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如儿
如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583
魅 力 值:321
龙    币:95612
积    分:39477.3
注册日期:2003-06-16
 
  查看如儿个人资料   给如儿发悄悄话   将如儿加入好友   搜索如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如儿发送电子邮件      

积水潭医院成功为患者植入“胶囊起搏器”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巍日前带领电生理团队成功完成全新一代无导线(MICRA)起搏器植入手术。

患者托马斯(化名)是一位66岁的美籍男性,他酷爱中国的山水风光,经常参加骑车、爬山、游泳等活动,但1年前的一次意外,他突然发现自己心跳不像以往有活力,稍微活动就会出现胸闷憋喘的症状。经友人介绍,他来到了刘巍的门诊,通过心电图检查,发现这位患者是极其严重的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最慢只有每分钟30次,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

患者还有房颤和肺栓塞病史,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且因为工作特殊需要经常接触电磁设备,对传统起搏器的使用也存在极大顾虑。针对这种情况,刘巍主任经过术前缜密评估和论证,在实际考察和评估后,决定为这名患者植入MICRA起搏器。

号称“胶囊起搏器”的MICRA起搏器虽然只有2克重,功能却依然强大。作为最新一代无导线起搏器,不仅兼容核磁共振扫描检查,更不需要常规起搏器的皮下囊袋,它将起搏器电池和电极融为一体,通过静脉穿刺送入心腔内部并固定,实现无切口、无伤疤、无压迫等优点,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异物感。

在多学科共同合作下,患者在局麻下实施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刘巍团队通过股静脉穿刺顺利将起搏器导管送到心腔内部,经过X线图像确定了起搏器释放位置。尽管患者肥胖体型和心腔结构变化给植入部位定位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刘巍团队通过多体位、右心室内充分造影指示,成功将无导线起搏器固定于右心腔内。整个手术过程仅用30分钟,随后的起搏器调试也提示起搏器工作良好。

经过4小时的休息,患者可以在床旁活动,心电监护提示患者心率可以随着活动正常升高,患者的胸闷、乏力症状也完全消失,托马斯感叹道:“I am born again!(我重获新生了)”

刘巍介绍,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起搏器之一,其体积相比传统起搏器减少92%,且在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下,手术时间可以大大缩短。对于患者而言,这枚小小的起搏器不仅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小,也能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和活动,患者几乎感觉不到起搏器的存在,其电池工作稳定,工作时间可长达十余年。




--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2022-09-30 10:33:0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