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百姓随缘
百姓随缘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居民
经 验 值:123
魅 力 值:0
龙    币:153
积    分:95.1
注册日期:2017-03-14
 
  查看百姓随缘个人资料   给百姓随缘发悄悄话   将百姓随缘加入好友   搜索百姓随缘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百姓随缘发送电子邮件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 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30~60岁左右的成年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出现麻木、放射状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t0118146c0090a9518f.jpg

在临床上,9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腰痛,有的伴有臀部疼痛以及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腰椎间盘突出症还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如皮肤麻木、刺痛、感觉减退以及肌力下降等。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在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非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分为两类,包括治疗性药物和缓解症状类药物。由于腰椎间盘突出也是一种一般药物难以治疗的疾病,因此一般中西药物也只有止痛功能,缓解症状为主,根治腰椎间盘突出比较难。

2、物理、推拿、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物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包括红外线照射、电疗、热疗等方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目的基本相同。主要是缓解病人症状为主,不是一种根治的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法的原理主要是减轻压迫,消除刺激、增进稳定,防止进行性损害。但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危险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如年龄偏大、身体欠佳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症的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要做到腰部护理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一、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劳损,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有效预防腰突症。

站立劳动者:髋、膝关节微屈,以15度左右为宜,自然收腹,双侧臀部肌肉向内收缩,使骨盆前倾,腰椎变直。

坐位工作者:调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双膝关节能自由屈伸,上腰椎与靠背椅贴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应能托住双侧大腿为宜。

t01ccf49d3bf6983e10.jpg

二、戒烟

吸烟过多也能发生腰背痛,这是因为烟叶中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缺血缺氧,椎间盘营养状况恶化,从而加速椎间盘退变。同时,吸烟可引起咳嗽,严重的咳嗽又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力升高,促进椎间盘退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故应戒烟。

三、加强体育锻炼

对于久坐的人士来说,体育锻炼是十分重要的,应保持每周有一定的锻炼时间,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持之以恒,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中老年人尽量选择比较温和的运动,避免激烈的球类运动,可以选择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

   四、 饮食方面

1、宜适当补充蛋白质。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年纪大的患者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等。

t01f7ab28b212ab0a5f.jpg

2、饮食应以蔬菜水果为主。疏菜放一点盐和油煮熟,吃荣喝汤;多喝新鲜的果汁,使肠退内有较多纤维素而保持水分,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因便秘会使疥状加重。

3、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锌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省补允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含量少,可适当吃些营养补充剂。

 

 

结语:腰椎间盘突出骨科专家建议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毕竟手术治疗费用高昂风险较大,还存在一定的后遗症。在保守治疗中,牵引和按摩推拿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从根源上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目前的好方法还是中药外贴加康复锻炼的方式,当然选择好的外贴是非常重要的,如乔氏黑玉膏贴,这是经过很多患者亲身使用过的,效果好且更彻底。更多可关注微信qs66yu


2017-05-22 15:29:3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90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