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对讲机
对讲机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长老
经 验 值:587
魅 力 值:58
龙    币:4589
积    分:1640.5
注册日期:2005-11-27
 
  查看对讲机个人资料   给对讲机发悄悄话   将对讲机加入好友   搜索对讲机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对讲机发送电子邮件      

参加中医学习班后的几点体会
一、 为什么要学习中医
这个话题有点大,可又不得不说。开课之前,郭老师问大家,为什么要学习中医,都想学哪方面的知识。我想目标一定会影响过程,郭老师也许想看看大家有多大的动力,想学多深,能坚持多久,从而制定教学大纲。
对于我简单说源与爱与敬畏。
先说敬畏。年轻时气盛,总想着改变世界,年近不惑才明白需要调整的是自己。需要怀着敬畏的心去了解世界了解别人了解自己。我们接受的唯物主义的教育,对于科学的理解基本是实验科学(不知这么说正确吗?就是通过可以明确的实验重复的过程才是科学)。所以原来看待中医,不止是不理解,甚至是反感。认为“中医近巫”。总觉得中医理论比较牵强,比较“虚”,即使治好了病也是蒙的。只不过有些经验方有效而以。(正骨和经络还是不容质疑的。也许自己没有碰到能说明白的中医大夫吧)。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自己发现还真别太自以为是。这世界还真不是简单到人类可以轻易理解的地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进步的。这世界真的存在“道”,就是自然规律,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许仅仅是皮毛。很多的问题科学解释不了,我们不仅需要科学,还需要哲学甚至宗教。而有些道理我们的古圣先贤用抽象的概念解释的更明白些,而且经过了几千年的检验。而中医就继承了很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就会一举多得。当把自己溶于宇宙万物的运行之道中时,我们学习中医就不仅仅是养生了。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了。有点说大了,哈。
再说爱。我看大部分学员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年轻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况且我们有气盛的资本,生老病死都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当有了孩子才理解了舔犊之情,也更明白了父母恩难以为报。当孩子稍有不适(其实孩子偶尔得点小病也是正常的),我们就心急如焚。父母也老了,老机器也爱出毛病了。自己也不敢胡造了,万一身体抗不住了,那一家老小怎么办。明白了全家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一切之本。所以最好是别得病,起码别得大病,万一得了也知道合适的治疗方法,别成了过度医疗的牺牲品。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小病小灾。简单的病咱自己能处理最好。爱父母、爱孩子、爱家人是我们学习的源动力。再升华一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行善也要有本事不是。
再补充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机缘。半年前母亲生病住院,我一着急自己也发了高烧。原来我每次发烧都至少要5天才好,这次被LP拖着去推拿和扎针,当时见效,两天就好了。幸运的是我遇到的这位师傅不仅帮我保健,还推荐给我一些养生方面的书籍。使我受益非浅。从而打消了对中医的不屑,对中医及传统文化升起了敬仰心。所以这次杜刚请来郭老师讲中医对我来说就是及时雨,虽然我不知深浅,但是我和大家一起推开了中医的大门。

二、 学习体会
先说说郭老师吧。“慈善、实在、负责、有趣”想起郭老师脑子里先蹦出这几个词。第一次见郭老师就觉得慈眉善目,说话不急不缓,关键是特别关心大家的想法,反复的征询大家的意见。讲课时中西医结合,客观实在,即讲中医的优点,也不避讳中医的局限性。例如讲糖尿病时锅老师讲到要完全控制血糖还是要靠西医。在讲课的过程中郭老师为了让大家掌握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做了很多图形的课件,使大家直观的理解相关的内容,对于郭老来说肯定费了很大的功夫。郭老师的讲课也很有趣,大家都被吸引住了。郭老师的太太是著名中医大家施今墨的传人,郭老师幽默的把太太称为领导。问题是领导经常坐阵,郭老还要经常“请示”。最近一次领导没来旁听,郭老的课明显的更加“自信”了。哈哈。不过对于学员来说,能有两位老师来指导,真是太幸运了。

到目前为止,开了一次交流会,一次义讲(加义诊),还有三次正课。义讲中主要讲了如何区分风寒风热感冒及用药方法,还有小孩发烧的应对方法,各种退烧药的利弊。我想很多学员都是这次才搞清楚了一直困扰我们的风寒风热问题。听说还有位妈妈用到了宝宝身上,立竿见影。
三次正课主要讲了阴阳、五行、藏相。《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不引经据典就显的咱不专业了)八刚辨证,首辩阴阳。可见阴阳的重要性了。五行是古人用“比类取象”的方法用来分析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主要是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为什么要冬病夏治,为什么肝不好易生气还没食欲,这些都可以用五行来解释。中医学里的藏相与西医的内脏不同,即包括有形的脏器,又包括看不见的“功能”,包括“阴阳”“虚实”“寒热”“气血”等概念组合。要想学会绝非一日之功。老师说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各位同学努力吧,很多知识肯定要在反复的熏修中才能逐渐掌握。我觉得学习委员说的很形象:“一直是时晕时不晕、时而兴奋时而沮丧....如此往复......”。我们也许就是在往复中螺旋上升。不会下棋的人无法体会棋局的风云变换,捶胸顿足的痛苦、无奈还有巨大的喜悦。所以你的“兴奋和沮丧”是令人羡慕的状态。

三、 牛刀小试
虽然只上了几节课,我不仅了解了一些中医基础理论(虽然还是杜刚说的晕的状态),还确实在实际中应用了郭老师讲到的知识。
郭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会穿插一些案例、中药辩识、养生粥饮等。我还真从中受益。我家宝宝5岁,在刚开课的那周突然高烧不退,去医院化验,血相显示典型的细菌感染(白细胞和中性都高),扁桃体化脓了。没办法,退烧药加消炎药全上(我们给孩子用药历来很谨慎,能不用尽量不用,这次就是该用必须用了),3天后血相正常了,也不烧了。但是孩子变的虚弱了,不活跃了。我想病刚好肯定要恢复几天,可是过了3、4天孩子还是有点蔫。周末又去上课,老师讲到了阴阳。我联想到我家宝宝起初是“阳盛则热”, 退烧药加消炎药就是“热者寒之”,烧是退了,可能是“寒”大发了,因为小孩是“纯阳之体”,她就应该兴奋、蹦蹦跳跳充满活力。正好老师有讲了一味中药可以补气生阳,而且是温补,回家立马给宝宝煮水喝(量不大),几天后宝宝又活蹦乱跳了。哈哈很有成就感。
郭老师在讲心气虚时我也发现了家里近似的对象,准备上西洋参了。还有人疑似肝阳上亢(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先建议喝点菊花吧。
有些比较温和的中药,象黄芪、当归、枸杞子、菊花呀,少用一点试试我想问题不大。如果真的需要开方治病还是必须找专业的医师。


一直想让郭老师给孩子看看什么体质,要注意些什么。暂时还没排上队。不知那些看过的同学们效果怎样?能和咱们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吗?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对讲机》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2011-07-04 20:29:4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02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