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鱼宠》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展开] [回复] [网址] [举报] [屏蔽]
myhlgcatt
myhlgcatt目前处于离线状态
等    级:资深长老
经 验 值:43984
魅 力 值:641
龙    币:32696
积    分:27722.9
注册日期:2006-12-30
 
  查看myhlgcatt个人资料   给myhlgcatt发悄悄话   将myhlgcatt加入好友   搜索myhlgcatt所有发表过的文章   给myhlgcatt发送电子邮件      

伤情共此时
伤情共此时
  
  
  蒋子丹/文
  
  
  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妪,牵一只同样步履蹒蹦的老狗,沿着寂静的小街漫目无目地徘徊,将早晨的太阳走得当了正午,再将黄昏的暮霭走成一片灯海。巴黎留给我的经典印象,似乎不是埃菲尔铁塔,不是凯旋门,而是这样一副令人有些感伤的图画。
  
  有时候,看着长腿细腰的法国女孩,像小马驹一样,迈着轻盈而富有弹性的步子,从身边一阵风似地走过,我会无端想起玛格丽特•杜拉斯,她年轻时让无数人倾倒的才华和美貌,以及年迈时被岁月所毁坏的苍老容颜。她一定也曾经牵着条又丑又老的狗,在这些小方石头铺就的路上,忧伤地徜徉过,她的腰已然佝偻了,再也不能嗒嗒地走出妩媚的脚步。身边的仰慕者风流云散,她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慰藉的残年里,时时跟着在身边的,是她的狗。
  
  孤独的老妇与狗,总是搭配出人世间永恒的凄凉风景。
  
  飘着细小雪花的下午,我在离旅馆不远的一家小咖啡店,又一次重温着巴黎留给我的印象。一个老妇人牵着她的体态雍肿的老狗,走到了店门口。她摸摸那狗的大耳朵,叽叽咕咕对它说了些什么,好像是让它在外边等候的意思。老狗默默地听着,没有任何表示。也许没有表示就是一种表示,老妇人满意地转过身,走了进去。老狗呢,一看就对主人的习惯有很深的默契,呆呆地站在原地,用空洞的眼睛看着近前走来走去的人。
  
  巴黎人素以生性浪漫著称于世。狗和咖啡以及爱情,在外族人眼中构成了他们浪漫生活的要素。可眼前这幅图画,因了黄昏将近的寒冷而显得有些萧瑟。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苍老容颜,鲜明地嵌入在图画之中,她的枯白的头发飘飞,干瘪的嘴唇蠕动,仿佛在说,生命短暂,爱情比生命更短。当爱情随风而逝,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咖啡和狗。
  
  在拉法耶购物中心门前,我将一把硬币放到地上的纸盒里,纸盒的主人是一位面容憔悴的法国妇人和她的六只狗。那妇人围着一条绛色的旧披肩,裹着灰扑扑的呢子长裙席地而坐,又脏又腻的头发纷乱地飘在冷风里,尖尖的鼻头不停地滴哒着清鼻涕。她的狗们大小不一奇形怪状,毛色与主人谐调一致地灰暗肮脏,不知是冻的还是饿的,全都半死不活簇拥在一处,无精打采。她们就这样默默坐在巴黎市中心繁华的商业街上,冷不丁看上去完全是一座雕像。
  
  硬币掉在纸盒里叮当作响的时候,那妇人忽然将凝神不动的眸子,从低垂向下的方向用力抬起来,追着在她跟前停住片刻又匆匆离去的脚看上一眼,算是行了注目礼。她的狗们,仿佛受到主人目光的指挥,在这温暖的声音里整齐地激动了一下,或者抬起头,或者竖起耳朵,以它们的方式表示谢意。
  
  我匆忙甚至于有些慌忙地走开了,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愧对他们的谢意,因为当我看见这个异邦的乞妇时,心里想着的,其实是与我同种同族的周婆婆。
  
  周婆婆和她的四只狗过不去了。
  
  周婆婆是个苦命的妇人。中年丧夫,独自一人把儿子养大,儿子又患了精神病失踪多年。靠在街边摆个小摊卖针线、纳鞋垫,周婆婆伶仃孤苦捱过一年年,陪伴她是四只从街头领回家的流浪狗。小买卖赚的钱养不活这些狗,周婆婆每天都得去附近的菜市场,拣些肉皮和菜叶来添补。
  
  菜市场里的人们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场面,四只皮毛不整的狗,领着步履蹒跚的老太太,在收了市的菜场里走走停停,一只狗发现了可拣的东西,并不独享私吞,而是欢叫着跑回来,衔着主人的裤腿将她引过去拣进菜篮子。几次三番之后,老太太的篮子有些沉重了,其中两只个子大些的狗,会主动承担起运输的任务,你叼一程,我叼一程,另外两只小的,则拥着老太太不离左右,人和狗就这么浩浩荡荡招摇过市,走回他们那间不足六平方的小房子去。到了家,周婆婆会把拣来的东西分类,该洗的洗了,该晾的晾干,再做出一锅充饥的饭来,与四只狗分享。等到夜稍稍深些,累了一天的周婆婆卧在床上,四只狗都忙不跌围上来,用鼻子拱她的腰,用爪子拍她的肩膀,一家五口相拥而眠。
  
