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港湾》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电魂闪
电魂闪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107
魅 力 值:0
龙    币:31
积    分:52.1
注册日期:2015-09-02
 
  查看电魂闪个人资料   给电魂闪发悄悄话   将电魂闪加入好友   搜索电魂闪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电魂闪发送电子邮件      

品读圣贤之道,传承智慧之光-乐学大成田老师——读《孔子》有感

乐学大成语文教师 田卫斌 

作为一名从教十几年的语文教师,课堂上与学生对话,教授知识,传播思想,解惑人生,实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尤其和同学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悟平仄相谐的韵律,品读圣贤的经典,心中溢满的是幸福,更是一种骄傲——为生在东方文明的国度,为悠久灿烂的国学文化。

记得第一次执教《论语》时,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感悟儒家的忠恕之道,仁义礼智,作为老师的我,内心涌动起的是责任和热爱。用钟爱品读圣贤的思想,用责任传递思想之光。于是我决心走近《论语》,走近孔子。当看到鲍鹏山的《孔子》时,我心中涌动的是研读的热情。此书以清晰的思路,畅晓的语言,给读者展现了孔子的一生。

孔子是一个传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 38个字,是孔子一生精辟的注脚。此可谓史上最短的一篇自传,后来几乎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所向往之完美人生。看十五岁的孔子发奋“ 志于学” ,就像我们今天的追梦少年一样,意气风发,充满理想。虽然我们与孔子之间隔着 2500多年的悠悠岁月,却丝毫没有感到陌生和遥远。三岁丧父,“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生活的磨砺让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一位“ 诲人不倦,学而不厌” 的“ 至圣先师” ,和他的三千弟子在春秋的时空里,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写下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的使命与感叹。孔子所达到的人生高度、宽度和厚度,2500多年来,不断被阐发;不断激励着每一代中国人,“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孔子是一支火炬。在几千年后的一个漆黑的夜里遥遥地回望,他那微弱但顽强的光辉在四面的飙风中艰难地闪耀。孔子讲过“ 君子不器” ,是说君子不是一个只有专门用途的器具。他曾严肃地告诫学生子夏说:“ 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小人儒,就是专业儒、职业儒,就是学成某一专业,以此谋生的儒。君子儒,才是真正“ 志于学” 的儒。

“ 志于学” 的本质就是“ 志于道” 。孔子将探究宇宙人生的大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将研究历史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将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臻于至善作为目标。从此,职业儒的“ 礼、乐、射、御、书、” 退后为“ 小六艺” ,是小学;《诗》《书》《礼》《易》《乐》 《春秋》,成为“ 大六艺” ,是大学,是文化。孔子的“ 志于学” 三个字,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从此以后,学术研究和道义探讨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终身事业,这是前无古人的。从此,学术有了独立的价值和地位,不再是体制的附庸,道统开始独立于政统并高于政统。至此,一个人,可以不做任何具体职业,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这是知识独立、知识分子独立的明确信号。孔子之前,无此类人;孔子之后,很多此类人。有此类人,才有百家争鸣。

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孔子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而在于养成“ 人” ,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孔子还提出“ 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他大招学生,不论他们地位贵贱,只要是主动地给他一点见面薄礼的,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典籍。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教育“ 平民化” “ 普及化” ;孔子主张“ 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 温故而知新” ;他告诫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还要求把学习和思想结合起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正是孔子给自己中肯的评价。周游列国十四年的孔子,围困陈蔡之地,曾与学生们在困境中展开过大讨论,有德者为何受困于此?通过与子路、子贡、颜回的交流讨论,让我看到了孔子的道德是不带任何功利性的,是大道,坚定了他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在逆境中孔子依旧讲诵弦歌,抚琴吟唱。在孔子磨砺中,让我感受到他周游列国背后的成功,而且是大成功——他影响了一个民族,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心灵。让我懂得了:成人的人最终一定会成功;成功的人到不一定成“ 人” 。许多成功者,做人往往是失败的;而做人的失败,当是最大的失败,不可复起的失败。

作为执教者,在教育中不断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在时代中,不断反思,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育人育德育心,方能让学生成才,成人,这才是我们教师对圣贤最好的回馈。

“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两千多年了,这木铎一直在召唤着我们,凝聚着我们,不论在天涯海角,不论在何种陌生的国度,只要我们响应着夫子的木铎,我们就能在这木铎声中找到自己的同胞。孔子死了。孔子万岁。

身为人师的我们,应该这木铎之声摇响在孩子的心中。让儒风沐浴心灵,让仁爱光泽人生。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电魂闪》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2017-12-24 10:28:36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658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