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乐园》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旋律
旋律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24924
魅 力 值:6935
龙    币:13632
积    分:17526.7
注册日期:2002-03-19
 
  查看旋律个人资料   给旋律发悄悄话   将旋律加入好友   搜索旋律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旋律发送电子邮件      

【烂掉的中国】:啤酒行业,和毒奶粉没啥区别之二:悄悄地变质
2-悄悄地变质

毫无疑问,啤酒变得越来越没有啤酒味道了。当然了如果你喝不出燕京与哈啤的区别,或者燕京今天和十年前的味道差别,你就可以直接跳过本节。

抛开色泽、泡沫等因素,啤酒最主要质量指标当然就是味道,而构成味道醇厚与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原麦汁浓度,也就是前面说的10度8度之类的。前面也说过,各大厂家已经不显山不露水地降低了麦汁浓度,还美名其曰“符合国际潮流”的低浓度啤酒。实际上,国际潮流历来都按浓度把啤酒分为高中低三类,从来没听说过低度的就更潮流。“挟蛮夷以令国人”快成了我们的“基本国策”了。

查一下有人引用燕京啤酒年报撰写的调研报告,你会发现很雷的结论,甚至要为牛奶行业的某些人叫屈了:

“公司(燕京啤酒)吨啤所耗大麦为85-90公斤,这个比例要低青岛啤酒(青啤总部吨啤酒所耗大麦为250公斤)。”

同样是啤酒,原料投放量竟然只到同行的36%!换到牛奶行业你能接受么?唯一行得通的解释是,别人的那叫牛奶,“燕京牌牛奶”其实是刷奶壶的潲水。

“最终公司将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推出低浓度的产品(每降低一度酒将降低大麦用量10%)”

这个就没法评论了。厂家有权利这么做,只是别按照高浓度产品的价格,偷偷地销售低浓度的产品,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

当然麦汁浓度不能等同于味道口感,可惜曾经让人热捧的最著名的几个啤酒品牌,独特的味道都损失殆尽了,大家都接近了一个味道——自来水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啤酒品牌扩大产能、提高占有率,而使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各处收购小酒厂或代工,然后换成自己的牌子、继续使用当地原来的销售渠道和人马。

销量和占有率当然很快就上去了,但是品牌的个性全都丧失,这一点才是最让人痛惜的。如此下来即便保住了中国的啤酒品牌,可惜都是一样垃圾的味道,这些品牌又有何用那?受得了打击么?

如果说北京市场原有的燕京是个一贯偷工减料的小市侩,后来者青啤和哈啤的变节就让人扼腕痛心了。好端端的高端品牌入乡随俗、主动地宽衣解带不做贞洁妇了。超市里青啤被扔在一堆啤酒之中,哈啤在北京的识货者更少,全然没有了领先品牌应该具有的王者风范,这就是市场无情的报应。你感觉今天的可口可乐和十年前味道有什么变化么?科罗娜?百威(想了半天,这个还勉强够格)?所以他们能够行销全世界。

不细心的人未必知道这其中的厉害,我最近是被彻底惊呆了:

1) 一直喜欢的哈啤在北京市场有易拉罐的“小麦王”,我总去华联买来喝。这个夏天某天发现味道竟然变了!哈啤独特的香味全然不见。仔细看了标签,产地上赫然印着“武汉……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怪不得,北京市场有代工的产品了。这事儿对我打击太大,从小树立起来的啤酒权威轰然倒塌。以前嘲笑起北京人喝的垃圾啤酒燕京时都会拿哈啤做比较,以后不行了。

2) 一直为大家诟病的青啤扩张,造成的品质口味混乱愈演愈烈,我已经对青啤彻底死心了。那日把超市货架上所有挂青啤标的啤酒都买了一份,冰好了逐个品尝,发现6个青啤、六个产地、2个味道。这两个味道分别是:原来五星的味道,以及燕京的味道、也就是自来水的味道。不过所谓的五星的味道,也比自来水的味道强不了多少。期待中青啤的味道踪影皆无。

3) 周二晚上又去超市,对啤酒死心了但却不能不喝啊,看到货架上有蓝带出的果味啤酒,叫什么“啤果特”的,于是荔枝桔子两个口味各买了四个。
一口就尝出来生硬的香精味……气泡极少,搞得味道更加突兀。一生气,把剩下的几个全扔垃圾桶里了。当年银瀑出的果味啤味道多好啊,休闲的首选,啤酒厂借此扩大在女性、非啤酒人群中的影响。而今天的果味啤变成了一个鸡肋。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站网友《旋律》原创,转载需征得原作者同意并注明转载自www.hlgnet.com』

--
该用户签名已经被关闭
2009-06-27 02:03:52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3212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