  后来,一个意外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下雪天,周婆婆不小心摔伤在街头,四只狗围着她,舔她抱她,不停地叫唤,想拖又拖不动她。老太太在泥地上躺了好半天,才强撑着挪回家里,倒在床上就再也动不了了。那些天,她晚上睡觉都不敢关门,害怕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
  
  眼看生活来源完全断绝了,周婆婆按好心人的指点,一瘸一拐到居委会申请城市低保生活费。居委会主任拿出一纸文件,告诉她,按该城低保条例,凡是养了宠物的家庭都不能享受低保,她养了四只狗,当然不能。
  
  周婆婆傻了眼,抱着她的狗自语自言:“这可怎么办?它们离开我活不了,我离了它们也没法活……”主任很同情地看着她,叹口气表示爱莫能助。同时告诉她,就算不考虑低保的事,也得把狗处理掉了,因为城市的狗都要实行一狗一证,她这样的经济条件肯定承受不了。
  
  是不是有一天周婆婆也会跟巴黎街头的这位老妪一样,带着她的狗沿街乞讨呢?从古到今,由狗跟乞丐共同演绎的故事不知有多少。同饥共渴,似乎从来是这种环境中人和动物的生活方式,只要人活着,狗就不会饿死,为了狗能活着,人省下口粮喂狗,也心甘情愿。
  
  在以浪漫著称于世的巴黎,乞丐一点不少见,而且他们乞讨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见得都个个凄凄惨惨。当他们用电吉他演奏出悠扬的曲子,或者以标准的美声唱着著名歌剧选段时,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陶醉其中的样子。施舍的人们,抑或也不是单纯出于怜悯,而是出于等价交换的公平,才向那些剩钱的器具里布施。我愿意相信带狗的妇人更加招人同情,愿意相信她能比别的乞丐收到更多的钱。
  
  美国作家安布鲁斯•毕尔斯的《魔鬼辞典》里,有关狗的辞条这样写道:狗,名词,一种额外或者附加的神祗,用来接纳世上多余的崇拜。这条看似恶搞的注释,其实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真情,狗在整个人类进化中所起的作用,重大到近乎里程碑的地步,它有资格接受人的爱甚至崇拜。
  
  我们大体可知,从这个地球上刚有了人的时候,人与其他动物之间仅仅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是狗的出现,使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中添加了一种新的元素,动物学家称之为共生关系:一种看来对双方互利,其实对人类更为有利的不平等关系。狗的帮助使人类早期驯化有蹄类动物成为可能,也使人和动物的共生关系得以扩大。
  
  在大约五千至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人一边狩猎一边放牧半驯化的牲畜,拥有了驯养的狗、鹿、马、牛、羊和猪,成为自由而不安定的游牧民,在与动物的关系中,他的角色从猎人变成牧人,放牧他所猎得的畜群。另一些新人耕耘土地,守望着播种土地上的收成,营造房屋,储存食物,把先辈们在意外中收获的饭食,改造成定时定点的用餐,成为早期的耕作者。考古发掘证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畜牧可能早于农耕,至此人类从以随缘为生的野人,变成了真正的人,一种经济动物,也是唯一的经济动物。
  
  根据2002年动物遗传学资料,狗的历史很有可能由五只东亚母狼开创,时间是一万五千年以前。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它的祖先野狼和人的祖先野人都是以群居合作为特征的群族,因此也都是合作围猎大型动物的好猎手,群居的狼和群居的原始人常常在共同的捕猎范围遭遇。人类在冲突中发现,这种动物嗅觉听觉发达,动作敏捷,围猎和趋赶动物的能力远在我类之上,于是有了以饲养为代价来利用它们的愿望。原始人为了狼肉和狼皮捕杀成年的狼,然后把它们的幼崽带回定居的处所。这些幼崽被养育成长,一些野性不改的逃回野外,另一些性情温和的个体在人群中活了下来,人们给了它们新的命名:狗。
  
  狗作为狼的后代,组织良好、尊卑分明的群体生活习性,使它们比其他任何哺乳动物都更容易与人类相通。比起它们未曾被驯化的同类,狗的体形缩小,皮毛的颜色变得纯正,爪子和牙齿缩短,前额长度下降。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狗学会了用身体的姿态和面部表情代替语言与人类交流,习惯了把人当成自己群体里的尊贵者来尊敬和服从,以换取赏赐的食物。跟随人类,使它们有了互相依存的伙伴,不再需要独立面对自然界的残酷争斗。
  
  在人类狩猎的时候,被射中的猎物带着石制箭头负痛而逃,狗会一路狂奔跟踪,直到把受伤的动物捉拿。后世的人总结说,是狗的参与推进了人类狩猎方式的有效更新,要是没有狗做帮手,人类的狩猎将长期徘徊于用笨重的石斧发动短距离攻击的阶段。在以农耕为主的部落里,狗保护人们种植的庄稼,看守人们驯养的家畜,使之不被入侵者盗取。狗还善于取悦人群里的妇女和孩子,作他们白日的伴侣或夜间取暖的工具。
  
