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天地》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源飞
源飞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13250
魅 力 值:321
龙    币:9727
积    分:8378.6
注册日期:2013-10-31
 
  查看源飞个人资料   给源飞发悄悄话   将源飞加入好友   搜索源飞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源飞发送电子邮件      

普及一下夏季吃羊肉的方法和好处~
夏天食用的好处
从中医的角度解释夏季吃羊肉的好处。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食疗方法 按农历的节气推算,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依次为中伏、三伏。在跨度将近一个月的伏天,徐淮大地的百姓信奉“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壮阳”的老话,所以才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的伏羊养生经验谈。
据烹饪学者王文正先生介绍,羊经春夏两季饲养,膘肥肉嫩,宰杀后肉味醇厚,膻味小,汤汁鲜美,宜于食用;其二,三伏天人体内存有积热,食用加有辣椒油、米醋和香菜的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体内五脏积热。有助于排出体热、释放体内毒素……科学的才是长久的。吃伏羊具有了“冬病夏治,以毒攻毒”的实际功效,这一习俗才得以在养生美食的发源地徐州滋生旺长,历千年而不衰。
另据民俗学家张士魁先生考证,徐州吃伏羊的悠久历史可以远溯到三代之前。据考,早在尧帝之时,狠铿以“雉”代“羊”烹羹而献帝尧,尧由于常食此羹而“受寿永多”,于是封“铿”于彭,是名彭铿。彭祖之母鬼方氏是生长于大漠的丁零族人,具有食羊的饮食习惯,由此推断,彭城人吃羊的习俗发端于五六千年前的彭祖,几与中华文明史同步。
徐州是中华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惟一以厨师命名的城市。太过古老的传说也许稍显牵强,但吃伏羊尚有典可据。《汉书》有载:皇帝“伏日,诏赐从官肉”,此肉即为三牲之首的羊肉无疑,而明确指明“伏日”,皇帝与从臣们共享“伏羊”已是确信无疑了。不惟宫中吃伏羊,民间由于五谷丰登,往往农忙一停,民事风行,“尝新节”应运而生,本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烙饼羊肉汤”最直观、形象地道明了吃伏羊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民俗基础。大汗淋漓吃伏羊,医学专家论短长7月20日,是今夏伏羊节的第一天。羊一身都是宝,羊球、羊腰能够健肾壮阳,羊肚能够健胃,羊血能够补血,羊肉可以温补脾胃、治疗气血亏损、阳气不足、脾胃虚寒等。
夏天宜食用清炖羊肉。将新鲜羊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煮开后,将水倒掉,再重新加入沸水,放少许食盐、大葱、生姜,直至羊肉熟烂。这样制作的羊肉味道鲜美、不油腻,又因为不含辛辣燥热的调味品,食后不会上火。
2、夏天吃羊肉的事项
夏吃羊肉增加高温天抗病能力 由于羊肉味甘性热,大家都会怀疑:夏天吃羊肉会不会上火?很多人因此认为羊肉只适合冬令进补,夏天食用则不合时宜。但中医专家认为,恰恰是夏天吃羊肉,可以助体内驱寒解毒。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高温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据《本草纲目》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常吃羊肉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羊肉4由于天气炎热,夏季里人们生吃蔬菜瓜果的机会较多;为了躲避炎热,室内长时间冷气开放;冰镇饮料、冰淇淋等解暑之物,整日冰不离手,这些都易使人的脾胃受寒;加之夏天气温高,人容易出汗,耗气伤津,故此部分人会出现脘腹痞闷冷痛,喜温喜按,不思饮食,头身困重,大便稀薄且次数增多,舌淡苔白等症状,中医辨证多属于脾胃虚寒或寒湿困脾等。对于这一类人来说,在夏季吃些羊肉是有益处的,适时的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这与《黄帝内经》所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也是契合的。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夏天吃羊肉,当因人而异。如果是体质偏热,阳偏盛的人,则不适合食用羊肉。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14-06-05 12:05:54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46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