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看管自己的心
看管自己的心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查看看管自己的心个人资料   给看管自己的心发悄悄话   将看管自己的心加入好友   搜索看管自己的心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看管自己的心发送电子邮件      

艰难的择校经历 - 分享给正在择校的爸爸妈妈
我在上文提到了儿子经历的重大挫折,今日得以写下来,希望能有所帮助:


2011年9月1日,儿子怀着对学校生活的无限期待,欢天喜地走进了我们认为理所应当去的学校 - 我曾经一度在论坛帮助发过无数次的招生通

知。7天后我发现孩子情绪抑郁,但心里想,上学有些焦虑是正常的。我们也一直鼓励和表扬,然而我们却发现,老师根本没有看每天我们留

给她的话(在联系本上)接下来的事情让我陷入焦虑和纠结。9月17日,我将儿子送到校门口,为了表示我的坚决,转身离去。30分钟后,邻

居在他们楼门口发现孩子,给我电话,我赶到现场,孩子已经了无踪影。我动员全小区认识的在家的妈妈和奶奶爷爷在小区找了1个小时,都

快急疯了。在这一个小时里,没有接到老师和学校的任何电话。

我找到老师,老师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如果3年级交给其他老师让别人笑话,还不如不做。“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没什么呀?你家孩子怎么带的?怎么会有那么多想法?让我们怎么管呀?”看到老师像石头一样冰冷

的职业面孔,我一句话都没插上。我们又找到校长,要求换个班,并且一再强调是孩子特殊,跟老师没关系。校长说,她是我们一年级最好的老师,再说,我都已经

让在她在开学家长会上讲话了,你们换班,让人家怎么下台?不可能。

在孩子和老师的面子之间,学校放弃了孩子。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给。

我们陷入绝望,但还是决定再坚持观察,10月9日国庆假期刚过,孩子再次从学校逃出,从栅栏钻出来,脸部刮伤,要不是我在家,孩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第二天,老师在校门口教育孩子“你要是再这样,校长就开除你了。”“从明天起,你就不再是xx实验学校的学生了”“你想不想做个好孩

子?”“我也没办法,我还要管其他孩子呢。”摔手,走了!

其间,我略去在学校陪读的所见所闻,因为本来公立学校的校园是不开放了,写出来,太不公平。

自此,我决定放下手上一切,在家homeschooling,一边寻找学校。在半年的时间里,我带着孩子每周去现在的学校,坐在教室后面旁听。我

想,孩子最后决定去的原因是因为那里有真正有孩子味儿的老师。而我决定送孩子去的原因是,这个学校想教出一群人来,而不是教出一群

机器。老师和校长是机器一样冷冰冰的人,孩子会怎样?其二,这个校园是开放的,空间和心理两个维度。

我想,我们最后的选择是在体制之间的选择,不是在学校的选择。一个冰冷的考核体制,出来的只能是冰冷的老师和冰冷的校长。而我认识

的那些温暖的老师,并没有被这个体系选中成为年级带头人或者“最优秀的老师”。我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这个体制对教师队伍的摧残和对校

长本人的摧残。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我决定不把孩子交给一个冰冷的环境。因为,我希望看到12年以后,孩子是一个年轻的人,而不是一

台功能齐全的机器。

对于择校,为人父母一定要以孩子为中心来考察学校,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环境,比花钱上任何地方都重要。

2月28日,我们正式进入现在的学校学习。半年里每周一天的试读让儿子熟悉了同学,熟悉了校园,我去听过2次课,小手很少有放下的时候,恨不能争

取到每个参与讨论的机会。进入校足球队也更让他自信满满。我很庆幸当时地断然离去是正确的。我也很庆幸当时在纠结和思考之后,我信任了孩子不是老师说的那样,是孩子的问题。这是我特别想提醒正在经历困扰的爸爸妈妈,我们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相信孩子?

6个月啊!期间所经历的起伏纠结,不堪言状!每天在小区里都会回答无数次的提问: “他怎么没上学呀?”
今日之所才写下来,是因为感觉到心已平静如水,这样能更客观地纪录,以帮助到正在择校的有着跟我当初一样焦虑的爸爸妈妈。

过后,有同学校的家长告诉我是因为我没有给老师送礼。我不愿意这样想任何人。我想,是我选择了在桌面上把学费付给其他的学校,而放弃了在桌下的交易。我一直很清楚地记得《蜘蛛侠II》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之所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因为我们选择成为那样的人,我们是有选择的。”

很庆幸,我们仍然还有选择。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哎呀,都1点了。很久很久没在这里这么熬啦!
(此文由看管自己的心在2011-04-09 01:20:35编辑过)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看管自己的心》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2011-04-09 00:54:53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4071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