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如儿
如儿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6583
魅 力 值:321
龙    币:95612
积    分:39477.3
注册日期:2003-06-16
 
  查看如儿个人资料   给如儿发悄悄话   将如儿加入好友   搜索如儿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如儿发送电子邮件      

国内汽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公布:新能源车质量问题反映最多

大众汽车、丰田变速箱问题多,小鹏汽车交车不按时,比亚迪和欧拉汽车虚假宣传占比高。3月17日,消费者网(www.bjxf315.com)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国内汽车消费维权舆情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汽车消费维权中的常见问题包括:质量问题,服务问题,虚假宣传以及未按时交付。

燃油车:“大众”变速箱和发动机问题相对突出

汇总分析舆情数据发现,有关燃油车主要品牌的维权舆情,质量问题最多,占比90.11%,其次分别是服务问题和虚假宣传,各占比4.89%和4.83%。在质量问题中,变速箱问题、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发动机问题是主要方面,占比均在25%以上;此外,服务问题中的变相收费、不予解决问题、服务态度差、合同问题、人员技术问题,也都有。

大众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变速箱问题和发动机问题,占比均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发动机问题占到41.81%;丰田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变速箱问题和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其中变速箱问题占比39.22%;奇瑞的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和虚假宣传问题占比均高于燃油车的平均水平,其中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占到43.74%;福特的变速箱问题、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和虚假宣传占比高于燃油车的平均水平,其中变速箱问题占比37.48%。

从舆情数据反映的问题来看,大众的变速箱问题和丰田、福特的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都比较突出;大众的发动机问题、丰田、福特的变速箱问题以及奇瑞的车身附件及电器相对更加突出;此外,奇瑞的虚假宣传问题和福特的服务问题略高于燃油车行业的平均水平。

新能源车:“蔚来”“小鹏”制动系统反映多

新能源汽车国内品牌中,反映问题最多的是质量问题,占比54.75%;其次是虚假宣传,占比为32.26%;服务问题与未及时交付问题分别占比7.4%与5.59%。

其中在质量问题中制动问题占比32.26%,其次是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占比13.46%。

为更好比较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维权舆情数据中的差异,报告选取比亚迪新能源、欧拉汽车两家传统车企,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两家造车新势力对具体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舆情分析结果显示,在交车问题上,小鹏汽车未按时交付的舆情占比高达18.53%。在制动系统方面,造车新势力的舆情占比也是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两家车企制动系统维权舆情占比均在50%左右,相对而言两家传统车企表现较好。

而在虚假宣传问题上,蔚来、小鹏虚假宣传的舆情要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比亚迪和欧拉汽车该项舆情占比均高于行业水平,欧拉汽车虚假宣传舆情在其自身舆情数据中的占比为91.01%。

在服务以及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维权舆情方面,比亚迪新能源与服务问题相关的维权舆情占比为14.84%,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车身附件及其电器问题相关的舆情中,比亚迪与蔚来的占比要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均在20%左右。

报告将特斯拉品牌消费维权舆情单独进行分析,显示,特斯拉涉及质量问题的维权舆情占比最高为65.52%。质量问题中反映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的最多占比高达23.01%,其次是电池问题与电动机问题分别占比17.86%与17.94%。服务问题中反映更多的是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占比达到5.25%。

建议:行业监管和处罚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汇总分析舆情数据发现,汽车消费市场首先是质量问题舆情最多。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依旧是汽车消费维权的突出问题。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依旧故障频发,成为维权的主要方面;新能源车受2021年4月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影响,新能源全系品牌与制动系统相关的维权舆情高居不下,车身附件以及电器问题也被多次报道。

其次是虚假宣传问题突出。舆情数据显示,有关汽车虚假宣传问题突出,尤其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电池虚标,不切实际宣传高续航,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行为。

第三是售后服务纠纷较多。汽车售后服务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各种变相收费、推卸责任、服务态度差、售后服务不及时等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大困扰。

此外是芯片问题影响明显。受全球芯片紧缺影响,汽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交车延期情况时有发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苏号朋教授指出,汽车属于复杂的工业产品,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续驶里程、刹车系统等方面。这些问题专业性很强,举证难度较大。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往往很难举证维权。另外,部分车型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行业规范不够成熟。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行业规范性,都尚不成熟,有关政策也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一些技术指标、测试方式都还未形成共识。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得到有效的举证和认同。因此,给消费者投诉维权带来较大困难。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出,行业监管和处罚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汽车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关键还是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违法违规或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处理,客观上纵容了部分不诚信、不守法的经营行为。

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汽车销售领域变相加价、隐性收费、强制搭售、虚假宣传、车辆安全等消费者反映突出问题的监管,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行为;同时推动电池技术、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更好保障消费者权益。



--
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2022-03-17 16:30:40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99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