36:15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44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