  一万多年以后的今天,狗的遗迹在世界许多地方出土。由于它们的敏捷、勇敢、服从和忠诚,在那个年代已经受到人们相当的重视,并被作为礼物或商品在相邻的部落间进行交流。无论在古希腊和罗马还是在古印度和中国,人们早在几千年前,就懂得用外观、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有特殊品质的种狗,繁育不同品种的后代,将它们分为狩猎犬、警卫犬、战斗犬、牧羊犬、运动犬和膝上犬。在有些国家,狗被饲养成经济适用动物,人们用它们的毛皮缝制衣服,以狗肉烹制佳肴,狗的繁殖总被人类种种奇思异想左右。狗随着人类社会的更迭走入了文明,而它们为人类所承担的任务也随之扩展着:在战争中充当探雷器,在灾害中充当救生员,在破案现场跟踪和攻击罪犯,在航天器里为宇航员当替身,并在各种药物和医学试验中充当活的实验试剂。
  
  我们完全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像狗一样,跟人类保持着如此长久而又亲密的关联,并且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宠物与人类的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过于夸张个人利益的神圣所导致的竞争,过于张扬个性所导致的不和谐,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普遍紧张和冷漠,对于鳏寡老人,空巢父母,独身年轻男女,底层孤苦无靠的人群,宠物就是情感最后的慰藉。热爱宠物的美国医生贝克尔坦言:“下班时感觉疲惫不堪但一息尚存的我们,最不希望的就是再跟人打交道。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另一半心情如何,更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关心你在不在家。但是你的狗会像欢迎基督再次降临一样迎接你回家!”这可能是不少都市人面对宠物时的心情。
  
  我一直惦记着周婆婆,不知道她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而且我预感到就算她为了保住这些可怜的小东西,甘愿放弃最低生活保障,这几只狗终究不能让她养下去。没有了这些狗,她也许无须再去街边餐风沐雨做针线活了,也无须再到菜市场去捡那些肉皮和菜叶。可是,她那间六平方米的小屋里,从此没有了任何活物的声息,天寒地冻的夜里,她冰冷的旧棉被上,也就没有了小狗们暖暖的身子和沉沉的呼吸。她出门的时候,篮子没有谁帮她提,她摔到的时候,没有谁围在身边拱她抱她为她着急。她在风烛残年的每一天里,都将因为思念她的患难小友而郁郁寡欢。她或者得到了温饱,但永远失去了欢笑。领不到低保或者失去与她相依为命的狗,对于周婆婆都是绝路一条。
  
  对周婆婆这样的城市贫民施行最低生活保障,当然是人道主义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但人道主义是否需要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人的情感?
  
  我们常常可以从各种渠道听到和看到这样的事情:某县为了让零星居住于高山僻壤的农民尽快脱贫,组织人力财力,促成他们搬到交通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点去。可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很重视民生的好措施,不光不能让当事人欣然接受,对那些故土的老农民来说,反而成了一种令人大伤其感的动荡。在城市里,随着棚户区改造,老街区拆迁,居民们搬进高楼广厦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表现出喜忧半参的复杂感情。住进宽敞的新楼房,冬天不用再烧煤炉,炒菜做饭用上管道煤气,曾经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可离开了熟悉的老胡同,见不到世代相处的老邻居,又让他们的心里突然空落落少了踏实的感觉。老山老水,村头的老树,屋檐下的老燕子窝,厨房里的老灶台,老街老房,老邻居深夜里长年不断的咳嗽声,或者清晨起来隔着窗户的一声问候,都已经形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珍藏在他们心底,不声不响,不知不觉,只在它们将要随着一声吆喝消失得无影无踪之际,才迸发出某种不可抗拒的魅力,让他们难于割舍。记忆就是文化,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烂熟于心的环境,相互之间的交往与默契,这一切组成他们记忆东西,给了每个人属于自己不可替代的身份识别标志,也是他们对这一切依依不舍的理由。
  
  因为改善生活而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对处在生活变迁中的现代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更切近人道主义本义的措施,是不是应该让周婆婆这样孤独贫穷的老人,既得到衣食的保障——领受了低保,又得到情感的满足——至少留下一条狗,而避免让她在两难中选择,顾此失彼?我忽然想到返回旅馆之后,要到网上查一查周婆婆所在的城市是晴还是雪,同时查一查,那些城市的低保条例,是否在老百姓的讨论和批评之下,对孤寡老人豢养伴侣动物的规定有所松动。
  
  巴黎的天空还在飘着细碎的雪花。天快要黑透了。旅馆附近的路边小咖啡店,灯光渐渐显出了耀眼的锋芒。我看见那只体态雍肿的老狗,还呆呆地站在咖啡店门口,像忠诚的卫兵纹丝不动。屈指算来,它在寒风里苦苦等待主人,已经有两三个小时了。
2008-04-02 13:05:18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536次   
 相关文章: [回复]  [顶端]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用户名:   密码: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版权所有 回龙观社区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1639 昌公网安备1101140035号

举报电话:010-86468600-5 举报邮箱: